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练习室的镜子里,一个四十岁的男人在重复同一个动作。汗水模糊了镜面,也模糊了时间。很难说清楚他在跟什么较劲——是跟这支舞,还是跟这些年。
王栎鑫苏醒40岁当众翻脸摔门而去,0713再就业男团背后48小时发生的事情被3亿人围观
48小时。王栎鑫膝盖上贴着创可贴,还在练。
练习室的镜子里,一个四十岁的男人在重复同一个动作。汗水模糊了镜面,也模糊了时间。很难说清楚他在跟什么较劲——是跟这支舞,还是跟这些年。
门外走廊里还回荡着摔门的声音。苏醒说过的那些话,现在听起来像是谶语:“0713合体会上热搜,但热搜词可能是‘内讧’。”他当时笑得很轻松,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
现在变成了自己的故事。
这个圈子里,四十岁能有什么选择呢?要么认命,要么拼命。没有中间的路。
吵架那天,具体说了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王栎鑫摔门而去的那一刻,门框震动的声音,苏醒站在原地的表情,还有空气中那种尴尬到令人窒息的静默。
四十岁的男人吵架,总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悲凉。
但第二天王栎鑫就回来了。没有解释,没有道歉,就这样回来了。苏醒递给他一瓶水,他接过来,拧开,喝了一口。然后开始练舞。
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一人行》这首歌对他们来说太难了。不是音准的问题,是身体。四十岁的骨头记不住二十岁的动作,肌肉反应跟不上大脑的指令。但王栎鑫还是要练,一遍又一遍。
工作人员路过练习室,总能看到他一个人在里面。累了就坐在地上,喝口水,然后继续。膝盖磕青了,贴个创可贴,继续跳。
“他疯了。”有人这样说。
张远摇摇头:“不,他是醒了。”
张远可能是四个人里面看得清楚的那个。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沉默。吵架的时候他不说话,练舞的时候他默默纠正每个人的动作。
在王栎鑫最疲惫的那个夜晚,张远陪他练到天亮。两个人都没说话,只是一遍遍重复动作。练习室的灯很刺眼,照得人有些恍惚。
那一刻,时间好像倒流了。
彩排的时候,摄像机记录下了一个细节:王栎鑫做那个动作时轻微踉跄,苏醒在他身后做了个保护的姿势,尽管根本碰不到。
这个动作很快,快到需要慢镜头才能看清。但网友还是发现了,截图发到微博上,配文:“这就是兄弟吧。”
正式录制那天,台下很暗,看不清观众的脸,但能听到声音——从窃窃私语到掌声,再到尖叫。《一人行》结束时,王栎鑫站在台上,汗水顺着脸颊滑下来。他看向苏醒,苏醒也看向他,两个人都笑了。
那种笑容很简单,像完成了什么不可能的事。
评委给出了高分。台下响起掌声。
后来记者问苏醒,是不是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
苏醒想了想:“我只知道,人这辈子,总得为些什么拼一次。”
王栎鑫在旁边补充:“哪怕在四十岁。”
微博发出去后,转发量破了两百万。评论区里,点赞高的那条写着:“谢谢你们,让我们相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夜深了,0713四个人坐在宿舍里。苏醒煮泡面,张远在模仿别的队伍,王铮亮弹着吉他,王栎鑫刷手机。
这样的画面,像极了很多年前。只是那时候以为前方是整个世界,现在知道前方也许什么都没有。
但这又怎样呢?
练习室的灯还亮着,镜子里的人影还在动。四十岁的身体,二十岁的梦想,中间隔着的不只是时间。
隔着的是选择。
来源:妙晴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