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失整整一年后,43岁的贾玲突然在2025年8月20日发了一组照片:黑色卫衣,手捧鲜花,站在《转念花开》杀青背景板前,笑得疲惫却满足。
消失整整一年后,43岁的贾玲突然在2025年8月20日发了一组照片:黑色卫衣,手捧鲜花,站在《转念花开》杀青背景板前,笑得疲惫却满足。
这张照片瞬间引爆网络,话题阅读量12亿次,600万条讨论涌来。
那个曾被猜测“退圈”“复胖”“江郎才尽”的贾玲,原来一直潜伏在青岛片场,打磨一部谁也没想到的反传销电影。
2024年3月,她刚靠《热辣滚烫》拿下34亿票房,个人总票房冲到88.73亿,离“百亿女导演”只差一步。
按常理,她该趁热接综艺、拍续集。
可贾玲偏不。
她推掉税后8000万的综艺邀约,解散公司艺人经纪业务,连张小斐的合约也不再续签,这意味着每年损失数千万分成收入。
春晚没她,红毯不见人,社交账号停更,最后一条动态停留在《热辣滚烫》破30亿的感谢视频。
网友开始猜:有人说她“减下来的肉又长回去了”,话题贾玲疑似复胖冲上热搜;有人嘲讽“喜剧拍不动了才躲起来”;甚至传出“和团队闹翻”“重病休养”的谣言。
工作室只在2024年6月发过一句:“贾玲女士在休整期,专注个人规划。 ”
再无解释。
直到杀青照曝光,所有谜团才解开。
消失的一年里,她带团队扎进河北、河南的传销重灾区,走访200多名受害者和办案民警。
听过大学生被洗脑到和父母断绝关系,企业家倾家荡产,母亲为救儿子独闯传销窝点。
这些真实故事被她塞进新片《转念花开》,一个家庭主妇被警方找上门,从抗拒到深入虎穴,最终协助端掉传销网络的故事。
为还原真实感,贾玲较劲到偏执。
剧组在青岛1:1搭建了200平米的“传销窝点”,墙上标语、桌上文件全按真实案件复刻。
拍受害者哭戏时,她要求演员“别煽情,要真实”,一条情绪爆发的镜头反复拍十多次。
剧本里“洗脑流程”的台词,她拉着民警顾问改17遍,甚至去庭审现场记录嫌疑人说话方式。
演员阵容也藏着她的用心。
张小斐第三次合作,演被传销所害的母亲,一场哭戏让全场窒息;杨紫彻底撕掉“甜妹”标签,演误入歧途的大学生,为此删了200多个微信好友体验角色疏离感;张译成了硬核警察,王骁变身伪善传销头目,连眼神都模仿真实罪犯。
更狠的是贾玲对自己的“切割”。
2024年她解散大碗娱乐艺人部,把公司持股从65%增至100%,彻底砍断经纪收入——此前艺人综艺代言占公司总营收60%以上。
“以前怕观众不喜欢我,现在只想拍真正该拍的东西。 ”她在杀青现场说。
这话早有伏笔:拍《热辣滚烫》减重100斤时,她每天5点起床跑步,膝盖受伤也不停,就为证明“贾玲不只是搞笑的胖子”。
观众用期待投票。
杀青24小时内,豆瓣5万人标记“想看”,猫眼平台热度冲到同档期第一。
有人翻出2024年1月她说的“第三部电影想帮到别人”,感慨她说到做到;也有人记得《热辣滚烫》营销争议,直言“别被贾玲忽悠第三次”。
青岛成了这场转型的见证者。
剧组辗转东方影都、老城区、蓝村火车站,把山海之城的光影压进镜头。
张小斐抽空去大珠山景区透气,被粉丝拍到笑容轻松——和杀青照里紧抱贾玲的模样判若两人。
影片已进入后期,上映时间未定。
但贾玲早不在乎“百亿导演”虚名。
当记者问“怕不怕观众不接受转型”,她答得干脆:“当然怕,但更怕自己后悔。
如果一直拍喜剧赚大钱,我会问自己,你真满足吗? ”
来源:娱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