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娱乐圈进入了流量时代。数据成为衡量明星价值的重要标准。微博的点赞数、转发数、评论数,作品的播放量、收视率等数据,被资本、平台和商家视为评估明星商业价值与市场影响力的关键依据。
在当下娱乐圈,迪丽热巴无疑是“流量女王”的代名词。凭借《克拉恋人》中的高雯一角,迅速积攒人气,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
在微博上,有关她的话题阅读量动辄几十万,商业代言更是高达17个,涵盖迪奥、御木本珠宝、沛纳海腕表等顶级品牌,创内娱纪录。成为90后唯一。
为何迪丽热巴身处流量之巅,演技却始终难以得到大众的认可,对其演技的审视为何从未停止?
娱乐圈进入了流量时代。数据成为衡量明星价值的重要标准。微博的点赞数、转发数、评论数,作品的播放量、收视率等数据,被资本、平台和商家视为评估明星商业价值与市场影响力的关键依据。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资本大量涌入,打造流水线式的造星模式。他们通过精准的人设包装、高强度的营销推广,快速推出一批批高人气的流量明星。
在这种流量逻辑下,最重要的演技培养反被弱化,作品中只要主演是流量明星,就能得大量的关注与投资,而作为作品生存的根本——质量,反面成了无关紧要的存在,资本追求的是利润,这不是个利,是现象,是整个行业规则。
所以、当迪丽热巴这样的流量明星出现在作品中时,大众会不自觉地带着审视与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她的表演,很难做到完全抛开偏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判其演技。
对比非流量演员,他们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一旦有机会出演热门影视作品,哪怕只是有细微的亮点,往往就能收获大众的一致好评与赞誉,被视为演艺圈的“遗珠”。
而流量演员,即便在表演上有所进步,演技有可圈可点之处,大众依旧会以审视的目光去看待,对其演技瑕疵的容忍度极低。这就使得迪丽热巴等流量明星,在演技提升的道路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跨越更高的门槛,才能获得认可。
回顾迪丽热巴的早期作品,甜宠剧、偶像剧占据了很大比重。从《漂亮的李慧珍》到《你是我的荣耀》等,这些作品中她所饰演的角色,大多有着相似的性格特点与成长轨迹。角色同质化,观众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进而对她的演技产生质疑,
即使在获得专业认可时(如凭借《漂亮的李慧珍》获得金鹰视后),被拿来与同期获奖者(孙俪、袁泉、殷桃)比较,被质疑奖项的含金量。这种质疑进一步加剧了她的演技信任危机。
在迪丽热巴的演艺生涯中,无论是《克拉恋人》中的高雯,还是在《安乐传》中的任安乐在角色诠释是显得力不从心。使得角色的魅力大打折扣。
意识到问题后,迪丽热巴尝试转型。她接演了悬疑打拐剧《利剑玫瑰》,试图突破的形象束缚。
《利剑玫瑰》是以打拐这一深刻题材为主的电视剧,在央视的收视率突破3,成为2025年暑期的黑马,但在豆瓣评论区却涌现大量一星差评。
该剧播出期间,有关迪丽热巴的造型的热搜占比高达70%,角色探讨只占30%。市场反馈不尽如人意,有网友指出表现刻意,表情单一,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全程板着脸,台词张不开嘴,老戏骨尤勇智也带不动这个‘拖油瓶’!”这条尖锐的批评获得了大量点赞。这成为她转型路上的阻碍,使得她难以从偶像明星向实力派演员转变。
随着观众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要求更加多元化,从过去的颜控转变为对内容的刚需,当迪丽热巴在一些作品中,无法满足观众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时,便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大众对其演技的审视与批评。
新型社交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一旦演技出现一点瑕疵,便可能被放大,引发吐槽与讨论,形成热门话题,此刻,流量成了反噬,可以说是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迪丽热巴如果想在演艺圈有所建树的话,需要在演技上持续发力,不断突破自我,认真打磨每一个角色,使观众接受和认可。
娱乐圈也应反思,重构流量与演技的关系,建立合理的体系,让演员的价值回归到艺术本身,而非流量的呈现。只有这样,才能为观众带来更多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推动整个娱乐圈健康、良性发展。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源于网络公开信息,旨在进行娱乐探讨与分享,不代表官方立场。信息可能存在延时与误差,所述观点仅为个人主观解读,请勿作为决策依据。若涉及版权或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内容仅供参考,请大家理性吃瓜。
来源:时代音乐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