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暑期档电影圈风云突变,曾是票房神话的吴京,口碑崩塌草草撤档,人设引爆争议,71岁的成龙却凭新作强势翻红,票房口碑双丰收,再证“姜还是老的辣”,百亿影帝缘何跌落神坛?
《战狼2》狂揽近57亿票房,吴京新片《再见,坏蛋》潦草撤档!
暑期档电影圈风云突变,曾是票房神话的吴京,口碑崩塌草草撤档,人设引爆争议,71岁的成龙却凭新作强势翻红,票房口碑双丰收,再证“姜还是老的辣”,百亿影帝缘何跌落神坛?
吴京精雕细琢的大片仅收获26.7万票房,观众不再为他买单,是市场无情审判,还是“飘了”的残酷代价?
这个暑期档,电影圈可真是上演了一出活生生的“悲喜录”,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有人却一夜之间从神坛跌落,这背后,藏着的是市场的无情法则,也是演员们各自不同的修行。
故事得从吴京说起,曾经,他是那个振臂一呼,便能搅动风云的票房神话,国内首位主演票房破三百亿的演员,手握《战狼》和《流浪地球》两大王牌,几乎就是“稳赚不赔”的代名词。
可谁能想到,他旗下公司主投主控的电影《再见,坏蛋》,刚露个脸就栽了,上映短短六天,票房总共才26.7万元,简直惨不忍睹,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宣布撤档,别说破亿,就连百万票房的初级门槛都没摸到!
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吴京本人,网络上总有人用各种方式来黑吴京,这种抹黑甚至都牵连到他所创作或参演的作品,谁能想到观众缘的崩塌,来得如此迅猛。
这股风潮,源于一段八年前的采访视频,那会儿《战狼2》正火,吴京在镜头前讲述拍摄的艰难,什么“坦克没有后视镜”,什么“黑人语言不通”,说得眉飞色舞,摇头晃脑。
这段视频如今在短视频平台被挖了出来,当年或许是真性情的流露,现在却被贴上了“太装”、“油腻”的标签,成了全网恶搞的素材,“坦克梗”和各种换脸视频铺天盖地。
一时间,他过往的“豪言壮语”也被翻了个底朝天,比如那句“我跳过楼你跳过吗?我差点死过你死过吗?”,这些言论叠加在一起,让他过去积累的好感度迅速流失。
观众的不满,似乎指向了一种难以言说的“优越感”,有人扒出他在节目里自豪地宣称自己是旗人,在如今敏感的舆论环境中,这种身份的强调,让一些人感到不适。
就连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宠妻人设”也开始摇摇欲坠,在综艺节目里,他和妻子谢楠的相处细节被无限放大,吃饭时不喊谢楠,被问到时还一脸不耐烦地反问:“你这是在埋怨我吗?”
游戏环节里,他当众数落谢楠,直接把妻子说哭了,还是郭京飞出来打圆场,指责他做得不对,这事甚至惊动了谢楠的朋友阿娇,特地打电话问他,生活中是不是也这样对待谢楠。
再加上早年酒驾被罚的黑历史,吴京的公众形象,从一个铁血硬汉,逐渐变得复杂且充满争议,他曾说过“看不惯我的戏别看”,如今倒像是一语成谶。
就在吴京焦头烂额的时候,71岁的成龙大哥,却带着新作《捕风追影》强势归来,给市场好好上了一课。
电影票房一路高歌,轻松突破6.79亿元(含有预售),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2,真正做到了叫好又叫座,事实证明,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诚的作品永远不缺买单的人。
成龙这次的成功,离不开一张打得恰到好处的“情怀牌”,他在片中的经典形象,瞬间把无数观众拉回了童年看《成龙历险记》的时光。
虽然剧情没半点关系,但那种机智幽默又正义凛然的感觉,一点没变,老粉丝们激动地喊着“我的青春回来了!”,这就是成龙多年积累下的魅力。
他用行动证明,只要用心对待电影,年龄根本不是问题,照样能成为市场的“香饽饽”,影片的硬实力也足够顶。
成龙搭档67岁的梁家辉,两位老戏骨联手,贡献了九场精彩绝伦的打斗戏,总时长超过五十分钟。
成家班为每个演员都设计了独特的动作风格,成龙是“家具城战神”,梁家辉耍得一手漂亮的军用刀术,连张子枫都有专门的柔术设计。
尤其是在狭小空间里的对战,设计得巧妙又刺激,让两位老主角打得既精彩又不失真实感。
剧情也是层层递进,悬念迭起,从狼群对抗狗仔队,到老狼设局,再到第三方势力介入,最后引出成龙角色的身份之谜,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期待两年后的续集了。
有人得意,自然就有人失意,29岁的郭麒麟,最近就有点尴尬。
他在电视剧领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赘婿》、《平凡之路》等作品让他积累了极好的路人缘,连顶级媒体都曾点名表扬他“演技真实”,顶着“电视剧红人”的光环,大家对他的大银幕作品自然是充满期待。
可惜,他主演的电影《脱缰者也》,表现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上映五天票房才九百五十多万,口碑更是两极分化严重,面临着血本无归的风险。
问题出在哪?首先是电影本身,宣传时打着黑色幽默的旗号,结果观众看完觉得全片沉重感远大于喜剧感,那些所谓的幽默桥段,根本让人笑不出来。
剧情逻辑也经不起推敲,“舅舅绑架侄子”的主线故事,被批缺乏说服力,感觉就是为了制造冲突而硬凑的。
更有观众指出,要是姐姐一开始直接拿出八十万,后面所有事都不会发生,整个故事的根基都站不住脚。
而郭麒麟的表演,似乎也还没找到适应大银幕的节奏,他在电视剧里那种自带喜感、略带“疯癫”的风格很讨喜,可一旦放进犯罪剧情片里,就显得格格不入,让观众很难入戏。
其实,吴京也面临着类似的“领域边界”问题,这次的《再见,坏蛋》题材本身就偏小众,吸引力有限,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在文艺题材上摔跟头了。
就在今年,他客串的另一部电影《零度极限》,票房只有区区四十三万,前后改了三次档期,依旧无人问津。
这似乎在提醒所有人,即便是百亿影帝,也不能随便跨界,不适合自己的领域,贸然尝试只会是“血本无归”。
结尾升华说到底,电影圈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竞技场,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也没有永远的失意者,吴京的滑铁卢,成龙的王者归来,郭麒麟的转型困境,不过是这个残酷法则的又一次上演。
吴京的经历是个警示,提醒所有站在高处的艺人,过去的辉煌不代表未来,面对争议,或许真该如外界建议的那样,珍惜羽毛,谨言慎行,别太“飘”了。
从他近照里那份胡子拉碴的沧桑感来看,也许他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沉淀。
而成龙大哥则用一部作品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艺人长青之道——对作品足够用心,对观众足够真诚,这份执着才是穿越时间,赢得尊重的根本。
至于郭麒麟这样的新生代演员,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机会,大银幕的路不好走,但只要不放弃对好作品的追求,总有一天会被观众看见。
最终,评判这一切的只有观众,谁能抓住观众的心,谁才能在这片江湖里,站稳脚跟,我们期待的,也无非是未来能有更多精彩的作品,能见证更多用心的创作者,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来源:李大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