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的相处,是一方完全被另一方压制。张维伊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以退为进地“逼迫”董璇做任何他想要做但她不想做的事情。
简单总结八个字:“高高架起,绝不放下”。
他们的相处,是一方完全被另一方压制。
张维伊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以退为进地“逼迫”董璇做任何他想要做但她不想做的事情。
就比如办婚礼这件事,观众看得出董璇是不想办的,张维伊作为她最亲密的人能不知道吗?
但他就是装不知道,还说“你要是不想办,咱就不办”;
这句话他说了不止五六遍。
董璇正圣母心爆棚呢,怎么可能让“爱的人”受伤?
张维伊经常把她架高起来让她做决定;
董璇是不愿承担“决策后果”的人。
如果她做的决定刚好伤害了张维伊,那她就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了。
所以她总说问父母。
也许她心里还寄希望于父母会说“别办了”,这样她就可以既不用做恶人又达到自己的目的。
谁知父母竟然也说要办,而且还要按照传统方式办。
这下两个人都不开心了。
生孩子这件事也是一样的。
之前他们两个人达成一致,绝对不要孩子。
但后来张维伊丧父后,观念改变了;
可他还是说“你要是真不想生咱就别生了”。
董璇自然不敢说一句“不生”,大概又问了一下父母。
父母觉得为了男方还是生一个吧。
董璇又被架起来了。
人家姐姐找小迷弟是从自己需求出发的,我不想办婚礼就不办,不想生孩子就不生。
你要是受不了,咱就换人从新找吧!
董璇找小迷弟,是从弟的需求出发:“我没有婚礼好可怜”“我没孩子好可怜”,精准扶贫来了。
现在董璇和张维伊风口浪尖上的问题是“生孩子”、“办婚礼”,甚至还有攻击张维伊面相的,觉得他长得不帅或者“猥琐”。
张维伊戴耳机甩头的画面成了经典表情包。
动图
但他俩之间有一些更隐蔽的问题没被观众看见。
这些问题更重要。
第一是生活作息不同。
但凡结过婚的同学就知道这有多么痛苦。
董璇说:我发现咱俩的情绪问题,就是你早起噘着嘴起床气,我晚上睡前闹觉不开心。
张维伊自然而然地说,对啊,没睡够啊!我平常的早晨是下午1-2点。
董璇却认为早起该是元气满满,怎么会有“怨气”呢?
第二点是吃不到一起。
董璇无辣不欢,但张维伊不能吃辣。
董璇问怎么办,张维伊说点两个菜就行了。
懂的都懂啊,点两个不同的菜各自吃,和同吃两个菜还能分享“吃后感”大不相同。
第三是生活方式不同。
董璇妈妈过生日时,张维伊没办法到场,他写了一封信。
其实就是很普通的一封信,但是董璇说“他的信是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对不玩游戏的人来说就是天书”……
他们要办婚礼写宾客名单,董璇找了半天纸和笔;
但张维伊有点轻蔑的说,写这上面就行了(电脑),还能随时删掉。
董璇又有点“我是不是跟不上时代了”的丧气和不好意思感。
董璇把张维伊当做一个走在潮流尖端的、年轻的、和自己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新人类来看待。
她对他有些崇拜,但那是对于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崇拜;
比如晚睡晚起,玩游戏、说话方式……
可是张维伊到底潮不潮?在年轻人看来他也没多潮啊。
董璇是把自己理解不了的张维伊的那部分,归因到自己跟不上时代。
来源:小园娱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