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我们专门整理了一些国庆节要上映的电影,准备迎接下一个热门的观影时段。
从万人迷到万人嫌,鲁豫的采访中,藏着雷佳音“暴雷”的三个答案
时间过得真快,眼看着热闹的暑期档就快要结束了。
最近我们专门整理了一些国庆节要上映的电影,准备迎接下一个热门的观影时段。
我还以为大家会挺喜欢这部电影呢,没想到评论区一堆人在吐槽——怎么到处都是雷佳音啊?
确实,光从现在国庆档的电影来看,就有两部大制作是雷佳音主演的。
这两部电影,一部是路阳导演的《刺杀小说家2》,另一部是冯小刚导演的《抓特务》,不管是制作还是演员阵容,都特别牛气!
对于不少演员来说,能参加这种电影,真是件值得自豪的事儿。
那为啥一提到雷佳音,这事儿就变得争议不断呢?
要想搞明白这里头的事儿,我们得从十年前,2015年说起。
01
2015年,77集的年代大剧《白鹿原》开始拍摄,雷佳音在里面演了个配角,叫鹿兆鹏。
因为这个角色到第18集才真正登场,所以剧组开拍的前两个月,他大部分时间都懵懵懂懂,不知道该干啥。
就算真正进入拍戏状态后,看到一堆老戏骨在那儿耍宝,他还对角色怎么塑造感到迷茫,这让他压力山大。
那时候,他的外公因为生病去世了,而他的同学在综艺节目里赚了不少钱。
他只能待在偏远的西北乡下,天天在田里忙活。
戏里戏外的双重烦恼,让他感到特别空虚,也引发了他一整年多的抑郁。
幸好这时候,雷佳音碰上了另一部戏,就是路阳执导的《绣春刀2》。
为了让身材尽量符合角色的样子,他每天得运动好8个小时。
老是搞高强度的运动,不光让他越来越壮,还让他的坏情绪渐渐少了。
在精神状态渐渐好转的过程中,雷佳音在马伊琍的推荐下参演了《我的前半生》,以及和陈数一起主演了《和平饭店》。
其实,当这些机会向他涌来的时候,他隐约觉得,自己在演艺圈的春天快来了。
不过,他没想到这场“春天”来的这么猛,还带着那么大的代价。
02
从2016年4月开始拍《绣春刀2》,到现在为止,这一年多里,雷佳音的休息时间加起来也就一个月左右。
那会儿他总盼着《和平饭店》和《我的前半生》结束后,能稍微歇歇。
不过《我的前半生》的火爆,让他的期望完全没戏了。
陈俊生这个角色一火,雷佳音就从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变成了各大影视公司争着要的人了。
原本打算好好休息一下,结果一堆戏约和通知接连而来,把我搞得没时间放松。
作为演员,他只能像被推着走一样,没得选择,只能一直往前。
有网友专门算过,自《我的前半生》火了以后,过去已经8年了。
雷佳音一共演了30多部作品,平均每年能见到他4部以上,光是和张艺谋合作的就有4部呢。
除了这些,他还有快20部作品还没播呢。
也就是说,过去这十年里,雷佳音几乎没停过,演了五六十部作品。
这还不算他参加的各种晚会和活动,接的广告呢。
难怪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会说,有时候忙起来连着工作50多个小时都没时间睡觉。
就连过年了,也不能回家,只能呆在剧组的酒店里。
忙忙碌碌的工作,让雷佳音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大家面前。
从小电视到大电影,他真的是哪儿都有!
这种超高强度的曝光,一方面让他感受到了大红大紫的乐趣,但另一方面,也让他连最基本的休息时间都没有了。
雷佳音自己也说过,他的工作状态就是这样的。
他常说,每次拎着两个行李箱出去拍戏,早上一睁眼就想着还有三个剧要拍呢。
他总是自言自语地催眠自己说:“雷佳音,你就是条狗,懂不?”你就是那在大街上跑来跑去的流浪狗,得学会适应这儿的生活。
真可惜,他自己给自己下了一盘催眠,却没能把观众也催眠过去。
他累得像条狗一样,一直在重复自己,观众对他的喜欢渐渐地就变成了“烦”。
结果,大家都喜欢的雷佳音,最后就成了大家讨厌的雷佳音。
03
其实早在2018年,鲁豫就问过雷佳音,要是有一天观众突然不喜欢你了,你打算咋办呢?
毕竟人有限精力,如果每次都没法做到最好,迟早会失去观众的心。
可是那时候雷佳音正得意洋洋,感觉自己飘了,他没相信这个事儿真的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没想到鲁豫说的一句话真成真了,崩塌竟然是这么快的事!
现在再去看看鲁豫那段采访,就会发现雷佳音的回答里,其实暗藏着他口碑“暴雷”的三个秘密。
对名利的贪得无厌。
雷佳音是东北鞍山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长大的,妈早早下岗,爸又比较软弱,这让他从小就知道得靠自己。
所以,他在话剧团当了5年的“话剧王子”后,还是转行去演那些能赚更多钱的影视剧了。
在话剧团磨练出来的演技,让他在各种影视角色中游刃有余,但光有好演技可不一定就能碰上好的角色。
转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在各种都市情感剧里转圈圈。
直到2012年,他才在徐峥的介绍下,拍了宁浩导演的《黄金大劫案》。
演完“小东北”后,雷佳音觉得自己快要出名了,特意给同年出生的女儿起了个名字叫“小北北”。
不过这部电影,只让他在圈里受到了认可,但观众对他还是不太熟悉。
于是,雷佳音就特别想让自己红起来,哪怕在他成名之前,他早就做好了功课。
第二个答案:对角色的实用性选择。
雷佳音反复说,在观众认识他之前,他接到的好角色可真是少得可怜。
其实了解他的观众都晓得,之前他在上海话剧中心可是个抢手货,常常是主演,根本不怕缺角色。
就算他转行当演员了,之前在话剧舞台的表演经历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少机会。
《黄金大劫案》里的“小东北”,正好是个典型例子。
可这一切都没法让雷佳音满足,因为这些还不够他“名利双收”。
整天嚷嚷着“好角色”的雷佳音,又定下了新的接戏原则。
就是说只要阵容给力,不管角色是好是坏,甚至是不是重复的,他都愿意接。
因为有个好阵容,曝光率会高,资源也多,当然火起来的机会也大。
结果一看,雷佳音的猜测真没错。
无论是《我的前半生》还是《酱园弄》,还有张艺谋、姜文、冯小刚这些大导演的片子。
这些作品他都能接,只要阵容好,剧本怎么样无所谓,就算忙得晕头转向,全年累得没时间休息,他也毫不在意。
这种“功利”的选择,也为第三个答案埋下了隐患,那就是——过度透支自己。
在那次采访中,雷佳音坦诚说自己总是被两种想法给困扰着。
心里想着,得不断加油,争取成为一个让全国观众都记住的好演员。
另一个念头一直搅和着他的积极劲,让他觉得与其继续干下去,还不如就此收手算了。
雷佳音就是在这两种互相冲突的想法中,拍了一部又一部的戏。
他早就明白,这样折腾自己太浪费了。
他觉得自己是在透支命,可能会少活个五到十年,但就是停不下来。
雷佳音在2018年就跟鲁豫说了,只要他先把那两年熬过去,他就会越来越稳重。
可2020年早就过去了,他不仅没停下反而更忙了!
所以,他一直没等到观众等不下去的那一天,观众的烦心反而先找上门来了。
这种厌烦可不是没道理的扔掉,而是观众对他耗得太厉害的自然反应。
每次观众在屏幕上看到一张特别眼熟的脸,还在演一个跟之前差不多的角色,难免就会感觉疲惫#热问计划#和腻歪。
这不是观众冷漠,而是演员拼得太狠,结果就是这样了。
来源:巡山的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