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档崩盘,蒋奇明《7天》被口碑反噬,上座率暴跌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16:11 2

摘要:事实证明,七夕当天观众对爱情片并没有特别需求。上映的两部爱情片,《7天》19.2%的排片只拿到18%的票房,4233万;《有朵云像你》12.3%的排片占比拿到9.9%的票房,2282万,上座率都不太理想。当天总体上座率很高,排在第一的还是《捕风追影》,证明观众

今年七夕档票房几乎是近十年最低,除了口罩影响下的2021年,相比去年少了1.3亿,讽刺的是去年甚至没有针对七夕“定制”的电影。

事实证明,七夕当天观众对爱情片并没有特别需求。上映的两部爱情片,《7天》19.2%的排片只拿到18%的票房,4233万;《有朵云像你》12.3%的排片占比拿到9.9%的票房,2282万,上座率都不太理想。当天总体上座率很高,排在第一的还是《捕风追影》,证明观众买票看电影更倾向于口碑好的动作大片。

除了七夕档票房不达预期,更让人意外的是两部爱情片口碑崩盘太快。

先来说《7天》。电影前期宣传做的非常好,视频平台的宣传物料传播广、发酵快,女主角依偎在男主角怀里的视频切片非常甜,让人对电影有期待,而且电影在上映前还做了音乐会,蒋奇明献唱多首金曲。

其实原本题材和阵容两部电影同一量级、不相伯仲,由于宣传做的好,所以七夕当天《7天》排片高出很多。

但营销是把双刃剑,观众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豆瓣上有观众直呼蒋奇明和张艺凡被资本做局,吐槽剧情很差,有好几次都想离场,不知道电影要具体表达什么,好像是爱情又好像是爱自己。而且其中有些剧情也非常夸张,两个人的进展速度很快,而且看完觉得很模糊,7天完全不点题。

讽刺的是,原本小某书是电影宣发的重要阵地,甚至映后活动场还预埋了小红书的影迷互动,但电影口碑在小红书崩的更厉害。

比如有网友吐槽电影“是在测试我对剧情的忍耐程度”,没苦硬吃的剧情让人很莫名其妙,甚至觉得电影一直尴尬到最后的高潮,连那句“真正相爱的人会告诉你,曾经有两个人战胜过全世界”都很矫情。

还有晒票根的观众直接写出“避雷”二字,吐槽电影犯困,电影很压抑,没有笑点,一部电影“走”了俩,第一次看电影看到中途想去吃火锅。

还有网友提问:“《七天》真的像宣传的那么甜吗?会不会把精彩的部分都已经放出来了?”

下面有将近600条回复,最前面两条是“看不懂,有点莫名其妙”和“两个小时我如坐针毡。”再往下则是“正在看,无聊的来小红书上搜”、“在老爸灵堂对女主表白我爱你能不能别走,像两个从来没接触过异性的人憋疯了。”

互联网时代,宣传见效快、口碑崩的也快。上映第二天,《7天》就遭到口碑崩盘的反噬,排片降至14.7%,但票房占比只剩下4.5%,因为上座率跌至1.8%,几乎被观众放弃了,目前总票房预测1.15亿,但按照这样的走势其实很难,排片和票房占比倒挂这么严重,后续会不断下降,市场份额会继续减少。

另一部《有朵云像你》也好不了哪去。

豆瓣首页随机显示的五条热评有三条差评,知名影评人桃桃林林吐槽“很无聊的纯爱片,小男孩全程少儿夹子音,太别扭了。”、“看过点映,只能说如坐针毡。”以及“年度最水时长的电影出现了,老驴拉磨一样,每一分钟都在原地打转。”

受口碑影响,《有朵云像你》上映第二天排片占比跌至7.2%,但上座率和票房占比还是很低,很快就会没有市场。

七夕档两部爱情片口碑和票房不理想,再次证明一点,想糊弄观众,用品质不佳的电影搞噱头圈钱,再也行不通了。其实拍爱情片没问题,但剧本一定要好、细节一定要打磨到位,至少要尊重观众,观众才会用票房回馈电影啊!

或许放到几年前,《7天》和《有朵云像你》不至于这么惨,但今年暑期档实在太强了,《南京照相馆》《戏台》和《捕风追影》豆瓣都超过8分,动画电影也全面崛起,大鹏的《长安的荔枝》也拿到7点几分,整个暑期档观众吃得太好,突然来两部这样的东西自然受不了。

所以说,七夕档新片票房和口碑不佳,不值得同情和惋惜,这其实是给整个行业一个教训,创作思路要改改了,搞噱头、玩狗血、毫无节制的撒糖、煽情最多也就骗观众一天,第二天就会遭到迅速反噬,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来源:光影新天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