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7个月,汪小菲、张兰高调复出,开播拿下榜单第一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29 14:07 1

摘要:这两天,张兰、汪小菲母子直接在快手平台合体直播,数据也着实亮眼,开播就有超百万用户观看,直接冲上速食干货榜第一。

01

张兰、汪小菲快手合体

冲上带货榜TOP1

时隔半年,这对“顶流母子”终于同框了。

这两天,张兰、汪小菲母子直接在快手平台合体直播,数据也着实亮眼,开播就有超百万用户观看,直接冲上速食干货榜第一。

其实,自“酸辣粉发霉”事件后,麻六记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为了挽回口碑,其创始人试图通过直播带货重拾消费者信任。

先是汪小菲夫妇、麻六记的高管在快手开播,汪小菲开播没多久就拿下了带货榜第一。

后来,张兰干脆亲自下场,在快手直播间和品牌高管一起卖货,还当着观众的面痛斥员工 “偷懒导致业绩下滑”。

有网友评论“这哪是骂员工,明明是演给我们看,想博流量”,还有人表示“业绩下滑明明是因为质量问题,甩锅也太明显了”。

显然,消费者对麻六记产品发霉事件依然心存芥蒂。

今年7月底,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晒图,称自己在开市客买的麻六记酸辣粉已经发霉,消息一扩散,各地开市客立马下架了相关产品。

对此,最先站出来回应的不是麻六记,而是代工厂白家阿宽,其发声明表示,由于有两个批次的生产消杀环节没做到位,导致粉饼可能发霉,还承诺承担全部退货费,按规定给补偿。

反观麻六记,直到舆论发酵了好一阵,才姗姗来迟地道歉,表示要启动召回、推进补偿。这“慢半拍”的处理方式,让不少消费者觉得 “没诚意”。

创始人直播带货,虽然能暂时稳住销量、刷了一波存在感,但消费者关心的质量问题,似乎还没真正解决。

02

销售额断崖下滑

麻六记的流量生意不好做了?

麻六记的成与败,从一开始就与流量紧密相连。

早在2020年前后,麻六记开设全国首店后,长期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2022年,随着汪小菲与大S的离婚风波、大S与具俊晔的再婚等事件的发生,麻六记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些热点事件为麻六记带来了海量的流量,助力其迅速扩张。

例如,网友提及 “床垫” 时,张兰顺势推广相关产品;提及 “酸辣粉” 时,她以 “吃麻六记酸辣粉缓解心酸” 为卖点,吸引大量消费者关注。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11月,张兰直播间观看人次达2702万,麻六记酸辣粉单场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连续7天登顶抖音食品饮料带货榜榜首,整个11月麻六记在抖音的销售额达1.2亿元,成为网红爆款品牌。

但流量红利迅速迎来反噬。今年2月,大 S 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张兰、汪小菲借此事炒作营销,其抖音账号被平台无限期封禁。

此后,二人尝试复出,张兰先后在视频号、TikTok 直播,效果不佳;今年以来,汪小菲多次现身麻六记快手直播间,此前借封号热度直播,观看人数达171万,并获品牌榜第一;5月,借二婚热度直播,吸引超60万观众,获品牌榜第二。

即便如此,麻六记销售额仍大幅下滑,据九派新闻消息,其销售额已缩水至此前的五分之一。

数据显示,2025年7月,抖音麻六记旗舰店总销售额为250-500万元,整个品牌月销售总额为1000-2500万元,与巅峰时期的1.2亿元相去甚远。

现在看来,麻六记从一开始就太依赖张兰和汪小菲的 “个人流量” 了,但单纯依靠流量打造的品牌,往往如空中楼阁,缺乏坚实的根基。

真正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不是眼花缭乱的热点炒作,不是一波又一波的流量狂欢,而是扎实的产品品质、贴心的服务体验以及积极健康的品牌形象。

03

直播电商已进入新一轮洗牌

麻六记销量承压只是缩影,整个直播电商的局面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曾几何时,李佳琦、董宇辉这类头部主播一开播,直播间就像 “流量黑洞”,动辄吸引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围观,销售额更是轻松破亿。

如今再看直播电商的成绩单,不少人会发现,头部主播的“光环”似乎没那么明显了。从具体数据来看,头部主播的“流量与销量双降”趋势明显。

董宇辉的“与辉同行”,2025 年上半年日均观看人次是1504万,和2024年同期下降 45%,到了6月,更是从抖音带货月榜榜首跌落到第5;“带货一哥”李佳琦,今年618预售首日GMV在25-35亿元,对比前两年也略有下滑。

可见,头部主播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一方面,平台在调整 “流量分配逻辑”,不再一味向头部主播倾斜,而是把更多机会留给了中腰部主播和商家店播。

2024 年抖音电商的数据显示,店播GMV在大盘中的占比达到30%,头部达人占9%,中小达人占21%。很明显,平台在推动流量向“去中心化”方向发展,让更多中小玩家有了出圈的机会。


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日趋理性,直播电商逐渐走向成熟,行业竞争的焦点也从“拼GMV、冲销量”,慢慢转向 “拼服务、提品质”。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主播开始主动反思并提升自我。

总之,从头部退潮到店播崛起,从拼销量到重体验,直播电商的每一处变化都在指向 “更健康的生态”,而顺应这种变化,正是留在赛道上的关键。

来源:老高电商俱乐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