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我的肺已经相当于95岁老人的状态,不能再直播了……"
8月18日,号称"带货一哥"的辛巴在直播间一脸憔悴地宣布退网
内容取材于网络
"家人们,我的肺已经相当于95岁老人的状态,不能再直播了……"
但对平台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毒卫生巾"质疑却只字未提
这已经是他六年里第五次宣布退网
时间点巧得让人不得不想起他那自创品牌"棉密码"卫生巾刚被检出超高含量致癌物的事儿
2017年,辛巴创立了"棉密码"卫生巾品牌
内容取材于网络
靠着"亲自参与研发"的亲切感和"茶多酚芯片抗氧化"的神奇演示
迅速拿下了直播卫生巾市场60%的份额
这个品牌在8年间卖出了33.3亿元
内容取材于网络
拥有了千万用户
每次直播,辛巴都会演示那个经典的"碘伏褪色实验"
把芯片投入褐色碘伏溶液后瞬间变清澈
被说成是"天然茶多酚的神奇功效"
2025年7月,一份由上海复达检测技术集团出具的检测报告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
内容取材于网络
检测显示,"棉密码"樱花·舒缓型卫生巾中检出的**硫脲含量高达16653.47μg/g
超过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禁用限值(1mg/kg)16倍多
更吓人的是,消费者集体送检的10份样品中7份检出了硫脲
官方机构抽检的14份样品也只有1批次没检出
问题产品覆盖了2019年9月至2025年1月的多个生产批次
黑龙江消费者李英和17岁女儿一起用了棉密码四年后
2024年被确诊了甲状腺癌
女儿则出现了月经紊乱、满脸痤疮
这还不是个例
消费者反馈统计表显示:35%的家庭存在母女共用棉密码的情况
已经有32人确诊甲状腺癌
年龄最小的才19岁
10例孕妇出现胎停、葡萄胎
新生儿甲亢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4.7倍
辽宁消费者王女士无奈地说:"四年买了28箱棉密码,花了超4000元,2023年查出甲状腺结节4A级,今年穿刺确诊了恶性肿瘤"
内容取材于网络
供应链调查揭开了残酷真相:所谓"茶多酚芯片"添加量只有0.5%-1%
真正起作用的是廉价工业原料硫脲
佛山市州福慈鑫无纺布公司负责人刘洲福坦言:"硫脲褪色效果比茶多酚强3倍,成本只有三分之一,这在我们行业里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硫脲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
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3类致癌物
北京三甲医院前主任医师邢玲玲指出:"硫脲能透过皮肤角质层渗透,长期接触可能会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
面对汹涌的舆论,辛巴选择在8月18日宣布因"肺部严重疾病"退出直播行业
公司交给妻子初瑞雪管理
内容取材于网络
这已经是他六年内第五次宣布退网
耐人寻味的是,在这场长达数小时的"告别直播"中
直播间管理员还批量屏蔽了"硫脲""维权"这些关键词
到发稿前,辛巴和他的团队都没对"棉密码"卫生巾的安全质疑作出什么实质性回应
受害消费者维权时遇上了重重阻碍
因为个体差异和可能存在基础疾病等其他因素
想明确疾病和使用产品之间的因果关系困难重重
"棉密码"客服要求消费者提供三甲医院开的"因卫生巾导致过敏"证明
内容取材于网络
不然就拒绝理赔
其实早在2022年,就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反映用了这个品牌卫生巾后不舒服
联系售后时同样被要求提供这种证明,结果维权无门
这场风波暴露出了卫生巾行业长期存在的监管盲区
旧国标(GB/T8939-2018)只规定了原材料"无毒无害",没对添加物设定限值
新国标(GB15979-2024)虽然明确禁止化妆品禁用物质
但允许旧产品销售到保质期结束,这就形成了18个月"合法伤害期"
更让人担心的是,常规卫生巾检测根本不包含硫脲项目
棉密码提供的汕头市监报告只检测了微生物、甲醛等5项指标
刻意回避了硫脲检测
从2020年的"糖水燕窝"到今天的"毒卫生巾"
从五年五次退网到老婆卖惨回归
内容取材于网络
辛巴的商业神话总是建立在"家人"的健康与信任之上
那些躺在病床上的甲状腺癌患者、失去孩子的母亲
手里握着的检测报告和医院诊断
正在无声地问:网可以退,但良心也能一"退"了之吗?
内容取材于网络
资料来源:
1. 辛巴多次退网事件回顾:从假燕窝到毒卫生巾(网易新闻,2025年8月21日)
2. 卫生巾变“毒巾”?检测报告实锤:棉密码芯片每片含16.7mg致癌物(新浪网,2025年7月25日)
3. 辛巴品牌“棉密码”卫生巾检出致癌物:网红品牌品控监管不容缺失!(中国经济网,2025年7月29日)
4. 卫生巾“有毒”就退网?“棉密码”可不是跑路密码(上游新闻,2025年8月20日)
5. 16653倍超标,棉密码卫生巾被曝含致癌硫脲,30人确诊甲状腺癌!(新浪网,2025年7月27日)
来源:涵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