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姨子用亲属卡买奢侈品”,对着这类劲爆词条,谁不手痒想点进来沾一口瓜汁?这一次,轮到郑恺的小姨子苗艺博站到了风暴中央。身为明星亲属,本以为只要低调做人、专注事业就万事大吉,没想到哪怕是帮姐姐“带带娃”“刷刷视频”,也能被网络解读成“依附豪门”“吸血蹭吃”。更
“小姨子用亲属卡买奢侈品”,对着这类劲爆词条,谁不手痒想点进来沾一口瓜汁?这一次,轮到郑恺的小姨子苗艺博站到了风暴中央。身为明星亲属,本以为只要低调做人、专注事业就万事大吉,没想到哪怕是帮姐姐“带带娃”“刷刷视频”,也能被网络解读成“依附豪门”“吸血蹭吃”。更别说什么8.2万元的爱马仕包,传起来比大家的手速还快。当事人不发声,网友的想象力足够拍一部豪门大戏。
回顾苗艺博被“盯梢”的这些天,剧情展开堪比连续剧:起初不过是住姐姐家多了点—明明是妈妈、爸爸为了帮带外孙特意搬过来,苗艺博顺道偶尔探望,却被放大成“无业小姨子赖在明星姐夫家不走”。《奔跑吧》的老粉熟悉郑恺以直率著称,镜头下吐槽家里“人太多”,更是给吃瓜网友加满了想象空间。尤其有一幕,苗苗问郑恺:“住这么多人不麻烦吧?”郑恺想了想,说“只要你们开心”,但眼神里的“我还能说啥”让网友狠狠磕到位。一时间,“郑恺太难了”“小姨子到底啥情况”话题在社交平台刷屏,有人心疼姐夫,有人气不过小姨,全员围观。
但很快,舆论就换了节奏——舞蹈系出身的苗艺博,因为在姐姐家跳舞拍视频,被直接扣上了“无工作”帽子,配合网络传说“没自己住处”“全靠郑恺养”。虽说娱乐圈不乏星二代、亲戚沾光的先例,可像这样被整个互联网当镜头对准,体会一把“人人都是编剧”的体验,也不见得是好事。不少人下场质问:“到底有没有正经上班?”更有甚至翻出了苗艺博的朋友圈、微博动态,扒她穿过的衣服和包包试图找“花销过万”的铁证。网友们真是比侦探还详细,“姐夫的钱烧哪儿去了”成了全民调查大课题。
高潮当然还是那张被传得神乎其神的8.2万元消费单。有人说是为丈母娘办的亲属卡,有人说这卡专门给苗艺博“买包买首饰”,版本五花八门,光凭聊天截图都能拼出一部家庭伦理剧。可就在八月二十六号晚上,故事迎来了现实的一记回击:苗艺博选择开麦,发了条长长的声明,干脆利落把所有争议点从头到尾讲了遍——她的日常其实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有想姐姐的时候就去看姐姐就是家人,偶尔去聚聚天经地义”;2022年短暂在上海住过一阵,2023年起早就回北京工作了,社交平台发的vlog全都能看到租住的房子,比误会里的“长期蹭住”立体真切得多。
更重要的是,苗艺博正面承认,有人怀疑她不工作,这其实是对她努力打拼的否定。从中戏舞剧系毕业,拍过《前任4》《原罪》《照明商店》,最新那部刑侦剧里她还演了女警察。演员这行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那是真吃青春饭,无数配角日夜候在剧组,曝光度不高就容易被人误会“不上进”。她还顺手甩出买包的真相:“到现在买的包都没有超过八千块,别说爱马仕了,连奢侈品店都没进过几次”。似乎也间接回击了大众“明星亲戚=家里有矿”的错觉。
有意思的是,这一次郑恺也没缺席。最初他只是在朋友圈发过一句“刚毕业的孩子,还是要脚踏实地”,一度让人以为“内涵”小姨子。如今事件越闹越大,他干脆公开回应,明确辟谣没有“小姨子刷亲属卡,也没有停卡一说”,把外界传得玄而又玄的那些爆料一一扔还原。有人说郑恺夹在家庭和网络面前两头为难,既要顾着老婆苗苗情绪,也不能眼看着苗艺博被冤枉,最后还是一家人站在一条线上。
苗艺博那篇长文发出去后,她还主动重新打开了评论区,接受网友的提问和建议。这种“躲也不躲、怼也不怼”的坦诚劲儿,也让很多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人缓和了观点。不少网友留言感慨:“网络一句闲言碎语,能让一个努力的姑娘被全网指指点点,真挺无奈的。”更有细心粉丝帮她数落,“你辛苦拍戏,那些匿名瞎编的才最该被反思”。
其实明星家属在社交舆论时代早已变成全民显微镜下的“群体角色”了。放眼过去几年,谁家明星亲戚没挨过两句阴阳点评?多的是陪孩子、照顾家庭被解读成“啃家族资源”;明明有工作,还能被说成“靠脸吃饭”。就像这次苗艺博自己说的:身边亲人有光,自己难免会被照见,可只要问心无愧、专注成长、脚踏实地,总归还是要靠自己本事立身。
这场“亲属卡风暴”其实不过是生活片段被网络无限放大的缩影。对苗艺博来说,这波风波算不上小事,却也看清了人情冷暖。有时候吧,比起全网的关注,更难对付的是那些失实的想象力。成年人世界里,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网友也好、瓜友也罢,或许都该记得,“谣言止于智者”不是一句空话。未来的路还长,苗艺博会不会因为这些流言走得更坚定?且看作品说话吧——毕竟舞台和镜头,才是真正拉开距离的地方。
来源:坡上畅快骑行的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