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把战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两场大审判的正义性质、历史价值、时代意义不可撼动!
“写这个题材,
对于我们中国的电影编剧来说,
是义不容辞的一件事情!”
“这一辈子
有一次机会去触碰这段历史、这个题材,
我觉得是非常荣幸的。”
“我们要站在国家的立场
发出中国的声音
展现中国的价值观。”
当被问到
为什么要编剧、拍摄
有关东京审判这段历史事件的电影、纪录片时
三位嘉宾真挚的回答令人动容
点击观看
“对·话——东京审判”特别节目
第三集
历史·影像·记忆
与嘉宾们一起
在影像中重温那段历史记忆
↓ ↓ ↓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把战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两场大审判的正义性质、历史价值、时代意义不可撼动!
作为对日本战争罪行清算的正义审判,东京审判对28名甲级战犯的处置,对于恢复战后和平、重建国际秩序、伸张人类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特别推出一档全新视频栏目“对·话——东京审判”三集特别节目。
第三集,我们特别邀请了电影《东京审判》编剧、国家广电总局原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主任张思涛,电影《东京审判》编剧、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部主任张驰,纪录片《东京审判》总导演、上海广播电视台真实传媒副总经理朱晓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持一起,从影像与历史的角度重温这场影响深远的审判。
张思涛:写东京审判这个题材,义不容辞
“写这个题材,
对于我们中国的电影编剧来说,
是义不容辞的一件事情!”
节目录制伊始
在谈及电影《东京审判》的创作背景时
张思涛掷出了四个铿锵有力的字
在他看来
电影《东京审判》
至少涵盖了三大主题
一是爱国主义主题
尤其是以梅汝璈法官为代表的鲜活人物塑造
他争排位不是为自己
而是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是反侵略主题
影片最后
重现了法庭对战犯是否适用死刑的争论
梅汝璈法官认为 只有适用死刑
才能让侵略者得到深刻教训 促进世界和平
三是法治主题
世界上的国家和种族众多
遇到问题需要共同去商量、去解决
东京审判通过正当的法治手段追究战犯责任
其历史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
张弛:参与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这一辈子
有一次机会去触碰这段历史、这个题材,
我觉得是非常荣幸的。”
加入电影《东京审判》编剧团队的时候
张弛还很年轻青涩
20年后回顾这段经历
他觉得作为电影人
一辈子能有机会参与这种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
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件事
访谈期间
张弛十分坦诚
如何平衡把握好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的度
是一个难题
尽管电影本身已经获得了不少肯定
但遗憾依然存在
如今
资料、技术、手段愈加丰富
张弛呼吁
东京审判这段重要历史事件
值得广大创作者再去关注、展现
朱晓茜:让世界各国观众听得进、听得懂、听而信
“我们要站在国家的立场
发出中国的声音
展现中国的价值观。”
这是她在带领团队摄制
纪录片《东京审判》的最终目标
作为一名优秀的纪录片导演
朱晓茜对自己的定位同时是
一名国际传播工作者
她希望通过纪录片这种真实、客观的载体
还原历史真相
让世界各国观众
听得进、听得懂、听而信
如何避免作品“失真”“不接地气”?
朱晓茜觉得
镜头中、文章里不一定都得是美好的、正面的展示
如今的中国应该有这种自信
——我们不怕别人说我们不好
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在改变
而且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十分欢迎
更多的外国友人来中国亲自体会感受
“对·话”深度访谈栏目将聚焦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事件,采用视频访谈的形式,现场对话案事件亲历者及相关人物、专家学者、法律界人士,深刻挖掘案事件背后蕴藏的独家故事、揭示的社会问题、展现的法理人情以及给公众带来的思考与价值。本栏目长期征集有益线索,可打包文件资料发送至邮箱xmt@rmfyb.cn,邮件标题注明“对·话深度访谈栏目投稿”,并留下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欢迎全国法院干警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提供线索。
出品单位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总监制:张守增
监制:周翔
节目监制:何江
制片人:张伟刚
策划、统筹:杨梦娇 程维
本集脚本:杨梦娇
配音:张宇晨
视觉设计:张明翠
本集摄制团队:刘曼 程维 李璇 吴川 陈雨人 李沐遥 赵艺璇 周蕤 田甜 梁洪涛 韦应龙
学术支持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
特别鸣谢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
编辑:杨梦娇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