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家族散场?贾玲不在,沈腾沦为候补,王牌9只剩尴尬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8-30 14:42 2

摘要:可我不想只骂两句就走人,我想把过程一段段摊开,像在你家客厅里盘腿坐下,边看回放边掰扯:到底哪儿坏了,为什么坏了,能不能补。

这一季首播,我看得胃里发凉,像夜里喝水呛了一口陈醋,酸得眼睛都皱了。

可我不想只骂两句就走人,我想把过程一段段摊开,像在你家客厅里盘腿坐下,边看回放边掰扯:到底哪儿坏了,为什么坏了,能不能补。

我承认我对《王牌》有感情。

几年前冬天,一家人围着火锅,电视里是沈腾贾玲互相递刀子,花花在旁边乐,晓彤时不时拆台,那个气口顺得像北方干冷的风,一阵一阵吹到人心窝里。

那种“家”的感觉,是国内综艺里少见的。也正因为这样,这一季给我的落差感就格外刺耳。

不是翻车,是把车熄火后推上高速,演给你看。

喜剧是双人舞。沈腾的厉害,不在于一个人吼,而在于有人“接”。他抛一个自损,搭子顺着把劲儿拐过去,再把球兜回他脚下,节奏就出来了。

过去这事儿交给贾玲,或者干脆让花花去当那个“傻乐的反射板”,晓彤再来一记飞铲,观众笑是自然反应。

首播我数过两次明显的“断电”。一次是腾哥自嘲年纪,一次是他故意把包袱抬高,等人来“拆台”。镜头扫过去,全是营业笑、社交笑、课代表笑,谁都不敢“拿腾哥开刀”。

导播可能也慌,咔嚓一剪,硬切广告。你要问我那一秒的感受,就是一个词:窒息。

有人说“沈腾老了”,别把责任甩给生理。真正的问题是:当主咖被过度尊重,喜剧就被处死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判断,群里几个做编导的朋友边看边叹气:“你看,他抛了,没人敢接;不是不会接,是不敢接。”这就不是节目组“照顾前辈”,这是把舞台变成会议室。

换人没错,错在错位。宋亚轩本该是清晰的年轻线,结果被切成碎镜头,像被人从一张照片上抠下几块贴到另一个场景里。

观众只知道他来过,不知道他做过什么。我朋友圈一个小朋友是他粉,半夜骂醒我:“你让他跳就让他跳,让他玩就给他玩,别两头占坑。”

杨迪和金靖?别误会,我喜欢他们的灵敏,但他们是调味料,掀锅可以,不能托锅。你把他们推到“定海神针”的位置,画面就虚。嘴皮子快能救十秒,救不了整期。

最尴尬的,是把唐国强老师“供”上来。尊老是我们的底色,这句话我先说在前面。但尊老不是特权,更不是把节目规则拆掉的理由。

泼水环节,全员落汤鸡,老师“特批”不湿;吃芥末抓阄,本来最公平的桥段,硬生生让欧豪上去换签。公平性没了,不确定性没了,笑点的母体也没了。你看全场气氛一下子拧紧,每个人都在“照顾”,谁还敢疯。

还有个安排,真的让人直挠头:主咖坐边上,所谓“发布会”请了一堆跟节目关系不大的脸,半夜还安排录舞台

我家里长辈一边看一边嘟囔:“这不是不尊重劳动吗?”你可以说这是节目流程的必要,你也可以说这是对“谁是主心骨”这件事没想明白。

我知道为啥要直播:平台要“真诚”,招商要“实时”,话题要“热搜”。但真诚不是裸奔。这种类型的综艺,本来就很仰仗后期节奏,把“空拍”和“冷风”剪掉。

你偏要开麦裸跑,所有短板会被十倍放大。

那天晚上,我数过几次“集体沉默”的秒数,最长那次接近七秒。七秒在直播里是永恒。嘉宾彼此对望,像在会客厅等领导开口。广告口播穿插的点也生硬,一刀切断情绪,再回来的时候观众已经换频道了。

有人在弹幕里打了一句特别准:“这不是直播,是翻车实况。”

做节目的朋友知道,直播要么靠极强的控场主持,要么靠稳定的模板。你现在两头都没有,选择直播就是自曝其短。

别再拿“真诚”做挡箭牌,真诚不是把缺点拉到扬声器前面逐一示众。

这几年国内综艺一路走来,观众是厚道的。

广告忍过,模板忍过,笑点起伏也忍过。可这次为什么不买账?很简单:假热闹。台上人多,台下热闹,屏幕里却是冷风呼呼。

“王牌家族”四个字曾经是免死金牌,因为那确实像一个家。但当那种“家”的气质散了,你还用同一张牌去刷情怀,就等于把观众当提款机。

拿一次,忍;拿两次,忍;拿到第三次,卡就被银行吞了。

我不是要把尊老和公平对立起来。恰恰相反,尊老是价值底色,公平是节目底色。价值和节目要并行,不是互相抵消。你把节目底色拿掉,只剩价值口号,观众会尊重你的人,但不会再看你的节目。

“这不是综艺,是团建加敬老。”

“沈腾不是不行,是被尊重到不能笑。”

“宋亚轩全程被切成碎片,存在感输给舞美灯。”

“直播把缺点开扬声器,别再拿真诚骗我们。”

“王牌家族真的散了,情怀卡刷爆了。”

这些话刺耳,但是真。节目组要是还装没看到,那就不怪观众冷下来。

我不愿意一句话把老IP打死,阶段性的低谷可以理解。

试错窗口很短。再这么“尊老特例+老梗拼盘+直播裸奔”,观众会用遥控器投票。

我给的余地很明确:把“人”“场”“活”三件事理顺——人是位阶,场是规则,活是节奏;把“敬意”和“公平”放在一个坐标系里;把“真诚”和“可看”绑定在一条线上。

你要是做到了,家还有机会回;做不到,就体面收场,别消耗彼此。

最后我说一句硬的,也是善意的:别再把观众当情绪提款机

我们要的不多,聪明点,新鲜点,真一点。贾玲不在,沈腾被架空,这都不是原罪;原罪是你们把会玩的“人”和能玩的“规则”同时搞丢了。下一期,别再让我们看着心疼。

掰扯完了,该给你们一次认真的机会,也该给我们一次体面的告别。

来源:文史书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