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怒斥!国务院黑名单锁死,这几位坑蒙老百姓大网红,彻底凉凉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29 17:50 2

摘要:东北雨姐三番五次蹦跶着想洗白,小杨哥兄弟盖大楼、喊着逆袭传奇,最终却自掘坟墓;秀才靠深情人设收割无数阿姨的钱包,辛巴一次次以退网逃避,却终究难逃封杀.......

央视开炮、国务院点名,网红圈这下完蛋了!

那些曾经靠流量封神、动辄一夜吸金上亿的顶流网红,如今却成了全民声讨的过街老鼠。一纸黑名单制度,让他们再无复出可能。

东北雨姐三番五次蹦跶着想洗白,小杨哥兄弟盖大楼、喊着逆袭传奇,最终却自掘坟墓;秀才靠深情人设收割无数阿姨的钱包,辛巴一次次以退网逃避,却终究难逃封杀.......

这几位究竟犯下了怎样的错,才会让央视与国务院同时出手,将他们钉死在耻辱柱上?

8月22日,一场由国务院新闻办主持的新闻发布会震动了整个直播行业。会上明确提出建立劣迹主播黑名单制度,并点名批评了几位曾经在网络上声名显赫的顶流网红。

央视随即在黄金时段的报道中跟进,直言这些主播屡教不改、坑蒙拐骗,已经成为行业乱象的典型代表。消息一出,舆论瞬间炸开锅,是谁,能让国务院和央视同时发声?

答案不言自明:从三番五次试探复出的东北雨姐,到资本扩张却自掘坟墓的三只羊小杨哥,再到靠情感收割大妈钱包的秀才,以及多次退网却屡屡翻车的辛巴,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名字。

只是如今他们的故事再度被摆到公众面前,成为反面教材。接下来,就让我们沿着时间线,一一回顾他们从巅峰到坠落的过程。

在这份名单里,第一个被点名的就是东北雨姐。她的走红可以说是平台时代的缩影。2022年到2023年,她凭借一口东北口音和家常式的推销方式,迅速走红全网。

直播间里,她总是一副大姐模样,喊着:“老铁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让人觉得亲切又真实。粉丝数一度突破两千万,商品销量动辄过百万,广告代言接到手软。很多人觉得她是真性情的代表。

然而风光的背后埋下了隐患。2023年,关于她直播带货的争议开始逐渐增多。有人质疑她推荐的食品存在质量问题,也有人指出她宣传时夸大其词,甚至涉嫌虚假宣传。

随着越来越多网友晒出维权经历,舆论发酵,平台不得不出手。最终她的账号被封禁,这位昔日顶流一夜之间跌落神坛。那一刻很多人以为她的人生故事已经落幕。

可事实证明,她并不甘心。2024年高考期间,雨姐突然现身考点,摆出了一个所谓的爱心供给站。桌子上整齐摆放着饮料、文具,看似是在为考生加油助威。

最初不少路人觉得她是在做善事,可很快就有人扒出,这些物资全部来自合作厂商的赞助,她本人没有掏一分钱。这种公益秀不仅没让人感受到真诚,反而被骂成是借高考热点炒作复出。

微博话题东北雨姐公益造势冲上热搜,评论区一片讽刺:“连公益都拿来当幌子,脸皮真厚。”

到了2025年夏天,她又想换个路子碰碰运气。有网友发视频时,镜头里故意带上了她,还配文说:“东北雨姐人挺好的,大家别骂了。”表面上像是替她说话,其实一看就知道,这是在给她复出探路。

然而效果依旧惨烈,评论区依旧没有一丝同情。有人冷嘲:“当初骗我们钱的时候,怎么不说生活不易?”也有人直接怒骂:“这种人应该永远别出现在直播间。”这次试探再次以失败告终。

到了8月初,雨姐甚至亲自更新了账号,转发了一条宠物博主的帖子,试图营造出温情、治愈的人设。可点开评论区,几乎没有一句赞美,全部是冷嘲热讽:“转型宠物博主?别搞笑了。”面对汹涌的反对声,她不得不悄悄删除动态。

三次试探,三次失败,公众对她的反感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愈发强烈。很多网友调侃:“这人是真不死心,怕是想拼命蹦跶到最后一刻。”

就在她还在谋划复出的时候,8月22日的国务院发布会彻底断了她的幻想。官方明确提出,凡是问题反复、屡次试探的劣迹网红,将被纳入黑名单管理。即便日后账号恢复,也彻底丧失了带货资格。

对于东北雨姐而言,这道铁律无异于封死了所有回归的可能,她最后的希望也随之熄灭。

相比东北雨姐的单打独斗,三只羊的小杨哥兄弟则代表了直播电商的另一种极端:从草根逆袭到资本巨头,再从顶流跌落到声名狼藉,他们的故事更具戏剧性。

小杨哥和弟弟起初只是拍一些搞笑段子,凭借轻松的风格意外爆红。到2020年,他们顺势转型直播带货。凭借上亿粉丝的庞大体量,他们的直播间几乎成了全民购物车。

一场直播轻松过亿,堪称行业神话。随后,他们成立了三只羊传媒,在安徽合肥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大楼。那幢写着三只羊的大楼外景,被他们的粉丝称为草根逆袭的地标,是他们辉煌的象征。

然而流量带来的不只是财富,还有傲慢和失守。从2023年开始,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他们卖的和田玉项链被发现证书造假;宣传的澳洲原切肥牛卷,实则是拼接的合成肉;央视315曝光的预制菜梅菜扣肉,也曾出现在他们的直播间。

每一次的曝光都引发轩然大波,但他们却凭借粉丝护航和公关手段硬生生撑了下来。

直到2024年中秋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他们在直播间大肆宣传所谓的香港老字号月饼,称其为月饼中的皇族。

无数粉丝信以为真,纷纷下单。然而拿到货时才发现,包装盒上标注的生产地址赫然是广东某个小作坊,所谓老字号纯属子虚乌有。真相曝光后,舆论瞬间炸裂。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最终认定三只羊涉嫌虚假宣传,对公司开出近7000万的天价罚单。

这一次兄弟俩没能挺过去。中秋节事件之后,他们几乎从互联网彻底消失。没有再公开露面,没有再开口喊麦。曾经的顶流主播,就这样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反面教材。

但网友们依旧不满意,因为三只羊传媒旗下还有多个账号在偷偷带货。虽然规模远不如过去,但依旧让人担心。

直到今年8月22日国务院发布会再次点名三只羊,并明确要将其纳入黑名单,公众才真正意识到,他们已经被彻底堵死。

如果说东北雨姐和三只羊代表了带货领域的虚假与欺骗,那么秀才则是另一种套路的典型。他没有主打商品推销,也没搞过大型的带货直播,但凭借一张温柔多情的面孔,他在短视频平台上迅速走红。

那是别具一格的走红方式:一个年过三十的中年男人,穿着干净的衬衫,眼神里带着几分腼腆,每条视频里不是吟唱几句情歌,就是露出羞涩的微笑。

短短几个月,他收获了千万粉丝,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中老年女性。评论区里铺天盖地都是“像极了我的初恋”“这样的男人太温柔了”“秀才,我的心动男神”,让他俨然成了情感陪伴的化身。

然而,走红之后的秀才很快就暴露了真实面目。他并没有满足于平台打赏的零星收入,而是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收费体系。

想进入秀才的核心粉丝群,必须缴纳数千元的入群费,进群之后得到的也不过是一些千篇一律的早安晚安,再加上一些所谓的专属互动。这种赤裸裸的情感收割,让不少大妈阿姨陷入其中,却又在醒悟后感到羞愧与愤怒。

事情并不止于此。随着粉丝群不断增多,更多的质疑浮出水面。有人举报称,秀才以投资项目为名,诱导粉丝转账,涉案金额超过五十万。

虽然他极力否认,但种种证据摆在眼前,让他再也无法洗白。雪上加霜的是,税务部门在调查中还发现他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面对这些问题,官方态度毫不留情:他的账号被永久封禁,并被列入重点整治名单。

消息传出后,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幸灾乐祸:“骗钱还能装深情,恶心”,“就该永久封禁”。

那些曾经在评论区叫他男神的粉丝,这一次彻底沉默了。秀才的故事,表面上看是人设崩塌,本质上却是打着情感旗号的收割骗局。他的名字被写进官方整顿名单,既是对他的惩罚,也是给整个行业的一次警示。

与秀才相比,辛巴的故事更具戏剧性,也更让人愤怒。他曾经是直播平台的一哥,坐在带货王座上风光无限。凭借夸张的喊麦风格和煽动性的语言,他在短短几年里建立起了庞大的商业。

粉丝们疯狂下单,他的直播间销售额屡屡刷新纪录,他本人也因此跻身网红富豪榜。

但辛巴的问题从未停止。早在走红初期,他的直播间就多次被曝出假货。所谓的燕窝,被检测出其实就是糖水;所谓的大牌化妆品,被证实为三无产品。每一次他都采取同样的手段宣布退网。

退网声明写得声情并茂:“为了反思”“为了陪伴家人”“为了调整身体”。可每一次风波过去没多久,他又会若无其事地出现在直播间里,继续带货赚钱。

到去年他推出了自创的卫生巾品牌,本想借女性用品打开新市场,却再次翻车。产品被检测出含有荧光剂,引发巨大争议。

很多消费者质疑他的团队漠视女性健康,呼吁彻底封杀。辛巴当时再次搬出老套路,宣布退网。但没过多久,他又回来了。

今年6月,更严重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品牌棉密码卫生巾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这一次,网友愤怒的声音比以往更加猛烈,维权群体接连发声,要求严查辛巴团队的责任。

可辛巴却选择装聋作哑,拒不回应。直到8月18日,他再次在直播中宣布:“因身体不适,决定退网”。然而这已经是他第五次退网,没有多少人再相信。

就在公众质疑声未消之际,8月22日国务院的发布会给出了答案。辛巴的名字虽然没有在现场重点提及,但却被明确列入重点整治对象。

他过去一次次靠退网逃避处罚的老路,这一次彻底走不通了。官方的黑名单制度,意味着一旦被认定为劣迹网红,就将永远失去复出的可能。

从东北雨姐到三只羊,再到秀才和辛巴,这几位名字在过去几年几乎家喻户晓。他们靠着流量的红利一夜暴富,却又在同样的流量中轰然坠落。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尊重规则,不敬畏市场,把粉丝当成待宰的韭菜。雨姐三次试探复出,最终绝望;小杨哥兄弟搭建大楼,最终自掘坟墓;秀才利用情感收割,最终身败名裂;辛巴五次退网,最终彻底失去舞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最为贴切。流量曾经让他们站上高峰,也亲手把他们推入深渊。如今国务院的黑名单制度、央视的连续点名,意味着带货行业进入到一个更严格的时代。任何侥幸、任何投机,都可能随时付出惨烈代价。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是一场净化行动。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次权益保障。对于仍在舞台上的主播们来说,这是最沉重的警告。带货不是骗局,直播不是割韭菜,唯有真正把控产品质量、尊重观众信任,才能走得更远。

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红,如今一个个跌落神坛,结局足够让人警醒。未来的直播电商行业,也许会更加规范,也许会更加艰难,但至少不会再轻易容忍这种劣迹主播的存在。

信息来源:新华网、映象新闻

来源:后宫经典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