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万物》这剧,她一出场就把角色焊在身上了——一口山东倒装话说得那叫一个地道,听着就像打小在村里长大的;揉面时手腕转的那几下,掌心沾着面粉的糙劲儿,往灶台边一站,谁能想到这是个演了四十年戏的演员?分明就是邻村那位总惦记给你塞块热馒头的大娘嘛。观众都念叨,这剧的
66岁的迟蓬老师,最近这事儿看得人心里堵得慌。
《生万物》这剧,她一出场就把角色焊在身上了——一口山东倒装话说得那叫一个地道,听着就像打小在村里长大的;揉面时手腕转的那几下,掌心沾着面粉的糙劲儿,往灶台边一站,谁能想到这是个演了四十年戏的演员?分明就是邻村那位总惦记给你塞块热馒头的大娘嘛。观众都念叨,这剧的口碑和收视能往上冲,迟蓬老师这演技,起码得占一半功劳。
可你猜剧组干了啥?前十一集播完,片头演员表翻来覆去看,愣是没“迟蓬”俩字。群像海报上,连露了半分钟脸的小配角都有个角落待着,她这贯穿全剧的核心角色,愣是跟蒸发了似的。直到观众在网上吵翻天,第十二集才不情不愿把名字加上,那磨蹭劲儿,跟忘了放盐的菜临上桌才撒料似的。
更让人窝火的是,有个叫李亭哲的短剧演员,直播时还念叨:“就她这演法,放短剧里那叫不会演,太实在了。”
这话听着就刺耳!人家那是把角色嚼碎了揉进骨子里的扎实,到他这儿倒成了“不会演”。真当看戏的都是傻子?迟蓬老师在圈里摸爬滚打四十年,《小巷人家》里的庄奶奶,坏得人想隔着屏幕骂两句;《幸福到万家》里的婆婆,又暖得人想往跟前凑。这些角色能立住,靠的可不是花架子。
说起来,这委屈她也不是头回受。当年金鸡奖,她在《百鸟朝凤》里的表演,评委私下没少夸,结果奖杯给了王珞丹。倪萍当时就在台上憋不住了,直来直去地说:“迟蓬多好的演员啊,输就输在王珞丹年轻漂亮呗。”
一句话就把那层窗户纸捅破了——这年头娱乐圈,好像总把“流量”“脸蛋”当硬通货。老戏骨演技再扎实,没人吆喝,就像压箱底的老物件,再好也难见天日。
可话说回来,观众心里有杆秤啊。谁在认认真真演戏,谁在糊弄事儿,大家看得门儿清。这次能把迟蓬老师的名字加上,不就是好的证明?要知道,署名不光是个名字的事儿,还关系着能不能拿奖呢。就冲她这演技,早该拿个优秀女配了。
说到底,演员这行,拼到最后还得是真本事。那些藏着掖着的小九九,糊弄得了一时,糊弄不了一辈子。
来源:林lin玲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