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番剧、盲盒全面开花,《非人哉》的传统神仙现代故事究竟有何魔力?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30 13:47 2

摘要:国产动画电影《非人哉:限时玩家》正在热映,同期B站第三季动画6集播放量突破3000万人次,位于上海第一百货和豫园商城的两家线下快闪店人气爆棚,泡泡玛特联名盲盒累计销量突破40万只——这个将中国神话人物“拉进”现代社会的动漫IP,正从番剧到电影,从盲盒到主题餐饮

国产动画电影《非人哉:限时玩家》正在热映,同期B站第三季动画6集播放量突破3000万人次,位于上海第一百货和豫园商城的两家线下快闪店人气爆棚,泡泡玛特联名盲盒累计销量突破40万只——这个将中国神话人物“拉进”现代社会的动漫IP,正从番剧到电影,从盲盒到主题餐饮……《非人哉》的成功密码,藏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之中。

《非人哉》第一季剧照

从屏幕到生活的全面“开花”

B站独播的《非人哉》目前第一季播放量已经突破10亿人次,第二季也突破1亿人次,三季评分均稳定在9.7-9.8分。作品的“泡面番”形式(单集时长3-5分钟)精准切入碎片化娱乐场景,通勤地铁上、午休间隙里,观众用一杯泡面的时间就能看完一集,这种轻量化的内容消费模式,让《非人哉》系列作品触达了更广泛的应用。

《非人哉》系列动画B站评分

最近,走进上海任意一家商场,哪怕没有专门的动漫游戏周边店,还有文具店、饰品店,都能见到《非人哉》“伎乐飞天”系列、“十周年”系列等各式各样的衍生品;位于上海第一百货的《非人哉》快闪店,“十周年”系列周边发售的最初几天,不少忠实粉丝一大早就排队抢购,大批购买盲盒产品,只为拿到心仪的角色,购买结束他们还在同商场的练摊大会上就地“摆摊”,交换各自喜欢的角色,场面热闹非凡;二手平台上,初代盲盒“发呆哪吒”广受欢迎,售价已经飙升至原价3倍;年轻消费者在购买之余,还自发在社交平台发布盲抽视频、开箱视频,抖音“非人哉周边”“非人哉谷子”话题播放量已经达到了近千万次,形成了不断吸引新消费人群的“自来水”。

线下周边售卖火爆

传统神仙的现代生活

《非人哉》系列作品的核心魅力,源于对传统神话角色的颠覆性改编。片中,观音大士从慈悲佛祖变身手持星巴克咖啡杯的职场精英,头上的“圆光”化作实体移动充电宝,不过也依然保留“点化众生”的神性内核。哪吒则成为考试总挂科,被观音变成小马驹的小孩子,既保留三头八臂的法力设定,又赋予其校园喜剧的萌点。红孩儿与龙女这两个观音座下童子,在片中则同为寄住在观音大士家的孩子,两人从《西游记》中的对立关系,转变为现代校园里的学霸与高冷少女组合。红孩儿用三昧真火烤串等情节,将神话能力转化为生活化笑料。作品还尝试“神话人物职场化”,引发观众对“神仙也内卷”的共鸣。与此同时,番剧秉持着改编不等于乱改的理念,在片尾设置了“白泽来了”环节,用30秒动画科普角色原型,构建起娱乐消费与知识传播的闭环。

《非人哉》中的哪吒

故事创新的同时,主创团队也在画面制作上下足了功夫——将传统工笔画的线条感与现代扁平化设计结合,角色发梢的墨色晕染、服饰的云纹图案,均取材自传统国画。衍生品开发时,《非人哉》不仅保留了独特的绘画风格,还加入了更多文化创意。与敦煌画院联名推出的“伎乐飞天”系列产品融合了敦煌壁画元素,让哪吒、九月、敖烈等神仙团成员换上敦煌飞天装束,抱着琵琶、箜篌、排箫等乐器演奏,“神”态尽显;而“名画”系列周边则突破了一贯的国风,与世界名画融合,主角九月成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哪吒、悟空则变身“吹笛少年”和“包着红头巾的男子”,让人在趣味横生的画面中同时感受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伎乐飞天”系列周边

“名画”系列周边

神话题材的范式突破

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哪吒:魔童降世》《哪吒:魔童闹海》,再到《白蛇:缘起》《新神榜:杨戬》等,神话一直是国产动画最为火热的创作题材。《非人哉》的成功,提供了又一种范式,即不颠覆神话的传统内核,只重构表达方式,让神话人物遭遇当代人的困境,这种“文化共鸣”比生硬的说教更具传播力。“泡面番”模式的轻量化内容并不意味着质量的降低。每集3分钟的剧情里,既有“哮天犬拆家”的搞笑片段,也有“白泽讲述山海经”的知识点,“碎片化学习+娱乐”的组合,契合Z世代的认知习惯,也为传统神话题材培养了一批潜在的年轻粉丝群体。从漫画更新、动画制作到衍生品开发,团队建立起一套标准化流程,使得作品上线的同时,周边产品也已悄然来到观众身边,让人们拥有了更加流畅的观影和购物体验。

《非人哉》豫园快闪

当观众在观影时看到敖烈挂着工牌当“白领”,在盲盒店拆出心仪的哪吒手办,在咖啡厅喝着“大士咖啡”时,《非人哉》已不仅是一个动漫IP,更提供了传统文化活化的一种路径。

栏目编辑:黄永顺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