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9.0分藏血泪:被骂叛徒的汤德远,凭啥让观众心头发热?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29 08:08 1

摘要:《归队》这剧一打分就到了9.0,虽说离顶格差口气,但看过的都清楚,这分数里裹着多少难言之隐。就说汤德远,一开始不少人指着鼻子骂他叛徒,可把故事从头到尾看完,才明白这人心里那股子劲儿,比谁都足。咱活了几十年,谁没被人冤枉过?可像他这样顶着骂名还往前冲的,真不多见

《归队》这剧一打分就到了9.0,虽说离顶格差口气,但看过的都清楚,这分数里裹着多少难言之隐。就说汤德远,一开始不少人指着鼻子骂他叛徒,可把故事从头到尾看完,才明白这人心里那股子劲儿,比谁都足。咱活了几十年,谁没被人冤枉过?可像他这样顶着骂名还往前冲的,真不多见。

1937年的冬天,牡丹江冷得能把骨头缝都冻上。老山东那大嗓门,喊一声“都给老子归队”,树林子都得跟着晃三晃。可人心散了,队伍就像被大风吹散的烟,到最后就剩棵老松树在那儿戳着,看着就让人心里堵得慌。

队员们散到各处,日子过得比苦胆还涩。兰花儿那点眼泪还没干,家里就出了大事。她娘就为了给队伍送点吃的,被日本兵当成靶子打,最后那点哭声都冻在村口了。冯叔好心给她报信,结果被连坐,十户人家一夜之间就没了影。这哪是过日子,简直是在地狱里熬着,手里攥着玉米粒,满手是血也哭不出来,就盼着心脏多跳几下,说不定能熬到天亮。

福庆和高云虎更倒霉,被哄进金矿,干的活就是往自己坟里填土。那些黑心监工,矿塌了不急着修,倒把人命当废纸,用完就扔。高云虎眼看着就要成野狗的食儿,还好大阔枝心眼好,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那时候的命啊,就跟仓库里的货似的,谁知道啥时候就用不上了。

老山东一边带着田小贵躲着,一边在深山里挖参,可队伍内部还起了内讧,“干亲家也能下死手”,这话听着就心寒。老把头死得比挖出来的参还金贵,那哑巴不是真哑,是心里的火被浇灭了,才冷得像块冰。小白龙也没了当年的威风,从义勇军混到当土匪,劫参的时候说句“活着比死难”,这话真说到了大伙儿心坎里,都能当那会儿的口头禅了。

再说说汤德远,他走的路,比黑夜里的深沟还难走。他拖着交二顺在尸堆里爬,交二顺身上的苍蝇都快成窝了,还念叨着要归队。俩人被逼得扒树皮、喝雪水,就这么苦熬着。可交二顺最后还是用带血的匕首了结了自己,说是不拖累人,其实啊,就是想给自己找个痛快。这事像根刺,扎在汤德远心里,比被烙铁烫着还难受。

逃出山没多久,汤德远就被日本兵抓了,扔进劳工营。那地方,才真叫人间炼狱。朝鲜族老人被逼着去蹚雷区,病弱的劳工像下饺子似的,在矿洞里被炸死。尸坑堆得像小山,哭喊声都被风吹没了。汤德远在那儿碰上了福庆,俩人就像暗处的影子,偷偷合计着,带着一群走投无路的人暴动突围。杀看守、炸岗楼,那股子狠劲儿,就像被逼到绝路的兔子,拼了命也要蹦跶一下。

可逃出来又能咋样?汤德远后来又被抓了,烙铁、冰水、拔指甲,啥酷刑都尝了个遍。人没低头,可心里的主意变了,戴上了“反派”的面具。

大伙儿一看他那样,都骂他变了。穿长衫、跟汉奸打交道、娶媳妇生孩子,拿着筷子数钱的时候,战友们气得直跺脚:“叛徒!软骨头!”他听着这些话,就自己倒杯酒慢慢喝,那酒杯里哪是酒啊,全是说不出来的委屈和打算。

“椅背山保卫战”那会儿,都说他躲着没去,名声一下子就跌到了底。那场仗打得啊,比暴雨天的雷声还惨。田小贵扔手榴弹跟扔荣誉似的往前冲,鲁长山被炮火埋进了土里,兰花儿送情报差点把命送了。小队硬撑了七天七夜,最后打得七零八落,剩下的人连站直了都费劲。

直到一场大火把黑夜烧亮了,日占区的粮仓火光冲天,汤德远这才站出来,举着枪喊“为他们报仇”。火灭了之后,大伙儿才回过味儿来,平时骂他叛变,其实他就像埋在地下的水管,看着不起眼,可从没断过水,心比谁都硬。

他哪是叛变啊,是成了一颗暗棋。那会儿的暗棋才金贵呢,明着冲锋的,好多都成了炮灰。他明明知道就凭几个人干不过那么多敌人,可还是踩着汉奸肖铁林的路子,一点点从敌人手里抠粮草,最后凑够了火,烧向了敌人的软肋。

要说他没动摇过?那不可能。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他得咬着牙装作不认识;被自家人指着鼻子骂,他只能自己喝酒,酒杯都快被磨出印子了。他不是那种戴着光环的英雄,不会喊那些响亮的口号,就背着一身骂名,干着那些明面上的枪杆子干不了的事。这年头啊,谁不是在泥坑里扑腾,能扑腾出点水花就不容易了。

冲锋不一定就得往前冲,有人明着打,有人暗着挖坑,只要不把自己埋了就行。汤德远走的路,那会儿没人懂,也没人想去懂。一把火烧了粮仓,烧没的不只是粮食,还有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点亮的却是千万人心里那点不肯被奴役的火苗,火苗虽小,可野火烧不尽啊。

到底啥叫归队?是回牡丹江八棵松聚在一起?还是捡起那些染了血的信仰?汤德远其实从没离开过,他就是用一种别人看不懂的方式,成了一把藏在暗处的刀。革命这事儿,有深水区,也有烂泥潭,能笑着从泥潭里爬出来的,才是真本事。

老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汤德远这一路,就应了这句话。他背着“叛徒”的名,却把反抗的火点得最旺。咱们活一辈子,谁还没被人看错过、骂过?关键是自己心里得有杆秤,知道自己要干啥。汤德远用他那股子倔劲儿证明了,归队不在嘴上,在心里;反抗不在明处,在暗处。只要那点火苗不灭,总有烧亮黑夜的一天。

声明:信息和图片来源于百度

来源:博学蓝天2D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