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则来自“冰粉姐”的爆料,让TF家族四代练习生陈奕恒卷入争议。2025年8月初,抖音账号“可食用剪刀手”发布多段视频,指控这位15岁少年在2023年8月(刚入时代峰峻半个月、时年13岁)存在“私联”行为——宿舍内与女性粉丝拍亲密靠肩的拍立得、穿私生送的棉袄走机
一则来自“冰粉姐”的爆料,让TF家族四代练习生陈奕恒卷入争议。2025年8月初,抖音账号“可食用剪刀手”发布多段视频,指控这位15岁少年在2023年8月(刚入时代峰峻半个月、时年13岁)存在“私联”行为——宿舍内与女性粉丝拍亲密靠肩的拍立得、穿私生送的棉袄走机场、私下吃饭打游戏……这些画面在饭圈掀起轩然大波。
时代峰峻8月5日的声明迅速回应,却也成了新的争议点。公司将事件定性为“素人时期行为”,强调当时陈奕恒仅是试训观摩,未签约也未接受偶像准则培训,不算“签约练习生私联”;同时否认部分指控为“恶意造谣”,称已准备法律维权。这番解释,让舆论分成了鲜明两派。
质疑者觉得“避重就轻”:“不管签没签约,私联的事实摆在那,宿舍拍立得的亲密程度明显越界。”有人盯着声明里“未告知行为准则”的表述,认为公司是在变相承认事实,“用‘素人期’当挡箭牌”。
但澄清的声音同样响亮。粉丝找出证据:2023年的陈奕恒刚从海外回国,中文水平仅相当于7岁孩子,连沟通都需要翻译器,很难分辨“私生”与普通粉丝的区别。“13岁的外籍少年,哪懂东亚饭圈这些规矩?”更有人指出,爆料者疑似脱粉的私生,当年利用孩子的单纯互动拍视频,两年后因陈奕恒刻意疏远才“回踩”,视频甚至被以1.5到30元的价格贩卖牟利。
时间线的争议更添迷雾。爆料称行为发生在2023年8月签约后,公司却反驳部分视频实为前公司(大曾文化)时期拍摄——那家童星机构本就允许粉丝互动,与偶像行业的“私联”定义完全不同。而陈奕恒签约后的表现,似乎也在为自己正名:机场冷脸对私生、打掉偷拍手机的画面,被粉丝视作“成长与觉醒”。
这场风波最纠结的,是“标准适用”的矛盾。用成熟偶像的行为准则,去审判一个13岁素人时期的懵懂互动,是否公平?就像网友说的:“他当时可能只是觉得‘有人喜欢我’,却不知道这会成为两年后的‘罪证’。”
事件也戳中了行业痛点:未成年练习生,尤其是外籍艺人,在文化适应期往往缺乏针对性引导。公司在试训阶段的管理空白,私生利用规则灰色地带的恶意操作,让一个少年的成长轨迹被放大镜审视。
有意思的是,争议期间陈奕恒的高会粉丝数反而突破10万,大粉还发起抽奖庆祝公司澄清,喊着“双向奔赴的信任”。这或许说明,在偶像养成的逻辑里,公众更在意“现在的态度”而非“过去的懵懂”。
说到底,这场风波更像一堂行业公开课:偶像的“起点线”该划在哪里?对未成年练习生,是该用严苛规则提前约束,还是留足成长容错空间?当13岁少年的真诚被成年人的欲望裹挟,真正该反思的,或许不只是一个孩子的行为,更是整个行业对“养成”二字的理解——毕竟,偶像工业的成熟,从来不是靠审判过去,而是教会未来。
来源:帆船快意破浪的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