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风追影》的打戏为何如此 “丝滑”?导演杨子和摄影指导钱添添分享制作秘籍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20:07 2

摘要:由爱奇艺出品,71岁成龙、67岁梁家辉上演“警匪对决”的暑期档动作片黑马《捕风追影》自8月16日正式公映以来持续多日领跑单日票房榜,截至8月29日12点总票房已突破7亿,当晚豆瓣评分8.2,被众多影迷推荐为今夏必须要走进影院观看的一部“爽”片。

整理自 | 光华锐评、摄像人网

由爱奇艺出品,71岁成龙、67岁梁家辉上演“警匪对决”的暑期档动作片黑马《捕风追影》自8月16日正式公映以来持续多日领跑单日票房榜,截至8月29日12点总票房已突破7亿,当晚豆瓣评分8.2,被众多影迷推荐为今夏必须要走进影院观看的一部“爽”片。

电影《捕风追影》改编自经典影片《跟踪》,剧情保留了警匪对抗的主线内核,人物和情节则进行了全新的刻画书写。故事在繁华澳门的都市背景下展开,上演了一场传统跟踪术和高科技犯罪之间的升级博弈。

经典重现,不止翻拍

电影《捕风追影》是爱奇艺自制电影“三级火箭计划”——燎原计划、爆前计划、大片计划中推出的重磅“大片”之一。

如果说“燎原计划”是为有想法、有能力的新手创作者提供创作机会和尝试的舞台,“爆前计划”是要发掘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具备长片驾驭能力的青年导演,那么“大片计划”则是要聚焦能够打造院线高票房作品的成熟导演,通过加大投入和支持,助推下一个爆款诞生。

当谈到经典翻拍,怎样才能出新时,《捕风追影》编剧、导演杨子认为当年那一版《跟踪》就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跟踪》超越了常规的警匪类型片设定,呈现出介于文戏和武戏之间的一种对抗,既有文戏的静,又有武戏的动,比一般的类型片多了层次感。当时他就希望如果有机会做警匪片的话,一定要做这种有层次、高悬念、高情节密度的电影。

显然,原版的故事放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中已经不合适了,这就给杨子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创作命题:如何在不丢失原版故事精髓的基础上,注入一种符合当下审美诉求、观影节奏、叙事视角的新表达。

首先,属于警匪题材本身的正邪对抗的故事内核依然还在。尤其是“双雄对决”所带来的故事张力和剧情冲突,我相信观众还是愿意去看的。

其次,剧情设定加入了当下的高科技元素和两代人的代际关系。高科技的天眼系统能否取代老派的人工跟踪术?传统经验和现代手段能否实现融合互补?当正邪两方都手握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手段,警匪之间的对抗会怎样升级?这些与当下观众心理能够同频的问题,都为新表达提供了空间。

同时,叙事节奏借鉴了短视频的高节奏、高密度、高信息量的呈现方式。随着时代的快速变化,观众的观影习惯和口味都在改变。既然一些短视频、微短剧能够让大家为之着迷,一定是有它的原因的,我们就要想办法有机地结合在自己的创作中。

《捕风追影》开场的前20分钟就采用了快速、频繁、密集的剪辑方式。“说实话,在呈现给观众之前,我是有自我怀疑和担心的。直到片子点映后,得到了一些反馈,才意识到这个方向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杨子说道。

这也证明了内容创作者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要应时而变,去大量地学习,去尊重当下的一种主流的审美变化和观众诉求。要做类型片,就要寻求跟观众的对接,试着去缩短与观众的距离。

文戏有情,武戏文拍

《捕风追影》全员能打,给观众带来诸多惊喜。影片中关于“武戏”的设计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和风格,结合人物自身的定位,充满了戏剧性和悬念感。

在杨子看来,好的动作片,不仅仅是要打得好看。武戏是文戏的延伸,要拍得精彩,首先要掌控好文戏——每一个动作、每一场打斗都是人物内心和对话的延续,要让每一个人始终都在人物里。沿着这一思路,杨子导演确立了对动作戏的拍摄理念:武戏文拍。动作应该是文戏的延伸,就像一场对话的延续。

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人的动作也应该有他自己的风格。动作风格就代表了他的语言风格、行为风格,如“有话直说”“硬话软说”“人狠话不多”等不同呈现。我会用这样的思路套用每一场打斗、每一个招式、每一处风格设计。

观众不只在“看”动作,而是可以“读”这个动作。每一场动作戏,都是一场对话,都有其背后的浅层逻辑、深层逻辑、言外之意。

成龙的动作戏

成龙的经验非常丰富,他的每一丝每一毫都是在表演中,时刻都在塑造人物。

他饰演的黄德忠这个人物在片子里依然是温暖的、包容的。作为一个长辈,他时时刻刻都有保护后辈的意识。哪怕在不得不去直面对抗的时候,出手也会留有余地。他的动作是很巧妙、很有智慧的。

梁家辉的动作戏

梁家辉饰演的傅隆生是一个行事缜密且心狠手辣的反派人物,每一招每一式都是“无需多言”的风格,“人狠招不多”。

但就是那一招,既有速度,又有准度,摒弃了一切华丽的招式和套路,直奔主题和要害。仿佛每一刀背后,都能看到他几十年的功力。招式与角色浑然一体。

张子枫的动作戏

张子枫的角色和她本人气质十分契合。大家会觉得她个子不高,好像不是很有战斗力的样子。张子枫饰演一个女刑警,观众的第一反应会有一点质疑。我们正是把这种质疑用到了剧情中。

她从一出场就在面对质疑和压力,也因此成为推动这个人物成长的动力。她的倔强个性埋下了伏笔,一旦在合适的机会和位置,她就会爆发自己。

何秋果其实是一个很有头脑的女刑警,懂得利用身体的柔韧和灵巧优势去对抗那些刚猛的招式,能够看到她的勇气和智慧。相信这个角色一定程度上会刷新观众对张子枫的认识。

狼系养子团的动作戏

“养子团”在选角的时候,首要条件是这些年轻演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武术功底,同时外形亮眼,通过“高颜值反派”来塑造身份反差感。

他们的打戏风格也是因人而异,此沙的六边形战士、文俊辉的拳击、林秋楠的跆拳道、王振威的自由搏击、李哲坤具有观赏性的飘逸旋踢……他们大都有十年以上的专业训练功底,拍摄认真、能吃苦,也让两位前辈感到“动作电影后继有人”。

多机位拍摄,多部门配合

在本片的视觉创作中,金鸡奖最佳摄影指导钱添添再度携手索尼CineAltaV系列电影摄影机,采用分体式结构使用加全画幅8.6K X-OCN XT格式,捕捉电影每一帧的光影细节与情感张力。

《捕风追影》作为一部犯罪题材的动作电影,剧本中的高科技犯罪手段新颖、周密、观赏性很强。同时导演杨子是个“逻辑控”,开场的盗匪逃离的路线,是采风时剧组用脚一步步走出来的。虽然狼系养子团在戏中大闹澳门,但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无论是澳门塔、永利或者澳门的街道,剧组拍摄时都不能影响正常的秩序,所以整个剧组的规模都轻量化,加上动作戏对速度和灵活性的要求,人员数量和设备都需要减少。

在澳门街道上剧组规模之精简,

可以做到随时步行转场,落地开机

“虽然有高科技犯罪的背景,但这个故事更打动我的是关于传承精神和复杂的人性,成龙大哥和家辉哥整个人都自带故事感,我们不想用过度设计的镜头语言来消解这种真实的质感,所以这次我们更大的难度是如何把动作戏和情感拍“实”,拳拳到肉、刀刀扎心,让观众都能感受到主角的肉疼和心酸。”钱添添说道。

在犯罪类型片的基础上,影调和试听语言主打一个“实”

动作戏的筹备主要依托动作导演苏杭拍摄的demo,在这基础之上完善动作分镜;另一边钱添添和美术组、灯光组会把光效设计和道具灯融进表演区,因为一旦开始拍摄打戏,场景里几乎是放不了灯。

动作组拍摄的动作demo

分镜师李金龙的故事版

真正实拍的时候,依托筹备基础,现场就可以全权交给摄影师们,斯坦尼康摄影师陆建国已经和成龙大哥合作多次,他们之间默契到了大哥一个眼神,他就知道这条要配合大哥搞事情(即兴发挥),往往成片里有趣的地方就是这些临场发挥的上帝之手。

5台摄影机同时拍摄时,除了主机还有装在防爆箱内的小机器

剧组单组就使用了三台CineAltaV 2和一台CineAltaB,但不会同时使用,比如2台CineAltaV 2保持分体形态,随时手持;1台装在遥控头上,随时上移动设备;而CineAltaB长期装在斯坦尼康上。因为有些动作设计非常的快,需要斯坦尼康或Trinity上的主机更加轻便,才能跟上演员的速度。

在镜头选择上,剧组使用了Sony GM系列定焦镜头。因为澳门交通规则的规定,我们无法使用常规遥控头安装在车辆上作为跟拍车,通过GM的触点远程操作焦点和光孔来完成跟拍。

值得一提的是片尾彩蛋的长镜头,因为这个GM尺寸刚刚好能穿过监狱小窗,于是才有了这个镜头的设计,在IMAX银幕上,最终这个镜头还是很有震慑力的。

不需要升格的时候,拍摄都用的全画幅8.6K X-OCN的最高格式。使用最高格式是钱添添和剪辑张一博的默契,二人从《热烈》开始合作,张一博经常建议钱添添随意抓拍一些Broll的内容,剪辑时他也会重新构图,再配合快剪,变成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蒙太奇。要留给他足够的空间发挥,高分辨率的格式非常必要。

灯光指导刘杰非常擅长四两拨千斤,用很少的灯达到控制气氛的效果。在澳门的场景都是实景拍摄,不管是永利酒店、澳门街道还是轻轨站,剧组都是利用现成的照明条件,所以大量使用了ISO 3200的高感模式。

比如在酒店里,往往只有一个手持的灯给演员补一点面光,而在街道上,剧组会把影视管灯、LED灯伪装成道具灯做在景里,融入原本街道的路灯。特别是永利酒店的吉祥树表演,ISO 3200可以捕捉到每片金叶的反射,让画面比肉眼可见的更加金碧辉煌。

基础光为真实的路灯,远处天桥的灯则是我们设计的

基础就是现场光,唯一的修饰就是加在衣架上的管灯,让人有了反差

拍摄吉祥树时,我们甚至在它原本的舞台灯效果下做了减法,用更少的灯突出纯粹的金色

剧组AB双组同时拍摄,大概有8台主机配合4台辅助机位同时工作,一天高达20TB数据量,终剪版有多达5000个镜头。

每天收工后在DTG的App上观看每日Daily

“我们在拍摄前,就做了一个可以统一所有摄影机的LUT,后期调色也是在这个LUT基础上完成的。”这是钱添添的工作习惯,只有认定了一个LUT,让前期筹备时从美术服化道到灯光的配合都有依托,后期视效预合成也有基础,才能在视效量大、DI镜头量大且往往工期很短的情况下高效完成后期。

左边是709 look,右边是调色师华成给捕风追影定制的LUT

电影《捕风追影》或许会带动一轮类型片精品热潮,但“爆款”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记住,一定要有独一无二的表达,不要让观众觉得:我看够了,看累了。

来源:影视制作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