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昊然站在金鹿奖领奖台上,手握“最佳男演员”奖杯,身后是无数闪光灯和目光。他感谢了导演、剧组,最后特别说道:“感谢可爱的中国电影观众。”这一幕发生在2025年8月28日,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闭幕式上。
刘昊然站在金鹿奖领奖台上,手握“最佳男演员”奖杯,身后是无数闪光灯和目光。他感谢了导演、剧组,最后特别说道:“感谢可爱的中国电影观众。”这一幕发生在2025年8月28日,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闭幕式上。
这位26岁的演员凭借在电影《解密》中饰演数学天才“容金珍”的表现,击败了包括易烊千玺(《小小的我》)、王传君(《南京照相馆》)、葛优(《刺猬》)、刘烨(《浴火之路》)在内的提名者,摘得影帝桂冠。值得一提的是,刘昊然此次共有《解密》《南京照相馆》《唐探1900》三部主演作品获得提名,创下了单届提名数量的新纪录。
为了《解密》中的角色,刘昊然做出了不小牺牲。他主动剃高了发际线,并将体重减至115斤——对于一个身高185cm的男演员来说,这种形销骨立的身形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评委会的颁奖词称赞其表演“打碎自我进入角色,以细腻的克制感,展现了知识分子的脆弱与坚韧”。
然而奖项公布后,舆论却出现了明显分歧。有网友认为,尽管刘昊然足够努力,但奖项更应授予在《南京照相馆》中表现更为沉稳老练、广受好评的王传君,或者肯定葛优、刘烨等资深演员的贡献。
也有网友为易烊千玺鸣不平。其在《小小的我》中饰演脑瘫少年,突破极大,情感真挚,此前已获得东京电影节观众选择奖,被认为在表演难度和完成度上更胜一筹。有评论认为,将奖颁给刘昊然有“鼓励新人”、“平衡资源”的嫌疑。
争议的核心源头或许在于《解密》影片本身的口碑。该片豆瓣评分仅6.0,被不少观众批评剧情薄弱,遭遇了票房与口碑的“双扑街”。这与刘昊然巨大的商业成功形成了鲜明对比:2025年,他主演的历史片《南京照相馆》票房逼近30亿,成为暑期档历史片票房冠军;而其参演的系列大作《唐探1900》更是狂揽36亿。至此,他主演电影累计票房突破250亿大关,稳坐中国影史男演员票房榜第4把交椅。
刘昊然在后台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对获奖意义的理解:“我常说演员的工作在电影杀青那一刻就结束了,但在电影上映时,面对观众的选择和喜欢,还有电影在评奖阶段能有评委的认可,我觉得它是在延续电影和角色的生命,也给我下一次的创作更多动力。”
金鹿奖的评选标准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就在颁奖前一天,评委会媒体见面会上,评委们表示将“以艺术性、专业性和创新性为准绳,力求推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华语电影作品”。评委闫妮在讨论表演艺术的评审标准时指出:“一个角色的铺陈应有序分层,主角需要具备明确的起伏与张力;若担任配角,则应在理性理解角色与感性表达之间取得平衡,通过自我触动来触达观众情感,从而实现更广泛的情感共鸣。”
这并非金鹿奖第一次因提名名单引发讨论。2023年,王一博凭借《热烈》入围“最佳男演员”奖,与张译、王宝强、朱一龙等演员角逐,就曾引起网友热议。当时同样有质疑声认为,同一部电影中表现更好的黄渤没有入围,而“绝望文盲”标签还未褪去的王一博却获得提名,令人费解。
有观点认为,这是行业趋势使然——“流量演员虽然演技有提升的空间,但他们确实对票房高低起到了一定的正向作用,所以如今各大影视奖项评选,都会考虑让流量明星入围,一方面是蹭点热度,一方面也给新人拿奖的机会。”
金鹿奖的“最佳男女演员”奖项并不区分主角和配角,理论上只要参与演出并有突出表现,就有资格评选。这也使得奖项的归属有了更多可能性。
除了最佳男演员奖,本届金鹿奖其他奖项也各有归属:《南京照相馆》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大奖;林晓杰凭《小小的我》获最佳女演员奖。林晓杰获奖后感谢了对手演员易烊千玺:“每次在现场看到千玺呈现出来的春和,我不需要去表演,我就会本能地去爱他、疼他、保护他,为他每一个小小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要谢谢我的春和,也谢谢千玺你,这份荣誉也应该属于你的。”
刘昊然的这次获奖,超越了一个奖项本身的意义。它既是对一名顶流年轻演员敢于“毁掉”自己、投身角色的肯定,也折射出国内电影节在评选标准上如何权衡“商业影响力”、“个人突破”、“作品整体质量”与“资历”的复杂考量。
当新一代演员携着巨大人气与破纪录的票房成绩汹涌而来,关于“演技”与“奖杯”的定义,似乎正在被重新书写。刘昊然的这座金鹿奖杯,既是桂冠,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期待与挑战
来源:吉棠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