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娱乐圈里,要么靠颜值出圈,要么靠背景撑腰,这好像是默认的规矩。可白敬亭偏不按常理来,他长相不算一眼就记住的类型,背后也没听说有啥硬靠山。但郑晓龙导演愿意带他,倪大红这样的老戏骨也愿意护着他,好资源一个接一个。不少人都纳闷,他到底凭啥能在圈里走得这么顺?其实这事
前言
娱乐圈里,要么靠颜值出圈,要么靠背景撑腰,这好像是默认的规矩。可白敬亭偏不按常理来,他长相不算一眼就记住的类型,背后也没听说有啥硬靠山。但郑晓龙导演愿意带他,倪大红这样的老戏骨也愿意护着他,好资源一个接一个。不少人都纳闷,他到底凭啥能在圈里走得这么顺?其实这事,还真不是运气能解释的。
没惊艳颜值,却靠“实在”圈住前辈
白敬亭刚出道那会,不少人说他“长得普通,在娱乐圈里没辨识度”。确实,他没有那种让人一眼惊艳的五官,放在一堆帅哥明星里,不算最扎眼的。可他没纠结这些,反而把心思都放在了做事上。
当初拍《山海情》,他跟倪大红搭戏。有一场戏需要他跟倪大红演对手戏,台词不多但情绪要到位。开拍前,他没闲着,拉着工作人员一遍遍对戏,连眼神怎么放、手怎么放都反复琢磨。倪大红看在眼里,后来接受采访时说:“这孩子不浮躁,肯下笨功夫,跟他搭戏舒服。”
郑晓龙导演选演员向来严格,当初筹备《功勋》里的单元剧,找白敬亭演青年科技工作者。有人担心他撑不起正剧角色,郑晓龙却拍板说:“我看他试戏时,眼里有股较真的劲,这角色就得要这种踏实的人。”进组后,白敬亭为了贴近角色,提前半个月泡在实验室,跟着科研人员学操作,连拿仪器的手势都练得跟真的一样。郑晓龙看了,私下里跟身边人说:“没看错人,这孩子知道敬畏角色。”
圈里前辈都精明,谁是真干活、谁是混日子,一眼就能看出来。白敬亭没靠花言巧语,就靠“实在”两个字,让郑晓龙愿意给机会,让倪大红愿意帮衬。
没硬靠山,资源都是“自己挣来的”
有人说“白敬亭资源好,肯定有后台”,可翻遍他的资料,没发现啥特殊背景。他爸妈是普通职工,刚进圈时,连个像样的经纪人都没有。他的资源,全是自己一点点拼出来的。
早期他拍网剧《匆匆那年》,演男二号乔燃。戏份不算多,但他没敷衍。有一场淋雨的戏,当时是冬天,水温特别低,导演说可以用替身,他却自己上了。淋了整整三个小时,拍完后冻得说不出话,却还跟导演说“要不要再补一条,刚才情绪可能不够”。就是这份较真,让他从配角里被观众记住了。
后来他想转型拍正剧,没人脉没资源,就自己主动去试戏。有次试戏一个军人角色,他提前三个月开始健身,每天跑五公里,还专门去学队列动作。试戏当天,他穿着借来的军装,站得笔直,敬礼的姿势比当过兵的还标准。制片人看了当场就说:“这角色非他莫属。”
别人抢资源靠人脉,他抢资源靠“死磕”。有次为了争取一个电影里的小角色,他连续三天守在剧组门口,不是去送礼,而是每天带着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跟导演聊想法。最后导演被他的执着打动,把角色给了他。他常说:“没靠山就自己当靠山,没机会就自己找机会。”
不炒绯闻不搞流量,靠“真诚”留观众
现在娱乐圈,不少明星靠炒绯闻、买热搜博热度,可白敬亭偏不。他很少上综艺,也不跟女艺人传绯闻,连社交媒体都很少发私人生活。有人说他“不懂营销,会被淘汰”,可他用行动证明,观众要的不是热闹,是真诚。
他拍《开端》时,有个粉丝在剧组外等他,想让他签名。当时天快黑了,粉丝没带笔,他就从自己包里掏出笔,还跟粉丝说“天冷,早点回家”。后来粉丝把这事发在网上,不少人说“原来他这么暖”。
还有一次,他参加活动,有个小朋友递给他一幅画。他接过画,蹲下来跟小朋友说“谢谢”,还认真地问小朋友画里的故事。旁边的人说“赶紧起来,后面还有人”,他却笑着说“没事,听听孩子说话不着急”。
他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靠作品说话,靠待人真诚留住观众。有人问他“不怕被流量明星比下去吗”,他说“我不想当流量,我想当能演一辈子戏的演员”。现在看来,他做到了——提起白敬亭,观众想到的不是他的绯闻,而是乔燃、肖鹤云这些让人记住的角色。
结语
白敬亭的走红,其实给娱乐圈提了个醒:颜值和背景不是长久之计,踏实、较真、真诚才是硬道理。他没靠谁捧,就靠自己一步步走,靠前辈认可,靠观众喜欢,把“普通”活成了“不普通”。
现在他还在拍新戏,还是那个不炒热度、只钻角色的样子。或许未来,他还会遇到更多质疑,但只要他还保持这份初心,就不愁没资源,不愁没观众。毕竟,圈里缺的不是帅哥,是愿意沉下心来做事的演员。
来源:小天说说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