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演员何晟铭已经50岁,但他说自己接受不了演爹,你怎么看?(网友提问)
演员何晟铭已经50岁,但他说自己接受不了演爹,你怎么看?(网友提问)
———❤️———❤️———❤️———❤️
【御马迎川】原创内容:
艺术创作第一条——信念感。
演员,会融入角色。
一个优秀的演员,会醉心于表演:渴望演绎层次丰富的人物,也喜欢挑战自己的表演边界。
令一个演员最兴奋的事,莫过于在同一剧中一人分饰多角,或者演绎一个人物从少年到老年的全生命周期。
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年龄段,也有不同的发展变化。
用有限的时间和生命,去体验更多元的人生,等于扩展了自己的人生维度——这也是演艺工作最充满魅力的地方。
一个好的演员,从来不会因为角色的年龄而拒绝出演,只会因为年龄跨度越大越兴奋。
因为这才是展示和挑战自己演技的大好时机。
实力派演员咏梅,在金鸡奖论坛上发言:“能不能别修我的照片?如果一定要修,可不可以不要修掉我的皱纹,那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
真正的演员不会惧怕年龄,不会掩饰斑点、皱纹甚至白发。他们坦然接受自己外表的变化,因为渴望体验生活的真实感,以及岁月流过的痕迹。
他们不会在脸上玩科技,也不会在拍片时加美颜,更不会特别告知不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只要这个角色有意思、有故事,他们就想演。
他们的快乐,在于“走近人物、变成人物、演绎人物”这样一个完整的创作过程,而不是自己到底有多美。
好演员,永远让位于角色,而弱化自己。
明星,始终是自己。
明星爱的不是表演,而是爱镜头中美美的自己。
他们演年代剧的时候,不忘贴上假睫毛;拍战争片的时候,也要吹空气刘海;演乞丐仍要白白净净;反串男角还要打腮红唇彩……
像不像角色不重要,有没有拍出他的美最打紧。
他们对自己,有一种迷之自恋:那种“天生丽质难自弃,加上滤镜美炸天”的小心思,随处可见。
他们在意服装、在意妆容、在意光线、在意角度……就是不在意角色本身应该怎么样。
所以,他们只能演那些刷脸耍帅的偶像剧,或者在正剧中变成异类和槽点。
他们才不会潜心研究演技,或者接拍更有跨度、更具挑战的角色,他们深信自己这张脸一出别人就只有颤抖的份儿。
质疑他的演技,就等于质疑他的脸;让他演上年纪的角色,就是羞辱他的美貌。
而他美貌,是他最引以为傲的资本,不容任何人轻贱。
信念,指导创作。
著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面对那些对他的雕塑作品叹为观止的人说:“每块石头里都有一尊雕像,雕刻家的任务就是去发现它。”
为什么别人看不到石头里的雕像,而他能看到?
因为他有一种强烈的信念感,这就是作品在他脑中的图像。
在石头被雕刻之前,他的大脑就想象出了作品的全貌和细节,然后他根据脑中的这幅图像,一点一点凿掉那些碎石。
他相信这块石头,可以变成脑中的那幅图像,他才能开始他的工作,并最终呈现出那幅作品。
如果他没有这个信念,他将无从下手,也无化完成创作。
何晟铭说:“我已经是50岁的年纪,但我的心态才28岁”。所以他的信念就是自己很年轻、很帅气。
这样的信念,让他保养得很好,也的确显得年轻,但无法让他找到“爹”感,也演不了“爹”角。
所以,他不是做演员的料,只适合孤芳自赏,做直播间里一枝花。
来源:御马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