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娱乐圈里的“淡人”,此沙绝对算一个。他像隐士一样,只在功力成熟时露面,留下一段深入人心的表演后又再次隐去,等待下一次技惊四座的机会。人们或许不太记得他的名字,但如果看过他的演出,就会记得那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杨戬;记得春晚上穿着李小龙服饰的双截棍小子;也会记得在采
娱乐圈里的“淡人”,此沙绝对算一个。他像隐士一样,只在功力成熟时露面,留下一段深入人心的表演后又再次隐去,等待下一次技惊四座的机会。人们或许不太记得他的名字,但如果看过他的演出,就会记得那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杨戬;记得春晚上穿着李小龙服饰的双截棍小子;也会记得在采访花絮中,他笑着说自己第一次看春晚是2015年。“不炒作”、“肯吃苦”是他的标签。一步一个脚印,此沙正“闯”向更大的舞台。这一次,他参演了由成龙和梁家辉主演的动作电影《捕风追影》,一人分饰性格迥异的两兄弟熙旺和熙蒙,再次给人惊喜。
《捕风追影》熙旺、熙蒙/此沙饰本期明星谈心社请到此沙,和他聊了聊这次创作,以及他一路走来背后的故事。以下是他的自述:
熙旺和熙蒙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从穿着上不难区分。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们的眼神,或许也能看到两个完全不同的灵魂。
哥哥熙旺的眼神应该是很复杂的,像大海一样深不见底。他身上背负了太多东西,整个人散发出悲伤的感觉。而弟弟熙蒙的眼神更犀利,也更天真。当他在幕后观察监控画面时,都是斜着眼去看屏幕,一副很骄傲的样子。熙旺和由梁家辉老师饰演的干爹在片中有一场孤儿院刀战戏,这场戏也是熙旺的高光片段。兄弟俩与干爹傅隆生在孤儿院相识,进而被他派去执行一个个任务,开启另一段人生;也是在那里,他们和干爹的关系逐渐走向终结。
《捕风追影》此沙、梁家辉刀是傅隆生的标志,也潜移默化成为了熙旺的标志。傅隆生教会他所有本事,但熙旺从来没有真的展现过用刀的本领。所以在最后时刻,熙旺选择刀作为武器,是想看看自己的本领究竟如何,是对干爹的致敬。同时,他也想要献祭自己,成就弟弟们的心愿。
在之前扮演的一些角色中,我会为了凸显角色特质,刻意设计一些细节。但这次不同,尤其是和梁家辉老师对戏时,他在现场的表现,让我有了彼此都在“走心”的感觉。这种感受会让我在对待戏中两个不同角色时,更加注重内心和眼神上的演绎。从成龙大哥身上我也学到很多东西。他对动作戏的想法层出不穷,现场有什么道具都能利用起来。在镜头前,有的动作看起来并不像做的时候那么用力,但经过他的指点,换一个角度,感觉就出来了。我们两人对打时,他会让我放心使劲,怕拍出来不够好看。但其实和他对打,跟平时我和小伙伴们角力相比,没有任何力量上的差异。你感受不到年龄对他的影响,他就像一个年轻人一样有劲。拍摄《捕风追影》,我一直担心以自己的经验,还不足以将角色处理得游刃有余,所以做了很多功课。第一天去到现场,拍摄的就是被干爹打的戏。演完之后,导演说看出我是做足功课来的,我听了很开心,也更有底气了。从《封神》训练营开始,我就养成了为角色写人物小传的习惯。有的作品由原著小说改编,我就会先去了解小说原稿。如果没有,我会在读过剧本之后,和导演细聊,再去做人物背调。
此沙在《封神》训练营在拍摄现场,不可能每一场戏都按照演员个人的想法推进。有时对手给了即兴的反应,或是导演想要换一种情绪表现,这些情况时有发生。我在现场通常都会准备两到三个不同的表演方式,有时可能三个都会被导演否定,那就再找新的。即兴能力和灵活度非常重要,但我知道只要准备充分,自己就会有极大的信心。
从《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到现在,网络上有不少对我的评价,要说完全不会看那是假的。在剧集《金庸武侠世界·铁血丹心》中,我饰演郭靖。这部剧并没有特别多人关注,但也让我收到了一些原著粉和金庸先生书迷的认可。与此同时,我也看到网络上有一些负面评价。当时因为心智不如现在成熟,心里还是挺难受的。
《金庸武侠世界·铁血丹心》剧照·郭靖/此沙饰后来我也慢慢地能理解观众了:我演了一个角色,观众喜欢与否,是他们的权利。如果不喜欢,批评我一句也是应该的。所以到现在,无论表扬还是批评我都乐意接受。被表扬了先开心一下再说,被批评了我也会客观看待,或许下一个角色就会做得更好。自洽很重要。只有安慰好自己,才能保持好的心情去创作。对于“走红”,我这些年也有了新的认识。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在街上被认出来,是拍了《一生一世》这部剧。那时《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还没有上映,有人叫住我,用的是我剧中的称呼:“梅律师”。那一刻,我的心里会有一些窃喜的感觉。
《一生一世》剧照·梅行/此沙饰一开始步入这一行,我对“红”是没什么概念的。到现在,最大的感受是,它意味着我可能有更多的选择权。比如在接到《捕风追影》的剧本时,同期还有其他项目机会,我就会选择相比之下更有挑战性的角色。这种权利在之前是没有的。但我也并不认为自己就是“红”了,只是大家关注到我,让我有了一些工作机会,我很感恩。
在这样的关注下,我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离开家乡,做一个演员,这样的生活有时会让我很陌生。在这之前,我会想象一个明星的生活应该是很轻松的,但现在明白,不管是唱歌、演戏,背后都需要很大的付出。我会告诉自己,你已经进入这种新生活了,就要学会去适应它,享受它,更重要的,是学会去驾驭它,不要让它吞噬了你。
我的老家没有电影院,我父亲专门去西昌看了《捕风追影》。这是他第一次主动看有我参演的作品,理由是觉得成龙大哥有真功夫,很佩服。父亲一直对我的未来有他的想法,当我选择演员这条路时,他是极力反对的。直到我上了春晚,我们的关系才有所缓和。他说以为我是去唱歌的,结果是去表演武术。那时我想他的内心应该也是骄傲的,只是不会说出来。这次他又主动去看我参演的电影,让我隐约觉得,自己的选择被他认可了。我出生在一个很有爱的家庭,父母和家里的老人一直都在支持我,但父亲的爱从不会讲出口。那是一种“鹰式教育”,即使有时我做得很好了,收到的反馈也是打压。这种方式我一直不太认可,但从另一方面也锻炼了我,要更坚韧地去证明自己。不管父亲怎么说,我很庆幸选择了演员这条路。通过体验不同角色的生活,我在成长过程中的伤疤也被慢慢治愈了。家乡的发小也给我很多支持。我有喜事时,他们并不会很在意,不会因为我演了哪个角色就觉得多了不起。但如果我到了低谷,他们每时每刻都会在:我的爷爷没有等到《封神》上映就去世了。回到老家那天,我没有通知发小,但到了山口,看见他们在那里等我,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家乡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给了我太多力量。现在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和能力,也希望之后能用自己的方式,让它变得更好。
从大凉山走到北京,我觉得自己单凭一个“敢”字:勇敢,坚定,坚韧,坚持。
很多人可能会首先关注到我的外形,觉得我像某些明星。在我看来,那些前辈都太优秀了,各个方面都值得我学习。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没想成为谁,就是想看看自己能走到哪。外形是优势,有时也是劣势。它会吸引到一些机会,也会让一些人认为你的气质只适合某些角色。它是一块敲门砖,进门后还是得看你有什么能耐。跟那些在艺术氛围里耳濡目染的小伙伴相比,我起步太晚了,只能靠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一直往前闯。到目前为止,我的所有角色都是自己一个个去试戏,去见导演和制片人争取来的。网友说我有“定心舍念”的劲,但其实我也会迷茫,被人说不适合做演员时,也会怀疑自己,和大家一样有犹豫,有恐惧。在新剧《良陈美锦》中,我饰演一个年轻的权臣,演绎时需要有文有武,有很多细腻的态度和表达,这也是我第一次挑战这样的角色类型。但因为小时候溺过水,剧中的水戏是我要克服的难题。我就会在各种场合刻意训练自己的水性,说服自己,让“不敢”早一点变成“敢”。
对表演的执念,让我会不由自主地去琢磨人物,会在一场戏里有很多自己的想象,也会在遇到挫折时迎难而上。说到底,“热爱”才是支撑这一切的精神力量。这种纯粹的热爱,我想要一直保持下去。
来源:谈心社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