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0日,电影《猎狐·行动》在多家正版视频平台上线。这部影片由梁朝伟、段奕宏主演。影片上映于今年的清明节档期,豆瓣评分4.6分,最终票房8813.8万元。这个成绩,放在具体的档期时间当中,其实还算可以。但是,对比该片的两位主演,尤其是梁朝伟这样的实力派,这一
8月30日,电影《猎狐·行动》在多家正版视频平台上线。这部影片由梁朝伟、段奕宏主演。影片上映于今年的清明节档期,豆瓣评分4.6分,最终票房8813.8万元。这个成绩,放在具体的档期时间当中,其实还算可以。但是,对比该片的两位主演,尤其是梁朝伟这样的实力派,这一票房成绩,就显得有些寒酸了。《猎狐·行动》的烂,主要烂在剧本上。正所谓,编剧不行,全体不行。
咱们电影行业,这些年有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不重视编剧,甚至于就没有编剧这个工种了,很多影片,都是导演自己来写剧本,即便是不自己写,也是自己招聘几个非专业人士写,最终,不给专业人士署名,导演自己署名编剧。正因如此,好多编剧导演一肩挑的电影,质量都很差。而且,这种差,全部差在套路化上。
《猎狐·行动》之所以值得拿出来聊一下,倒不是因为这部烂片是由梁朝伟主演,而是因为,它的烂,具备典型性——剧本套路化作业,不需要任何的逻辑思考加持。咱们的院线电影当中,基本上每个月都有这类电影出现。暑期档的《捕风追影》也是这类属性的烂片。
这类套路化作业的烂片,有一个典型套路,那就是塑造一个简单的正反两派的对立,继而,让正反两派斗法,当然,高级斗法是需要编剧智慧和叙事逻辑的,这类烂片,肯定不要高级智慧和叙事逻辑,因为编剧导演没有,它直接用降低角色智商的方式,让小儿科的故事成立,稍后,则是加持很多特效打斗之类,枪战、肉搏战之类的,也要招呼上,这样,好在营销的时候吹自己是大片的牛皮。
最终的最终,则一定是反派牛炸天之后,被正派轻松捕获。《猎狐·行动》的结尾,便是梁朝伟饰演的反派以为天衣无缝马上要逃之夭夭的时候,段奕宏饰演的正派出现在了游艇上,然后,就没然后了,反派被抓捕,没有丝毫的冲突了。
降智,不要叙事逻辑,是这类烂片的普遍特征。它们为什么要采用角色降智和扔掉叙事逻辑的方式呢?因为这两件事情,是真正的编剧们需要考虑的。换言之,只有真正的编剧,才会在尊重角色智商的情况之下,进行符合逻辑的叙事。这类叙事,需要有一个真实维度上的参照系,不能胡编乱造。而给角色降智和扔掉叙事逻辑的话,就可以胡编乱造了。《猎狐·行动》和《捕风追影》这类烂片,均如是。
另外,这类烂片一定要拍摄武打、枪战、追车等戏份,这是一个遮羞布。如果没有这类戏份的话,那这部电影是非常容易被影迷们发现是烂片的。而一旦加持上这类戏份,就好比是阿Q戴帽子,癞疮疤被遮盖了一下。当然,这种遮盖,也是自欺欺人。这类烂片,懂行的影迷一眼就能看出烂来。只有那些不经常看电影的影迷,才会觉得好。
而且,这类烂片也往往会邀请一位香港的知名演员,越老越好。比如,梁朝伟。比如,成龙。《猎狐·行动》邀请的便是梁朝伟。很多影迷是奔着梁朝伟主演去的。然而,当大家进入电影院之后才发现,老梁的戏份,最多算一个客串。可能,梁朝伟接戏的时候,自己也没看剧本啊,觉得是主角,就接了,结果,拍摄完毕之后一看,没几场戏啊,没几个镜头啊。
当然,这类烂片还有一个通病问题,那便是,不具备任何的写实能力。很多影迷看完了《猎狐·行动》之后,都无奈地自嘲,明明是一部反诈的电影,自己看完了之后,却觉得是被诈骗了。胡编乱造的电影,当然无力承担写实能力。而就是这类电影,造成了电影院影迷的流失。(文/马庆云)
来源:马庆云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