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视剧《长安的荔枝》中,有一个特殊“角色”,虽不能言语,却承载着整个故事的转折点——双层瓮。这个在“古代冷链技术奇迹”中承担了重要作用的关键道具,不仅是剧中荔枝保鲜的核心技术,也是电视剧第八集的单集集名。
【聚焦项目拼韧劲】
一镜到底,双层瓮从波斯直抵大唐!
在电视剧《长安的荔枝》中,有一个特殊“角色”,虽不能言语,却承载着整个故事的转折点——双层瓮。这个在“古代冷链技术奇迹”中承担了重要作用的关键道具,不仅是剧中荔枝保鲜的核心技术,也是电视剧第八集的单集集名。
第八集开场,正是以此瓮为主角,完成了一段长达三分钟、跨越万里的一镜到底:从波斯匠人烧制陶瓮,到交易、装箱、上船、漂洋过海,一路经历了风浪、海盗和战乱,最终进入大唐国境的全过程。这段极具艺术想象力的长镜头,不仅勾勒出一件器物波澜壮阔的“生命历程”,更再现了大唐海上丝绸之路的浩瀚图景。
“我们希望观众能通过双层瓮的视角,真切感受从波斯到大唐的每一个历程。”博采传媒制作中心项目制片周琦介绍,这个一镜到底的创意,由博采团队向剧组提出,不过落实起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在短篇幅内完成双层瓮完整的叙事要求,用常规手段很难实现,最后的成片运用了博采从AI创意提案、数字资产制作、Previz(实时预演)、Techviz(技术预演)到LED虚拟拍摄的全流程。”
第一步是“器物复刻”。为保证创意落地,博采数字资产团队首先将实拍用的双层瓮道具进行了数字化扫描。与此同时,考据工作并行展开。据周琦介绍,为真实还原历史面貌,博采资产团队参考众多历史文献和资料,细致还原波斯商船结构、纹样、甲板布置、胡人着装、唐人衣冠乃至市井摊贩的陈列风格。“要做到技术可控,更要历史可信。”周琦说。
资产完成后,进入Previz预演阶段。数字人模拟出所有运动轨迹,镜头、灯光与场景联动一气呵成。之后再交由Techviz团队进行工程化分解,确认每一处摄影、灯光和机械执行的可行性。
△Previz画面
拍摄中最大的挑战,来自光影与运动。
如何还原不同场景的光照差异,让观众能够在光影流转中感知路途的漫长与时空的转变,团队使用自研的MoboCon拍摄控制系统,由机械臂进行灯光的自动化控制,联动虚拟灯光,实现船舱内昼夜变化的光效。
双层瓮从码头运输上船是另一难点。通过Techviz(技术预演)分解,利用相对运动,通过双层瓮的升高位移和虚拟场景的配合,产生摇晃进入船舱的效果。从外到内一镜拍摄,发挥了博采虚拟制片系统的优势,进入虚拟船舱后光线实时变化,一次成型,没有后期。
△Previz画面
近三分钟的长镜头,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叙事方式的创新。通过双层瓮的第一视角,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故事的参与者,“亲身”体验了这场跨越万里的运输之旅。
“技术从来不是目的,而是为叙事服务的手段。”周琦说,“《长安的荔枝》讲述的是关于坚持、智慧和协作的故事,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技术创新,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这个故事的内核。”
-END-
记者:徐晟昱编辑:陈羽然审 核:夏建根
来源:晚间撩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