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吴京可谓是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了网友们热议和调侃的对象,甚至遭遇不少骂声。曾经凭借《战狼》等作品红极一时,被视为“硬汉”代表和“爱国”象征的他,为何会走到这一步?原因值得探究。
近日,吴京可谓是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了网友们热议和调侃的对象,甚至遭遇不少骂声。曾经凭借《战狼》等作品红极一时,被视为“硬汉”代表和“爱国”象征的他,为何会走到这一步?原因值得探究。
首先,人设的反噬是重要因素。吴京因《战狼》系列与宏大叙事紧密相连,“战狼”形象深入人心。当“含京量”成为票房密码,部分观众开始质疑他传递的到底是艺术创作还是情绪化营销。特别是当他被拍到穿国外品牌的衣服、用国外品牌的手机时,过往不容置疑的人设瞬间引发公众的“逆反心理”。观众觉得他在银幕上宣扬的和生活中的行为存在矛盾,有一种“双标”的感觉,仿佛台上讲奉献,台下享特权;嘴上说爱国,行动靠进口。
其次,银幕形象与真实形象之间的反差让观众难以接受。吴京在电影中塑造的大多是热血正义、保家卫国的硬汉形象。然而,镜头记录下了他在银幕外的另一面。比如在综艺中,他与妻子谢楠的相处片段被扒出“大男子主义”倾向明显,像吃饭不主动喊人、游戏输了马上甩锅,甚至还在镜头前上演过“假装送惊喜,结果递过去一只脚”的操作。并且,他还曾有将常用词读错,以及早年间的“酒驾事件”被重新翻出。这些都让观众感觉到银幕内外的“不一致”,加剧了认知失调,进一步削弱了其形象的统一性。
再者,吴京的一些言论也成为了被群嘲的点。他在采访中的一些话语,被网友认为是带有“大男子主义”和“说教”意味。像他的“我跳过楼你跳过吗”“坦克是没有后视镜的”等言论,被指是试图用“身体创伤”建立权威,用“苦难”来碾压普通人的平凡,有“苦难霸权”的感觉。在被问及为什么让龙小云主动吻冷锋时,他一脸严肃地说“因为两人只是一点点暖胃(暧昧)”,一本正经说错词也被大家调侃。还有记者在采访中因紧张口误,他以“音乐没有演唱,请用对名词”严厉教导,给人一种“我就是真理,我不容置疑”的姿态。
另外,当下的网络环境和观众心理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的观众对于“权威形象”和“疼痛叙事”的厌恶感和反抗性越来越强烈。在这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疼痛经验”的时代,大家不喜欢有人用“苦难”来显示自己的权威与优越,更反感被说教。吴京的“疼痛叙事”,试图用极端经历证明自己的权威与优越,与网友们的“生活苦难”形成碰撞,网友们便通过玩梗的方式进行“反抗”,以实现一种“平权”。
从曾经的全民偶像到如今被部分网友反感,吴京的经历也给娱乐圈的明星们提了个醒:明星在塑造角色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言行的一致性和谦逊的态度,要真正理解和尊重观众的感受,才能在娱乐圈长久地保持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来源: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