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觉,这一季《披荆斩棘》看到现在,舞台还没出圈几次,争议和剧本嫌疑反倒一次次被推上热搜。说实话,作为从第一季就开始追的老观众,这一季给我的整体感受挺复杂的,你说不好看吧,也有几个惊艳瞬间;说好看吧,总在一些环节觉得“刻意”了点。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披荆斩棘5》三公淘汰结果一出来,我第一反应是:啊?又来?这走向也太眼熟了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觉,这一季《披荆斩棘》看到现在,舞台还没出圈几次,争议和剧本嫌疑反倒一次次被推上热搜。说实话,作为从第一季就开始追的老观众,这一季给我的整体感受挺复杂的,你说不好看吧,也有几个惊艳瞬间;说好看吧,总在一些环节觉得“刻意”了点。
先说说阵容。这一季节目组依然请来了陈小春、张智霖、李承铉这些熟悉的面孔。他们实力强、人气高,舞台表现从来没跨过,这点大家都承认。但一连三季都是相似阵容,难免会让观众有点疲劳。明明有很多有实力但缺机会的哥哥等着被看到,但节目给人的感觉逐渐变成了“固定圈层循环”,新鲜感少了,熟人局的味道倒是浓了不少。
不过真正引发热议的,还是这一季的赛制安排。一上来就直接整组淘汰,PROME组就这样迅速离开,当时很多人都看懵了。没想到二公又突然一个人都不淘汰,这反转是不是有点太硬了?等到三公,节目组又搞了个“红牌PK”—,让火力值最低的 3 个团终极对决,结果INTO万组毫不意外地成了“被淘汰的那一个”。
其实INTO万从一开始就挺难的。原本 4 人组,赞多中途退赛,剩下伯远、高卿尘、刘彰 3 个人硬扛到三公。明明都是有过人气基础、有粉丝支持的哥哥,怎么就好像早早被写好了“陪跑剧本”?尤其回想之前《宝莲》演出时超低的火力值,更像是一步一步被铺垫好的结局。也难怪网友们纷纷调侃:“这根本不是比赛,是剧情演绎吧……”
我理解综艺节目需要剪辑效果和环节设计,但如果痕迹太重,真的会让观众产生疲劳甚至怀疑。大家追节目,说到底是想看真实、热血的拼搏过程,想看不同性格、不同风格的哥哥碰撞出火花,而不是一眼就能望到结局的“流程化操作”。
《披荆斩棘》这个IP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它曾经让我们看到努力、突破和蜕变,而不只是谁留谁走的结果。这一季看到现在,我反而更怀念前几季里那些不加修饰的互动、临时发挥的舞台失误,甚至偶尔的小尴尬,因为至少那是真实的。
当然,目前四公据说会有空降嘉宾补位,也许还会有反转。但说实话,比起阵容的更替,我更期待节目组能把心思放回舞台本身、放回尊重每一位参与者的努力上。毕竟观众并不傻,是不是真诚创作,大家一眼就看得出来。
最后真心想说,希望每一位哥哥的努力都能被公平对待,也希望《披荆斩棘》能找回最初打动我们的那份真实和热血。
你有在追这一季吗?欢迎在评论区聊一聊你的看法~
来源:A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