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偏偏这种“普通”把人看愣了:剥削和抗日、抠门和硬气,全挂在他一个人身上,像把旧社会的多棱镜掰开给人瞧。
“原来地主也能这么演?”昨晚刷完《生万物》,满脑子都是宁学祥那张脸。
不是凶神恶煞,也不是苦情圣母,就一普通老头,会扒拉算盘,也会撸起裤腿下地。
偏偏这种“普通”把人看愣了:剥削和抗日、抠门和硬气,全挂在他一个人身上,像把旧社会的多棱镜掰开给人瞧。
过去一提地主,脑子里自动蹦出黄世仁,坏得流水线一样。
可宁学祥不一样,他跟佃户谈价用合同,灾年藏粮是真缺德,但日军来了,他能把自家麦田点了,火苗蹿起来那一下,谁都得承认这老头有种。
观众弹幕刷疯了:“我该恨他还是敬他?”其实答案就在这种矛盾里——人本来就不是单选题。
更微妙的是他和媳妇银子的关系。
42岁年龄差,明摆着利益交换,可银子在家能拍桌子,宁学祥反倒让三分。
没有狗血强迫,没有苦情逆袭,就是两个精明人搭伙过日子,权力来回倒手,比那些“霸道老爷爱上我”带劲多了。
剧组这次把镜头对准了山东临沂的真土墙真麦田,牛犁过的沟都是湿的。
年轻观众看惯了滤镜古偶,突然见着这种粗粝,反而觉得踏实。
有人吐槽杨幂造型太现代,可转头就被宁学祥在地头啃煎饼的戏份拽回年代——原来历史感不靠灰头土脸,靠这些会喘气的细节。
争议最大的点:这算不算给地主洗白?
其实剧里算盘珠子扒得噼啪响,灾年饿肚子的农民镜头也没少给。
只是把“坏”从脸谱里抠出来,换成更膈应人的真实——恶可以没有皮鞭,只靠一张契约;善也不非得光芒万丈,烧自家麦子时手也在抖。
这种膈应,比非黑即白的爽剧难受,但更像人过的日子。
看完最强烈的感受:我们终于敢让反派也有体温了。
这不是翻案,是把历史从口号里捞出来,晾一晾,让它带点人味。
下次再听到“地主”俩字,脑子里可能不再只有样板戏的影子,而是一个会打算盘、会咳嗽、会在麦田边叹气的老头——这大概就是《生万物》最大的本事。
来源:在雾中缓慢探寻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