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 月 25 日,清扬宣布王楚钦为“TOP 头部护理”系列代言人,并联合京东推出 92900 套限定款联名套装。按说王楚钦作为顶级流量,带货能力理应超强,可现实却给人泼了冷水,一个小时、一天过去,仅有 2.4 万人预约。
王楚钦,顶级流量运动员,商业号召力却“失灵”了? 8 月 25 日,清扬宣布王楚钦为“TOP 头部护理”系列代言人,并联合京东推出 92900 套限定款联名套装。按说王楚钦作为顶级流量,带货能力理应超强,可现实却给人泼了冷水,一个小时、一天过去,仅有 2.4 万人预约。
要知道,此前王楚钦参加李宁发布会,仅 10 分钟产品就被拍到预售状态,多平台销售额超半个亿。这次清扬联名套装却如此“滞销”,问题出在哪? 是粉丝过度吹捧?可王楚钦在李宁活动中的表现有目共睹。那是京东或清扬产品力不行?其实都不然,主要责任在品牌方。
从活动力度看,399 元一套的价格,没有足够诱人的优惠,消费者自然会谨慎出手。若品牌方能砸下补贴,把价格降到 299 甚至 199,再调整赠品策略,预约人数或许会大幅增长。 再看受众群体定位,王楚钦粉丝多为女性,可清扬推出的套装却似乎没抓住这一关键,没有精准面向目标客户。 或许清扬是想借王楚钦东风试水高价产品,却错估了粉丝画像,毕竟此前收割粉丝较多的是百元以下产品。 商业代言的带货效果,不能单纯归结于代言人。品牌方需要在活动力度和受众定位上多下功夫,才能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未来,品牌方又该如何吸取教训,借助明星效应真正实现产品畅销呢?这值得我们思考。 来源:朔州日报时尚笔记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