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之所及》上线后,观众一度以为这会是今年的黑马。短短16集,节奏明快,案件扑朔迷离,氛围感也拉得很足。
一部好悬疑剧,最怕的不是故事差,而是演技割裂。
《目之所及》上线后,观众一度以为这会是今年的黑马。短短16集,节奏明快,案件扑朔迷离,氛围感也拉得很足。
尤其是罗晋和王子文,一个演疯魔变态,一个演崩溃母亲,硬是把故事的悬疑味道吊了起来。
但现实却很打脸:这部原本有机会“封神”的剧,被配角们生生拖下水。
罗晋在剧里一人分饰两角,苏牧心和苏牧凡。
以前他的形象一直是“温暖正派”,不管是《安家》还是和唐嫣合作的作品,观众印象里就是正能量男神。
可这次不同。苏牧心这个角色,家暴、出轨、心理扭曲,彻底击碎了观众心里的滤镜。
镜头下,他眼神阴冷,笑容虚假,举手投足间全是压抑的控制欲。尤其虐待王子文那几场戏,斯文败类的气质被他拿捏到极致,完全认不出来是“老好人”罗晋。
更绝的是,他在面对外人时,立马能换一张脸。听到妻子受伤,眼神里能立刻涌出担忧和温情,仿佛是被误解的好丈夫。那种“秒变脸”的功夫,让人后背发凉。
不少观众都说:这才是真正的演技反差。罗晋把人性的两面都演透了。
另一边,王子文饰演的曲桐,是一位痛失女儿的母亲。
她的演技爆发力这次完全打开。哭戏几乎全程在线,下巴颤抖、眼泪贴脸滚落、肌肉抽搐,每一帧都能让人感受到窒息般的绝望。
比如女儿被糖果噎死的回忆段落,她的整张脸都是崩溃到脱相的状态。那不是“演”,更像是真实经历过。
还有看到水泡尸体的瞬间,接着喝猪蹄汤直接呕吐——那反应太自然了,观众隔着屏幕都觉得恶心。
很多人说:王子文的演技已经超越了“表演”,就是把角色的痛苦拿来直接体验。
所以无论剧情多么压抑,她撑住了观众的情绪。
其实从设定来说,《目之所及》一开始是很吸引人的。
开场就丢下一具尸体,毫不拖沓。
死者施悦,既是苏牧心的情人,又和女主曲桐有复杂关系。
更狗血的是,三人还是高中同学,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矛盾早已埋下。
这种关系链,本来就是悬疑剧的黄金配置。剧情里水、毛发、尸体的细节处理,也让氛围真实到让人头皮发麻。
再加上新人警察吴东的“憨直视角”,观众等于是跟着他一步步揭开谜团。从悬疑氛围看,这部剧绝对够格。
可惜,一部剧成不成,不只看主角。
罗晋和王子文拼命救场,但余男和艾丽娅两个配角,硬生生把剧情拉垮。
余男演警察周密,可她的脸状态完全不对。
镜头里,肿胀的嘴巴、科技感十足的医美痕迹,甚至有观众直接说:“她一出现,我就出戏。”
更尴尬的是,角色设定是干练刑警,但她演出来却是表情僵硬、不自然。同框和群演比,更像一个假人。
观众一针见血:“让余男演警察,就是导演最大的败笔。”
再说艾丽娅。她演的是死者母亲施慕仙,原本是个极具张力的悲情角色。
但她的表演太过浮夸,五官用力过猛,眉眼一扭就成了“泼妇模式”。
悲伤的戏看着像骂街,怒气冲天的桥段却没有母爱的温度。观众看完只能摇头:“无赖妈妈生出了无赖女儿。”
在学校撑腰那场戏,本来该是母爱爆发,可她一出场,就成了“撒泼老太太”,直接劝退不少人。
看过前几集的观众都会觉得,这部剧原本具备“封神”的潜力。
悬疑氛围到位;
罗晋王子文演技炸裂;
节奏干脆,没有注水。
但偏偏,配角的问题像钉子一样扎眼。余男的脸、艾丽娅的浮夸,加上剧情中一些逻辑硬伤,让整部剧的质感掉档。
观众的评价很直接:“男主演技撑天,女主演技封神,配角把全剧拖没。”
《目之所及》是一部矛盾感极强的剧:它有足够的氛围感,也有罗晋和王子文的表演爆发力,但最后,却因为配角不给力,成为“差点封神”的遗憾之作。
说到底,观众能忍受剧情慢热,但无法忍受演技割裂。一部剧里,哪怕有一个人全程撒泼,都会把氛围毁掉。
这次,罗晋和王子文拼尽全力救场,可还是没能救得了整部剧。
来源:古风文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