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认为这是在恶意抹黑,就像他们攻击莫言一样,认为莫言抹黑社会才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笑的是,这种说法还真的有人相信。
其实本来不想继续写下去的,因为感觉看的人非常少,估计是大家都对以前的艰苦岁月不太感兴趣。
但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评论区里却出现了令人恶心的一幕,和以往一样,一些反对莫言的人又开始兴风作浪了。
上一篇文章中曾经说过,母亲是55年生人,和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是同龄人,也是老乡。
母亲讲述自己童年的经历,几乎没有吃饱过肚子,吃糠咽菜是常态,连窝窝头都是好东西。
很多人认为这是在恶意抹黑,就像他们攻击莫言一样,认为莫言抹黑社会才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笑的是,这种说法还真的有人相信。
正是因为有了以前的苦难生活做对比,才能彰显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才能显示出改革开放在我们这个社会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
不仅让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现在全民奔小康,正在朝全民富裕的方向共同努力。
这是一位来自江苏的网友在我的上一篇的文章评论区的评论,看到这样恶心的言论,我不是感到愤怒,而是感到可悲。
如果说对我的文章有意见,或者是有别的建议,可以直接提出来,也可以拿出自己的证据,可他偏偏用最下贱的方式。
专门去这位网友的主页看了一下,果不其然,猜的一点都没错,胡适先生也在这位网友的眼里成了一个二道贩子,真的是无知者无畏。
还有这位来自辽宁的网友,同样也是用这恶毒的语言,相信大家也都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现如今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思维逻辑,遇到事情只会像得了狂犬病的疯狗一样乱咬。
如果说对我写的东西有意见,完全可以拿你的证据来驳斥,甚至可以晒在评论区里面,让所有的网友来当个评判。
可是这些人来到评论区里面只是一通乱咬,然后估计又去下一个评论区再乱咬一通。
一位来自山东的网友就更可笑了,竟然声称原安徽省委书记万里调研的时候发现十六七岁的大姑娘没穿裤子这个事情是极端的个例。
既然说这是个极端个例,就应该拿出证据来驳倒,这位网友却牛头不对马嘴的说了一个大学生轻生的现象,真是令人可笑。
应该怎么说才会讨这些人的欢心呢?应该这样说,计划生育是完全自发自愿的,560年代大家都是吃饱饭的,《家有儿女》当中的场景在那个年代是很普遍的。
很遗憾,我亲眼目睹过村上最好的一座房子被他们亲手推倒了,拆下来的木门窗还放在我们破烂不堪的学校里面,我也亲眼看到过大晚上的去村里面抓人的。
现在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好了,但是不能反过来就否认以前的那段事情,甚至刻意美化。
有人说这是个例,也有人说不能以偏概全,事实上,凡是在评论区大放厥词的70岁的人,自称过得很美好生活的人,都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因为普通的农村的70多岁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识字不多的,更不会玩头条,因为他们现在还要在土地里劳作,根本没有这个时间。
所以这些评论的人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起码当时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可是他们硬是把自己当成了普通人。
就像一位东北的哥们就曾经在评论区吐槽我的文章,说自己家里九几年的时候就已经有彩电,冰箱,洗衣机了,而且家里还有相机,说这是他们城市的标配。家家户户都有。
我不否认这位哥们说的是真话,但是那时的东北是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刚开始的时候比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还要好,只不过是后来没落了。
有人吐槽不要以偏概全,也有人在高声的赞美那个时代,能赞美那个时代的自然是过得非常好的。这是不能否认的。
但是我的母亲不一样,他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那个时候土地还没有承包到户,大家是集体吃大锅饭。
是什么时候开始吃饱饭了呢?母亲记不起具体的年代,但是却说出了是什么让他们吃饱饭?是红薯。
红薯的产量大,而且淀粉的含量也很高,其他营养成分也很高,所以自从种了红薯以后,就能吃饱肚子了。
鲁西北农村六七十岁的人绝大多数都吃过红薯,所以很多人都对红薯深恶痛绝,就像网友们说的那个笑话一样,当瞎子的眼睛好了以后,第一时间就是扔掉自己赖以为生的拐杖。
对了,很多人都抨击我说的关于五六十年代吃不饱肚子的事情,一位来自浙江的50后在评论区吐槽,说只是在忆苦思甜会上吃过。
看来那个时候的浙江比江苏要富裕多了,50后都已经过得这么好了,还能把老贫农请到小学来做思想教育课。看来这位50后的家里过得不错。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大家都不陌生吧,这位身家几千亿的大老板是1974年生人,刘强东在接受在路上采访式节目时,主持人向刘强东求证了一个问题。
刘强东是1974年出生人,还在和妹妹挨饿,这件事情是真的吗?刘强东是这样回应的。
“我有记忆的,大概是饿到我上道小学三年级左右。”小学三年级应该是九岁,也就是说,刘强东和妹妹挨饿到了1983年。
主持人又问了一个问题:“挨饿是经常的事情吗?”刘强东回答:“一年到头整年的永远都吃不饱。”
要知道那个时候是1974年到1983年间,那个时候的刘强东和妹妹要经常饿肚子,而且一年到头都永远吃不饱。
刘强东还说了一件事情,他已经30多年没有吃过红薯了,上高中的时候看到红薯就恶心。
他是靠吃红薯才勉强活着,早上的时候是清水煮红薯,中午是红薯煎饼,就是知名演员杨幂主演的电视连续剧《生万物》里面的煎饼。
晚上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吃红薯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晚上吃的是红薯粥。红薯这种东西偶尔吃一下感觉到非常好吃,时间一长,肯定会感觉到厌恶的。
实事求是的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红薯救了很多人的命,这一点我的父母都曾经多次的强调过,我的母亲是非常喜欢吃红薯的,直到现在,依然保持了喜欢吃红薯的习惯。
但是我的父亲和刘强东一样,早年间吃红薯彻底吃伤了,现在看到红薯就恶心,基本上不怎么碰红薯了。
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称,70年代,多少人吃树皮,有红薯,玉米吃已经不错了,如果是放在今天说这句话,这位网友估计就要遭受网络暴力了。
网名美食家橙子810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那个年代,全国各地都很穷,能吃饱就已经很奢侈了。
所以有没有吃饱的人呢?其实每个年代都有过的很穷的人,也有过得很富的人,贫富差距是一直都存在的。
凡是70岁左右都认识字的,现在肯定都过得非常不错,所以他们在评论区里也很活跃。
在那个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还能拿出钱来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那家庭条件肯定比一般人要好。
这些人总是在吐槽我以偏概全,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们这些能够识字的人在那个年代都已经属于不普通的家庭了。
但是他们却总是把自己归类为普通家庭,就像网上介绍某人的时候,这个人出身于普通干部家庭,那个人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
久而久之,这些人都把自己归类成普通人,这些都是能够理解的,还是那句话,想要驳斥,就拿出证据来说话。
再次郑重声明,从来没有抹黑过任何人,也没有抹黑过任何的时代,只是在实事求是的描述一件事情,让大家不要忘记那个困难的年代,仅此而已。
所以希望大家还是能够保持理智,保持克制,最好是能有自己的思维逻辑,不要让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温馨提示,这是一个长篇叙事,每天都会更新,讲述我母亲亲身经历的故事,今天就到此为止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来源:生活中的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