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刘威葳,很多人会点头:演技确实不错。但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她不仅戏演得好,还曾经站在央视的舞台上——那个让无数主持人向往的地方。能同时握住“鱼与熊掌”的她,感情路上却并非一帆风顺。
都说人越出色,手中的牌就越多。我们总调侃“既要、又要、还要”是奢望,可对真正有本事的人来说,这或许并非不可能。
提起刘威葳,很多人会点头:演技确实不错。但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她不仅戏演得好,还曾经站在央视的舞台上——那个让无数主持人向往的地方。能同时握住“鱼与熊掌”的她,感情路上却并非一帆风顺。
早年她与孙红雷、张嘉译等演员的绯闻一度甚嚣尘上,但最终,她选择与一位圈外商人结婚,活成了许多人眼中的“理想模样”。
有实力的人,从不缺光芒
刘威葳在哈尔滨长大,家庭艺术氛围浓厚。父亲专攻舞蹈,母亲也同样从事艺术类工作。自小耳濡目染,她早早显露出对舞蹈的喜爱。
她常常观察父亲排练,自己也跟着模仿、学习。尽管父亲清楚这条路的辛苦,并不希望女儿重走自己的路,但有些才能,是掩盖不了的。
六岁时,黑龙江电视台小天鹅艺术团前来选拔,一位老师看中了刘威葳。此后十二年,她一直在艺术团学习成长。
那段日子,她频繁参与电视节目录制,唱歌、跳舞、配音全都不在话下,可说是从小就和镜头打交道。慢慢长大,她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主持人。
高二那年,导演李文岐选中她出演电视剧《黑土》。尽管没有受过系统表演训练,刘威葳却准确把握住了角色,表现自然,赢得了导演的认可。对方还建议她,以后不妨试试报考中戏或北电。
这句话,悄悄为她推开了另一扇门。
高考时,她听从建议,顺利考进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与高鑫、王新军、袁立等成了同班同学。
不设限的人生,才能多面开花
大学时期的刘威葳,并没有延续先前的好运。同窗陆续接到戏约,她却迟迟没有等来合适的机会。
但她没有灰心。毕业后,她终于迎来转折——在《红十字方队》中饰演坚毅善良的“司琪”。这个角色让很多观众记住了她,也带来了更多关注。
令人意外的是,就在大家以为她要全力冲刺演艺事业时,她却推掉不少剧本,选择去意大利游学一年。
回国后,她没有立刻重返影视行业,而是凭借早年积累的主持经验和沉稳表现,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祖国各地》的外景主持人。
外景主持并不轻松,需要频繁出差、奔波各地。但刘威葳扛住了压力,与团队一起走遍大江南北,为观众呈现祖国风貌。
形象好、气质从容、专业能力过硬,她也被不少观众称为“央视最美外景主持人”。然而就在大家逐渐熟悉她主持的身份时,她再次做出令人意外的决定:离开央视,重回演艺圈。
用角色说话,用表演站稳脚跟
重返影视行业后,她陆续接拍多部作品,逐渐积累起行业口碑。戏好、人专业,是很多合作者对她的评价。但真正让更多观众记住她的,是2003年与孙红雷合作的《征服》。
她在剧中饰演深爱“刘华强”的“李梅”,细腻真实的表演打动了许多人,也成为不少观众心中的经典角色。该剧让她再度走红,片约接踵而至。
但由于剧中情感刻画极为真实,很多观众迟迟未能出戏,甚至传出她与孙红雷“因戏生情”的说法。哪怕普通互动,在旁人眼里也成了“甜蜜的迹象”。
事实上,两人从未交往,只是彼此尊重、合作愉快的朋友。面对愈传愈烈的绯闻,刘威葳没有急于澄清,而是继续专注拓展表演路径。
她不断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2007年,她出演琼瑶剧《又见一帘幽梦》,饰演“沈随心”,再次赢得观众认可。次年,她迎来首部电影《左右》,在片中与张嘉译饰演一对因女儿患病而面临伦理困境的离异夫妻。
或许因为表演太过真实,也或许是剧情令人难忘,这次又有观众认为她与张嘉译“现实中是一对”,甚至传出她“离开孙红雷,嫁给了张嘉译”的说法。
面对这些声音,刘威葳依然保持沉默。她始终相信“清者自清”,无需一次次对外解释自己的私人生活。
之后她继续踏实拍戏,陆续出演《我的团长我的团》《向东是大海》《推拿》等多部优质作品,不断用角色证明自己的实力。
幸福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2013年,刘威葳突然在社交媒体公布婚讯,让许多人感到意外。直到这时,大家才意识到,她与孙红雷、张嘉译都只是合作伙伴。
据公开报道,她的先生是一位圈外商人,两人通过朋友介绍相识。男方事业稳定、为人低调,刘威葳独立温和、热爱表演,两人性格互补、彼此支持。相识不久后,他们就决定步入婚姻。
婚礼并未大肆操办,只邀请了亲友出席。婚后,丈夫非常支持她继续演艺事业,而刘威葳也依然保持稳定的作品输出,并未因婚姻放弃事业。
至今两人结婚十多年,虽未生育子女,但感情依旧融洽。在她看来,婚姻是彼此成全,而不是谁为谁牺牲。
不解释、不迎合,清醒如她
很多人说刘威葳是“人生赢家”,事业有成、婚姻美满。但她能拥有这些,并不全靠运气,更因为她始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面对谣言,她从不慌乱自证;面对机会,她有判断、懂取舍;面对事业起伏,她始终相信自己、坚持积累。她不被流言裹挟,也不被他人定义。
说到底,一个人的幸福,终究来自自身的实力和定力。刘威葳的路或许难以复制,但她面对人生的态度,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不必活在他人的期待里,也不必被一时的声音干扰。认清方向,一步一步往前走,才能真正活得踏实、自在。
看到这儿,或许你也会有点感触。我们总习惯拿别人的尺子量自己的路,用大众的标准评判自己的人生是否“正确”。但刘威葳的选择提醒我们:幸福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哪条路是非走不可的。
有人觉得她该趁红的时候多接戏,她却转身去留学;有人认为主持央视节目是终点,她偏要回到演员的身份重新开始;大众传她的绯闻、替她编故事,她却从不辩驳,只默默用作品回应。
她好像始终掌握着自己人生的节奏,不慌,也不解释。
我们未必能成为她,但至少可以学会:在面对各种声音的时候,稍微停顿一下,听一听自己心里的想法。你不是必须要成为谁,也不需要迎合所有人的期待。真正重要的,从来不是别人眼中的“赢家”,而是我们自己心里的方向。
走得踏实一点,清醒一点,哪怕慢一点,也好。
来源:嗨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