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谣女也承认了自己在编故事,并且发文道歉,一遍一遍的讲着自己的身世企图蒙混过关,但舆论哪是说过去就过去的,而且即便造谣女自己都承认了罪行,依旧有人不相信韩磊。
[浮云]仅仅两天时间韩磊就沉冤得雪了,行动速度实在太快,有些人可能连最先的舆论都没参与到就被告知结束了。
造谣女也承认了自己在编故事,并且发文道歉,一遍一遍的讲着自己的身世企图蒙混过关,但舆论哪是说过去就过去的,而且即便造谣女自己都承认了罪行,依旧有人不相信韩磊。
这件事到底是不是造谣?为什么还是有网友不信任韩磊?
一场看似足以让一位资深艺术家身败名裂的舆论,却在短短一天之内就揭开真相了,粉丝和围观群众们一天经历了“震惊”、“更震惊”、“更更震惊”的心路历程,不过不得不说韩磊老师的行动速度是真快啊,堪称教科书式的自救。
但这件事的关键点其实并不在于韩磊是如何反击的,而是为什么这场舆论能传播的如此广,人们相信的如此深?这就不得不提几个关键词了——弱者控诉、名人丑闻、巨额金钱,但人们没想到的是,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
要说为什么能让这么多人相信这个故事,是因为故事设计的十分巧妙,恰恰利用人公众的同情心,女性许某给在网络平台给自己塑造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受害者”形象,她自称是韩磊的狂热歌迷,一个36岁、来自辽宁农村的普通女性。
她不断强调自己文化水平低,为了生活不得不打好几份工过得相当拮据,在这种人设下,她的付出显得格外沉重,多年来为偶像花费超过30万,甚至赠送过价值两万的爱马仕皮带和一万九的手机。
这一切铺垫,都是为了引出最劲爆的“黑料”——怀上了韩磊的孩子,但对方却只用一张百万空头支票来打发她,为了补充故事细节,她还编出了韩磊还以防止隐私泄露为由,拿走了她的手机,随后便彻底失联的故事。
一套“组合拳”下来,公众几乎不去仔细考虑细节到底完不完善,逻辑有没有漏洞,几乎第一时间想的都是“有一个名人要倒了,快跟风看看”,之后许某又抛出一系列的证据,让剧本更加可信。
与韩磊视频通话的录屏、聊天记录截图、甚至还有韩磊私下唱歌的视频,这些都是非常隐私的东西,所以人们开始信以为真,眼看着自己收获了大量的舆论支持,后续她更加无法无天,曝出更多猛料。
什么韩磊外面还有四名小歌手、有私生子、甚至偷税漏税并补缴了五千万,完完全全的把韩磊说成了一个劣迹艺人,而且是从人品到道德到法律的三重劣迹。
面对这套精心策划的“污蔑”,韩磊应对可以说是非常明智的,他完全不管外面的舆论是怎么传的,这也完美的避开了“自证陷阱”,他选择直接动用法律武器,查一查这个敢造谣自己的人到底是谁。
有了警方的帮助,这件事也彻底从一个“明星的感情八卦”变成了“彻查造谣者”,紧接着在8月28日,韩磊与妻子王燕统一了战线,在网上展开反击,韩磊团队发布声明,直指许某女的言论均为恶意捏造,与事实完全不符,并强调韩磊从未有过任何不当行为。
几乎在同一时间,王燕也发布辟谣声明,清晰地指出有人假冒其身份进行直播,她本人从未与任何人连线,所谓的“妻子爆料”纯属子虚乌有,夫妻二人的协同作战,瞬间击破了谣言看似最坚不可摧的地方。
韩磊团队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注意是“刑事”而不是“民事”,韩磊直接将许某的行为定性为“诽谤罪”,此举目的是追究许某女的刑事责任,韩磊的意思也很明显了,此事绝不和解,必须追究到底。
多发压力之下,许某的“完美剧本”迅速崩盘,8月28日晚她发布了道歉信,但这份道歉非但没能平息风波,反而引爆了公众的二次愤怒,她在信中承认,怀孕、百万赔偿、拿走手机后失联等核心指控,全都是她捏造的。
那些所谓的“证据”也只是从非正规渠道获取,未经核实,至于动机,她说自己只是“闹着玩”,没想到事情失控,假冒王燕连线则是为了“涨粉丝”,不能熄灭公众怒火的真正原因是她在道歉信中再次祭出了“卖惨”策略。
她反复强调自己农民出身、文化低、生活困难,以“我弱我有理”来博取同情,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半点反省,网友们也觉得自己是被利用和欺骗了,这种“被愚弄”的愤怒感迅速将舆论的矛头从韩磊转向了造谣者。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觉得“一个巴掌拍不响”,还在不断的质疑韩磊,但事都闹到这个地步了,韩磊都已经起诉了,这就足够证明女方是造谣的了,所以还请广大网友要理智一点,不要太过于疑心疑鬼了。
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造谣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想靠着一句两句的道歉就平息事态,这种事情的发生是不被大众认可的,这个许某就是可以很好的“杀鸡儆猴”,如果造谣成本如此之低,网络风气只会越来越恶劣。
大众对网络谣言“零容忍”,这样在以后才能看到更多真的东西,也不会随意被谣言左右思想,通过这次案例也能警示所有试图通过编造谎言来博取流量、攻击他人的人,但不得不说韩磊确实很厉害。
逻辑清晰、沉着冷静,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下,靠编织情感故事来制造舆论压力的人并不少,但能做出有效还击的人并不错,韩磊的行动也是后来者需要深刻学习的一课。
信息来源:
来源:墨染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