2025暑期票房破119亿!冠军诞生,黑马让人意外,成龙成最大赢家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15:18 2

摘要:从历史战争到国风动画,从硬核港产到古装喜剧,观众们用脚投票,创造了超过3亿的观影人次。

119亿,这个数字可真不赖,比去年暑期档还要猛!

今年暑期电影市场可以说是“神仙打架”,各种类型片应有尽有。

历史战争到国风动画,从硬核港产到古装喜剧,观众们用脚投票,创造了超过3亿的观影人次。

我们一起来看看,哪部票房遥遥领先,又是哪部成了黑马

《南京照相馆》以28.85亿的票房成绩稳坐暑期档冠军宝座。

这部由江苏电影企业领衔出品的影片,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

影片通过一家照相馆的微观叙事折射宏大历史,用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观众。

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一家照相馆内各色人物的命运浮沉。

通过小人物视角展现那段黑暗历史,使观众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之所以能获得票房冠军,我认为首先是因为它触动了中国人的集体历史记忆。

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民族永远的痛,而这部电影用温情而不失力量的方式讲述了那段历史。

其次,影片的制作水准确实很高。

它获得了第20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编剧奖及最佳导演奖三项大奖。

这都说明它在艺术性和技术性上都得到了专业认可。

最重要的是,《南京照相馆》证明了历史题材影片也能获得商业成功。

它没有为了迎合市场而娱乐化历史,而是坚持了自己的艺术追求,最终赢得了观众的尊重和喜爱。

《浪浪山小妖怪》以14.43亿的票房成绩位列暑期档第二。

这部影片把传统IP进行了全新演绎,刷新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它延续了《中国奇谭》里的世界观,主角是四个无名小妖,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和猩猩怪。

它们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想靠取经成佛,结果搞出了不少笑话

这群“考编失败”的边缘小妖干脆装扮成唐僧师徒,硬着头皮踏上取经之路。

我认为《浪浪山小妖怪》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的强烈共鸣感。

影片中小猪妖离开浪浪山时的迷茫和无奈,简直就是打工人、考生、年轻人的缩影。

很多观众在这些小妖怪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不够强大,经常摇摆不定,有时还爱贫嘴,但却一直在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并且影片的视觉风格也很出色,水墨国风结合现代光影技术,拿捏了浓郁的东方美学。

一路上,这群小妖怪闹出不少笑话。

虽然没能成佛,却在守护村子、抗衡大魔头的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勇气

有观众一句话总结:“这就是一首写给平凡人的英雄赞歌。”

《浪浪山小妖怪》的成功再次证明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潜力。

情怀之作《戏台》

《戏台》是陈佩斯与陈大愚父子档联手出演的一部喜剧,改编自同名话剧。

影片表面上让观众笑到合不拢嘴,实际上却是一面冷峻又温柔的哈哈镜。

它把一个时代的荒诞、社会的百态、人性的隐秘,照得清清楚楚。

影片讲述了军阀混战年代,五庆班带着《霸王别姬》进京演出,却遇到军阀阻挠的故事。

他们想靠一身好功夫让戏腔穿透乱世,唤醒人们对美的向往,可现实却像冻得刺骨的冷水。

《戏台》的成功在于它不仅能让观众笑,还能让观众思考。

它是一部“笑中带泪”的经典,让我们在哈哈大笑后突然沉默。

影片中的戏台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贪婪、虚伪、谄媚,也照见了坚守与尊严

金啸天是个老派京剧名角,既有艺术家的风骨,也懂得江湖的无奈。

侯喜亭则是“小人物”的典范,精明、市侩、胆小、又带点可怜。

《戏台》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在这个特效大片横行的时代,

扎实的剧本和出色的表演依然能够打动观众。

它没有炫技,不玩大场面,而是用最质朴的真诚,去直击人心。

黑马《捕风追影》

《捕风追影》以8.55亿的票房成绩成为暑期档的一匹黑马。

这部动作犯罪片开局口碑爆棚,对于这一类型来说实属罕见。

影片中,成龙饰演的黄德忠因特殊原因被召回警局,组建一支“另类跟踪队”。

追捕由梁家辉饰演的反派“影子”及其领导的“影子团”。

片中不仅有成龙招牌式的空手接白刃、家具乱战,更有狭小空间里的近身格斗,拳拳到肉,招招凌厉。

我认为《捕风追影》之所以能成为黑马,首先是因为它充满了硬核的动作场面。

影片时长141分钟,观众几乎每十几分钟就能迎来一次情绪高潮,狠狠填补了对硬核动作片的渴望。

其次是 成龙与梁家辉的精彩对决。

两人加起来超过140岁,却携手拍出一部最热血的动作片,这在影史上都是奇迹。

成龙以拼命的拳脚著称,梁家辉则凭细节与气场取胜,一个写在骨血里,一个刻在眼神中。

影片真正看点在于两股力量的对抗:

一边是影子用冷酷和控制,养育出嗜血的狼崽。

一边是黄德忠以经验和耐心,带着一个怀恨的年轻人重新学习如何洞察人心。

这种冷酷父子与宿敌师徒的双线冲突,赋予了影片更深层次的内涵。

《捕风追影》源自2007年的港片《跟踪》,但它在人物关系上大幅升级。

不再是单纯的追与逃,而是增加了更多人性层面的探讨。

这种创新和突破也是它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长安的荔枝》以6.79亿的票房位列暑期档第四。

这部披着古装外衣的喜剧,实则讲述了现代牛马社畜打工人的生活。

影片讲述了唐天宝年间,九品小吏李善德被老板和同事联合算计,接下了“荔枝使”的烫手山芋:

在固定期限内将十斤岭南鲜荔枝运到长安的故事。

而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从长安到岭南快马加鞭都要一个月,这基本上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认为《长安的荔枝》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让古代故事与现代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

电影用了一些网络流行的“爆梗”,比如上级发给李善德一个大饼,映射当代职场“画大饼”现象

李善德和苏谅穷尽心思研究送荔枝,还求神拜佛,请催运、化解的吉祥物。

这不正是现代年轻人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

李善德的处境简直就是现代打工人的真实写照:工作压力大、职业前途渺茫、家庭负担重。

他好不容易攒钱买房,却因请假错过会议得罪了上司,被算计接下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并且叙事也很出色,它以贵妃生辰为时间节点,用倒计时的方式不断加快影片节奏,激化剧情矛盾,一气呵成。

既有商业爽片的快感,又创造了许多精彩桥段,还能产生思想深处的共振和反思。

《长安的荔枝》通过一个古代故事,精准地捕捉了现代打工人的生存困境和心理状态。

让观众在笑声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泪水中释放自己的压力。

结语

今年暑期档的成功不是靠一两部爆款,而是靠多类型、多题材影片的集体发力。

这个夏天,观众用脚投票,证明了优质内容才是电影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期待未来的电影市场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信息来源

猫眼电影:暑期档大盘

来源:古木之的草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