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人离开时,整个时代像是落下了一道褪了色的帷幕。2024年6月21日,北京的雨下得格外细密,王铁成走了。那天的追悼会上,没有灯光,没有彩排,只有圈里圈外一群自发赶来的老朋友和素未谋面的戏迷们,带着哽咽和一股说不清的眷恋,送王铁成先生走完最后一程。其实说句真话
那些年,我们屏幕上的“周总理”
有些人离开时,整个时代像是落下了一道褪了色的帷幕。2024年6月21日,北京的雨下得格外细密,王铁成走了。那天的追悼会上,没有灯光,没有彩排,只有圈里圈外一群自发赶来的老朋友和素未谋面的戏迷们,带着哽咽和一股说不清的眷恋,送王铁成先生走完最后一程。其实说句真话,咱们大多数人,第一次“认识”周总理,恐怕都是在电视机前看着他那双温暖又坚定的眼睛——王铁成的。
王铁成的“周恩来”,早就印在了无数中国人的脑海深处。就好像爷爷家墙上的黑白老照片,不用多看一眼也能描出线条。可不是只有王铁成一个人扮过总理,咱们国内那顶“周总理演员帽子”,谁戴得住,谁戴得稳,各有各的说法。这几年大家还真争论起来了,“你觉得谁演的最像?”
搞笑的是,争着争着,有人突然把六小龄童的名字报了出来。孙悟空和总理,这俩气质挨得着吗?光论长相,谁看都想笑,可到了2000年那部《1939——恩来回顾》,偏偏就是六小龄童穿上了中山装。实际上,那年他比没少下苦功夫。毕竟家里跟总理还有过点“擦肩缘分”:他老爸六龄童和周总理打过照面,还说哥哥小时候让总理抱过。这样的戏,怎么敢怠慢?转年又在《贺龙传奇》里亮了相。一票观众开始狐疑,“孙悟空咋能是周总理?”结果看下来,也没出戏。那股亲和气场,竟真叫他演了出来。细品,他的努力,可能就是带着点子孙后代的尊敬和底气。毕竟自己也许演一辈子猴子,但真正站上那个人物,他是把心掏出来的。
再说柴云清。提起他,观众老一辈总要感叹一句“像,真像!”那张脸,天生就有总理的影子。北京电影厂那年捡到个宝,邓颖超一眼都评了句“神似”。几十年里,柴云清扎扎实实演了不下三十回。谁没点小脾气?他眼珠黄,剧组给他搞了隐形眼镜。那时候,戴这玩意儿像是高科技。偏偏一戴上,眼神全没了,演得死板。导演急,柴自己也着急。最后索性摘了,拍出来,所有人都服气了。那眼神,是打心底往外透的。演员这种活,细枝末节能委屈一点,但灵魂不能糊弄。柴云清后来因病离世,人走了,他的总理,却还在许多老胶片里活着,三十来次不同的周总理,里头有汗水,也有心事。
轮到孙维民,这名字说不定年轻人还有点陌生。不过演圈里都知道,这位哥们儿天生就带点优雅劲儿,不张扬,却让人信服。小时候家里环境好,规矩大,养出了身上那种沉稳。不像柴云清推崇神似,孙维民胜在气质。他是那种一演出来,你就觉得“这人靠谱”,不像在演戏,像是本色出演。他挑的多是中老年总理,柔中带刚。戏里外都高标准,身上常年带小镜子,随时瞧瞧哪儿走神了没,跟自家门口种棵花还一天几趟一样精心。《海棠依旧》《硝烟背后的战争》这些剧都靠他撑起来的。观众说他演得亲切,戏里像,戏外也像,人气稳稳的。
再来一个刘劲,年轻一辈观众最熟。要说周恩来专业户,刘劲绝对是现象级的。七十多次登场,几乎成了“国民总理”。特别是这几年《志愿军:雄兵出击》《长津湖》火了,他更是频频上热搜。外形赶不上柴云清那样刻板贴合,但浓眉大眼,配上他对角色的钻劲,也自有一股味道。为了演总理晚年,刘劲一口气减掉28斤,那几个月朋友说他面色一天比一天削瘦,说实话,演员不容易啊。可这,就是他爱这个角色的方式:不只是形似,还要带着点连自己都心疼的敬意。戏越演越多,他有风骨,也有执拗:总理这事儿,不能敷衍。
再讲个冷门,金靖承。怕是许多人会问,这是谁?的确,他演总理的次数最少,但为什么能进榜?就因为他演的是青年周总理,这份青春,不是谁都撑得起来。《重生》上映的时候,网上直接刷屏。网友们头一天还在说这人帅,第二天开始有人说,这青年周总理演活了。金靖承演的不是大家熟悉的那位温和的长者,而是锋芒初露、意气风发的青年。那年的他,自己说过不敢松懈。演技铺垫不深,可那一双亮眼睛,聪明劲儿,全让人记住了。后来戏约多了起来,这年头,演员机会虽多,能被点名“再演一次总理”,这本身就是莫大肯定。
说到底,这一堆名字里,无论谁演得像,谁演得火,不得不说,大家心里的周总理,其实早已不是脸靠脸能贴的。王铁成在电影《周恩来》里的那一场场,咱不怕不是教科书,是多少70、80后、甚至00后第一堂“周总理课”。他从骨子里是敬畏的,有戏剧人天生的偏执——拍戏拍到车祸断肋骨,照样硬撑着。生活里模仿每一个细节,步态、笑容、语气,甚至饭桌上夹菜的方式。人常说某某是“化身”,实际上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错觉。戏演多了,他自己都说过,周总理不是神像,只是个为国为民拼尽全力的人。他要传递的,不是无所不能,而是温厚真挚的那一面。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连邓颖超看了都点头说好。
2024年那个风雨交织的上午,王铁成安静地闭上了眼。八十八年,够得上漫长。走的人是演员,留的却是几代人心里的周总理。老戏骨们一个走了又一个,银幕下的角色不断换人。有人说,时代过去了,再没人能演得像从前那么有力量。但也许,下一次谁再穿上那件旧布中山装,屏幕前的我们,仍然会被那份温良、锋芒和执着所打动。
这些演过周总理的演员,真真假假,都是替我们把一种怀念和敬意接力下去。他们再怎么努力,离真正的那个人隔着太多烟云。可只要有人愿意去靠近,总理的形象就不会淡去。我们想念总理,也是想念那个时代:有人为老百姓提灯照路,哪怕一身疲惫。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哪怕是分别的时刻,每个人心里都还留那么一盏灯,不舍得关掉。
你说,下一个让你落泪的“周总理”,会是谁呢?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