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京最近确实摊上事了,而且这次的风波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下。他作为主要出品方投资的电影《再见,坏蛋》上映仅6天就紧急撤档,票房惨淡到仅有26.7万元,与同期影片相比堪称惨败。
吴京最近确实摊上事了,而且这次的风波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下。他作为主要出品方投资的电影《再见,坏蛋》上映仅6天就紧急撤档,票房惨淡到仅有26.7万元,与同期影片相比堪称惨败。
但这仅仅是导火索,真正引发热议的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网友纷纷翻出他过去的争议言论,圈内人也开始间接表态。从杜江公开玩"坦克后视镜"的梗,到李连杰早年"夹着尾巴做人"的忠告被重新翻出,再到与张译、胡歌的尴尬互动被放大解读,这场风波已经远远超出一部电影失败的范畴。
要说观众为什么突然对吴京不买账了?根本原因不是一部电影的失败,而是大家从他近期的言行中,渐渐感觉到那种"初心不再"的疏离感。当英雄开始陶醉于自己的光环,离观众远去也就不远了。
咱们得把吴京这事儿掰开揉碎了说,这次的风波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连串事件的连锁反应。首先得从《再见,坏蛋》这部片子说起。这部电影在4月12日上映,结果短短6天后的4月17日就紧急撤档,最终票房定格在26.7万元。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咱们来算笔账:按照平均票价40元计算,观影人次只有6675人。也就是说,在全国14亿人口中,每21万人里只有1个人看了这部电影。这样的成绩,别说回本了,就连宣发成本都远远不够。
更让人唏嘘的是同期数据的对比。同样是4月上映的《哥斯拉大战金刚2》,票房突破6亿元,是《再见,坏蛋》的2247倍!就连一些小成本文艺片的票房都是它的数十倍。这样的惨淡成绩,直接让"吴京出品"这块金字招牌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电影失败只是导火索,真正引发热议的是网友随后扒出的各种"黑历史"。
其中最引发争议的是2017年《战狼2》大获成功时,吴京接受《新闻当事人》采访的一段视频。当时记者问拍摄难点,吴京摇头晃脑地说:"坦克是没有后视镜的,黑哥们儿的语言是不通的。"
这段视频最近在抖音、微博等平台疯狂传播,播放量超过5000万次,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
网友们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这嘚瑟的样子看着真难受"、"成功之后飘得太明显了"、"还记得他刚出道时谦逊的样子吗"。更有军事迷网友直接打脸:"现代主战坦克都有潜望镜和观测系统,比后视镜高级多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圈内人的反应。4月16日,杜江在《蛟龙行动》路演现场直接玩起了这个梗。当时他对着台下观众说:"我们跟着导演在非洲的沙漠和坦克搏斗,坦克是有后视镜的。"这句话刚说完,全场爆发出会心的大笑,杜江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虽然随后他补充说明"有些坦克有后视镜,有些没有",但这个公开调侃的行为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圈内人也在吃这个瓜。
实际上,早在2017年《战狼2》创下56.8亿元票房纪录时,李连杰就通过视频连线给过吴京忠告。
当时李连杰语重心长地说:"要夹着尾巴做人,一定要明白自己是哪根葱,不要以为票房高就代表水平高了。"
这段视频现在被网友重新翻出,在B站上的播放量超过300万,弹幕里满是"预言家"、"看得透彻"、"姜还是老的辣"等评论。
值得注意的是,吴京与其他演员的互动也被网友拿着放大镜重新解读。比如在一次公开活动中,他对胡歌和张译的评价就引发热议。当时吴京说:"胡歌帅,张译是演技派。"
这话表面是夸奖,但仔细琢磨却让人不舒服——难道胡歌就没有演技?张译就不帅?这种非此即彼的表述方式,被网友质疑是"高级黑"。
后来张译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调侃道:"吴京爱玩儿,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
这句话看似玩笑,但结合上下文,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是在回应之前的尴尬。而胡歌的反应更值得玩味,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收工后经常能听见吴京房间里锻炼的声音。"但当记者问是否想一起锻炼时,胡歌果断拒绝:"我还是不打扰他了。"
就连吴京对李连杰称呼的变化都被细心的网友发现了。早年他在各种场合都恭敬地称"杰哥"或"李连杰老师",但在最近《镖人》剧组的采访中,却直接称呼"李连杰"。虽然随后立即改口,但这个细节还是在知乎上引发了热烈讨论,相关话题获得超过2000条回答。
最让人感慨的是,吴京的微博评论区已经彻底沦陷。最新一条宣传《再见,坏蛋》的微博下面,点赞最高的评论是:"先把做人的道理学明白再来拍戏吧。"这条评论获得了3.2万个赞。而他的超话里,粉丝们也在纷纷呼吁:"京哥,低调点吧!"
吴京这次的风波,看似是娱乐圈又一个"人设翻车"的案例,实则折射出一个更深层的现象: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观众已经不再满足于银幕上的英雄形象,他们更看重的是演员银幕之下的真实人品。
你说吴京真的罪大恶极吗?未必。但他的遭遇却给所有公众人物敲响了警钟:观众可以把你捧上神坛,也可以把你拉下神坛。关键不在于你有多成功,而在于你如何对待这份成功。李连杰七年前那句"要明白自己是哪根葱",如今听起来简直像一句预言。这不是要求艺人卑躬屈膝,而是提醒他们永远不要忘记初心。
现在的观众眼睛雪亮,他们分得清什么是真性情,什么是真傲慢。吴京的问题或许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在于他没有意识到: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一个表情都会被解读,每一句话都会被放大,每一次成功或失败都会成为公众评判的依据。
有趣的是,在这场风波中,网友的态度也出现了微妙的分化。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墙倒众人推",对吴京过于苛刻;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日久见人心",早就看出他飘了。这种分化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在不同人眼中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
说到底,观众反感的从来不是成功本身,而是成功后的忘乎所以。吴京要想重新赢得观众的心,或许应该先学会放下"战狼"的光环,找回那个曾经认真拍戏、谦逊待人的自己。毕竟,在这个时代,保持谦卑比展现强大更需要智慧和勇气。而这一切,都需要从"明白自己是哪根葱"开始。
来源:嘻嘻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