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潘长江在娱乐圈的地位,那是有目共睹的。他曾是春晚小品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堪称开山鼻祖级别,在内娱喜剧界更是有着 “扛把子” 的名号,其影响力辐射极广,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一、演艺辉煌,作品深入人心
潘长江在娱乐圈的地位,那是有目共睹的。他曾是春晚小品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堪称开山鼻祖级别,在内娱喜剧界更是有着 “扛把子” 的名号,其影响力辐射极广,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就拿他的作品来说,众多佳作中,《举起手来》这部电影尤为出彩。那可是 22 年前上映的影片了,即便时光流转至今,依然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深受大众喜爱。在这部电影里,潘长江塑造的小日本兵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他的动作极为夸张,表情更是丰富多变,仿佛每一个神态、每一个肢体动作都经过了精心雕琢,只为给观众呈现出最具喜剧效果的画面。特别是那段骑动物的情节,他骑在上面,身子随着动物的走动而摇摇晃晃,脸上的表情时而惊恐、时而滑稽,那模样任谁看了,都会忍俊不禁,在那个画面处笑出声来。而且这部电影的影响力不止于此,它连续六年拿下全国农村数字电影播放场次第一名,从这一成绩,便能窥见其在大众之中的高知名度以及受欢迎程度。
二、无端绯闻,遭遇网络风波
人一旦声名远扬,往往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各种绯闻也会如影随形,潘长江也未能幸免。
四年前,在一档综艺节目里做游戏时,出现了这样一个插曲。当时画面中呈现出蔡徐坤的照片,潘长江很自然地说了一句不认识,这本是句再平常不过的实话,可没想到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蔡徐坤的粉丝们听闻此言后,纷纷冲进社交平台,对潘长江展开了猛烈的谩骂攻击。尽管蔡徐坤本人很快就在社交平台公开发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试图平息这场风波,可舆论的压力依旧如汹涌浪潮般向潘长江涌来,逼得他不得不发文道歉。不过,他虽发文了,字里行间却并没有低头认错的意思,毕竟他确实没做错什么,仅仅因为不认识一位流量明星,这实在算不上什么过错。而且他还巧妙地回应了一句,姓蔡的他只认识蔡明,借此搬出了老艺术家来表明自己对于当下流量至上这种现象的无奈与态度。
然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两年前,又一则谣言甚嚣尘上,称潘长江全家移民美国,甚至还配上了所谓的 “聚餐照片”,营造出一种 “有图有真相” 的假象。这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在互联网上炸开了锅,毕竟在大众心中,潘长江一直有着爱国的形象,若此事属实,那无疑是极大的反差。好在潘长江很快就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进行辟谣澄清,并且从账号的 IP 地址也能清晰看到,他当时就在国内,并非在美国。后来,权威消息也证实,那张聚餐照其实是很早以前他在北京一家餐厅吃饭时拍摄的,跟移民美国毫无关联。
三、地位惹眼,引发他人眼红
潘长江为何屡屡遭人造谣,背后其实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他在娱乐圈的成就斐然,这是大家都知晓的事实,可除此之外,他还有着颇为特殊的身份与地位。他曾跟随艺术团进入部队进行表演,是一名文职军人,身上有着大校的军衔,还享受正师级别的待遇。这样的身份与地位,在旁人眼中无疑是耀眼的存在,自然容易招来他人的眼红与嫉妒,也正因如此,那些无端的谣言才会接二连三地找上他。
四、顺应潮流,开启短剧新程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已 68 岁的潘长江,做出了一个让外界议论纷纷的选择。他投身到短剧拍摄当中,一部《进击的潘叔》开播后便迅速火爆起来,在流量方面收获颇丰。有人觉得他这是 “晚节不保”,可仔细想想,这或许是他顺应时代发展的明智之举。从这部短剧中可以看到,虽说不是那种大制作的影片,但在质量方面把控得很不错,其中蕴含的文化深度也没有被忽视。潘长江在其中贡献出了精彩的表演,用自己多年积累的演艺经验,为短剧增色不少。对于一位年近古稀的老演员来说,依然活跃在镜头前,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去适应时代的变化,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
五、涉足美食,展现别样生活
随着短视频时代的蓬勃发展,潘长江又开启了新的尝试,和自己的孩子一同当起了 “美食博主”。就在 8 月 5 号的时候,他在平台发布了一条最新的视频。视频一开始,便能看到他身着一件白色的背心,头戴白色的帽子,站在厨房,准备制作东北名菜铁锅炖。他的动作十分娴熟,拿起食材,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理,往锅里依次放入各种调料,那手法一看就是经过了多年的练习,对这道菜早已驾轻就熟。随着镜头一转,画面切换到室内,他已经坐在桌前开始品尝自己做的美食了。
值得一提的是,68 岁的潘长江,从外表看上去状态颇佳。他头上依旧是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仔细观察会发现,两侧的发根也是黑色的,不太像是特意染过的样子,毕竟从他更新视频的频率来看,不像是为了拍视频频繁染发的情况。再看他的面部状态,不知是美颜效果的原因,还是自身保养得好,他看起来仿佛只有五十多岁,精神状态更是好得很,说话、吃饭时的那种活力,丝毫看不出已近古稀之年。
无论外界有着怎样的声音,潘长江凭借着自己多年在演艺界的耕耘,已然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老艺术家,大家也都期待着他在未来还能继续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继续在不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来源:云端中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