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干净的人有干净的路走犯错的人担犯错的后果摘要:关于黄奕的争议,已经过去了好几天,而且越吵越烈,我还是觉得有必要说几句。
选择将自己曝光在聚光灯下,就要接受大众的审视。
关于黄奕的争议,已经过去了好几天,而且越吵越烈,我还是觉得有必要说几句。
先给大家理一下来龙去脉。
事情的起因,是一段黄奕自己发的视频,她12岁的女儿,不想去英国读书了,觉得读书没用,想去韩国当练习生,出道当女团。
黄奕苦口婆心劝女儿:练习生很辛苦,200万人抢75个位置;
当明星不容易,别人对你评头论足。
但她女儿还是执拗地说:“你都当艺人了,为啥我不能?”
最初大家都在夸黄奕清醒。
但后来发现,这原来是“铺垫”,黄奕真带女儿去韩国学唱跳了,还接连出了热搜:
"黄奕女儿称将兼顾学习努力练习"
"黄奕女儿半夜还在闭眼练动作"
看到黄奕是真想把女儿往娱乐圈送,这下引发了巨大的质疑声。
明星的女儿当明星不是很正常,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争议?
那是因为问题出在她爸爸身上。
当年黄毅清和黄奕撕逼全网皆知,但黄毅清更著名的是,因为贩毒被判了15年。
于是一些网友在评论区质疑:毒贩的女儿凭什么出道?
这个时候,质疑声还很小,黄奕应该预判到这事有多敏感,但黄奕想为女儿打抱不平,她直播里不顾小助理圆场,阴阳怪气地喊道:“行,我们位子让出来了,你上,请你上。”
一句话,就把自己送到风口浪尖。
整个事件的舆论愈演愈烈,留言区里,网友的话毫不留情:
“还把位子让出来,位子是你的吗?
有位子可坐吗?”
“我们上不上无所谓,反正毒贩的女儿不能上。”
“别对网友阴阳怪气了,又不是网友给她找了毒贩老爹。”
……
我能理解黄奕的心理。
她大概就觉得,自己已经离婚了,前夫跟她半毛钱关系没有,前夫贩毒是他自己的事,跟她和女儿有什么关系?
可在网友眼中,孩子和父亲的血缘关系,本就一辈子都剪不断,尤其毒品,在中国就是一个雷,所有人都深恶痛绝。
而且她父亲当毒贩赚的钱,也多多少少流向过女儿,身为一个母亲、一位明星,黄奕本该早早预判到黄毅清的犯罪前科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应该保持低调,可以安安静静保护好女儿,带她多读书、过普通人的生活,让她老老实实读书、长大找份正经工作,但她偏偏要拉着孩子,在大众面前蹦哒,赚着流量、炒着热度,还要用"你行你上"这种话挑衅网友,这不就是主动递刀子吗?
她的这一番话就是火上浇油,反而让更多人知道孩子爹是毒贩了,就连她自己的新剧,也引发了大众的集体抵制。
这下不仅女儿出不了道,自己都快成为“风险艺人”了。
02
为什么突然想聊这个话题?
因为周末的时候,陈铭背后的故事突然冲上热搜,正好和这个事情有关联。
陈铭就是那个奇葩说的冠军,他其实有个亲哥,1979年出生,帅气聪明。
可谁能想到上幼儿园第一年,就被歹徒掳走了。
等三个月后再找到,哥哥脑袋里已经被注射了药物,好好一个聪明孩子,回来时两只眼睛都对到了一起,智力永远停留在1岁半,连完整的话都说不出。
这一切缘由,就因为陈铭父亲是警察,他破了一个黑社会案子,但没把坏人一网打尽,这些漏网之鱼,就冲着孩子下手了。
他们没有杀孩子,而是让他变成残疾人,因为他们觉得,“对一个警察最好的报复,并不是把孩子抓走,然后处理掉,因为这样只会疼一时。
而是将他变成一个大脑上的残疾人,让他一辈子陪在你身边,让警察愧疚一辈子。”
之后的6年,他们整个家庭都陷入悲痛之中,父母整日以泪洗面,带着他四处求医,能去的地方都去了,可医生都是摇头,就因为这个,他们家才有了准生证,才有了陈铭的降生,他的出生就伴随着父母的痛。
如果哥哥没有遭遇这些,那他现在一定也是个优秀帅气的人,成就不会逊色于陈铭,可他最后只活了44岁,在疫情期间离世了。
陈铭回忆起来,眼里满是难过和愤怒。
陈铭的父亲是如此,缉毒警察也是如此。
为什么毒贩的女儿不能当明星?
因为缉毒警察需要长期隐姓埋名,不能让毒贩知道自己的孩子和家人是谁,害怕毒贩的疯狂报复,有太多惨痛的例子就在前面。
缉毒警的儿子不能喊爸爸,毒贩的女儿却想当明星。
当这两幕同时出现,网友的愤怒并非无缘无故。
其实网友的重点,并不是打击一个12岁女孩的梦想,她可以当一个普通人,当一个聚光灯之外的人,但成为有影响力的明星,可能会遭到抵制。
如果毒贩的女儿,都能堂而皇之成为万众敬仰的明星,会不会鼓励更多的人去加入毒贩行列?
那些被毒贩害得家破人亡的人怎么看?
那些被毒贩疯狂报复的警察家属又如何看?
03
近些年,一直有许多人呼吁,罪不及子女,取消考公政审限制、放宽特殊行业门槛。
但对这个问题,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首先,罪不及子女,前提是惠不及子女,但谁能保证他们没享受过金钱、资源呢?
曲婉婷的例子就在面前。
她妈张明杰在当副区长期间,贪污了3.5亿征地款。
她一直嚷嚷妈妈的事与她无关。
但她2000年就去加拿大留学,一年超20万美元的开销哪来的?
没有名气时就能开音乐会,还不是妈妈让老板花钱给女儿包场。
如今的她在国外,开着豪车、住着大别墅;发行唱片、四处旅游玩乐;还能帮外国男友竞选议员。
她的成就、名气、优渥生活,都是踩着无数下岗工人的血与泪。
有人说“祸不及子女”,可当贪官父母把赃款变成子女的留学费、生活费、乃至创业启动金,让子女从小锦衣玉食、这种“惠”,已经实实在在落在子女身上了。
凭什么享受红利时心安理得,承担后果时就喊“与我无关”?
贩毒也是一个道理。
毒贩用沾满血泪的钱给孩子买名牌、供留学、铺路子,那他们真的能和父母的罪恶彻底切割吗?
并不是说也要拿他们的子女判刑,但能不能用子女形成牵扯呢?
更重要的是,明星掌握着舆论话语权,影响着很多人的价值观。
试想一下,当英雄的家人流血流泪,罪犯的子女,却凭借明星妈妈助推走红,等他们掌握舆论的话语权,那会不会利用舆论为罪犯开脱?
利用舆论带偏价值观?
英雄的孩子活得小心翼翼,而罪犯子女过的纸醉金迷,这才是最令人寒心的。
网友不是跟孩子过不去,是恨透了这种享受“罪恶红利"的人,靠肮脏手段得来的资源,凭什么还要代代风光?
为什么在我们国家,特殊行业政审那么严格?
就是要把所有潜在风险,都挡在门外。
前段时间有条新闻,一个女孩考公,笔试第一、面试第二,本以为这把稳了,结果政审没过。
原来是她的爷爷当初犯罪坐牢,影响了孙女的前途。
女孩当然很委屈,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一人犯罪,影响三代。”
考公政审通常要查三代直系亲属,部分普通岗位可能只查两代,但像政法、涉密、重要执法部门这些特殊岗位,连旁系近亲都得扒拉清楚。
为什么这么严格?
就是为了杜绝一切风险。
第一:中国是人情社会。
讲究人情世故,亲戚朋友找上门求助,能真的铁面无私吗?
如果家里有亲戚犯过事,一旦自己手握权力,会不会被亲情裹挟着“开绿灯”?
政审严格,就是从源头切断这种“人情风险”,避免权力被亲情绑架。
第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小偷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小偷,赌徒的孩子不一定是赌徒。
犯罪不会遗传,但坏的观念和习惯会言传身教。
一个长期被投机取巧、漠视规则的环境影响的人,很难说不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侵蚀。
况且,政审也不是对犯罪一棒子打死,会根据罪行性质、具体情况以及职位性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但有些底线岗位必须“零容忍”。
大家试想一下:要是一个毒贩的孩子去当缉毒警,受害者家属看了会怎么想?
要是一个贪污犯的孩子去管财政,老百姓能放心吗?
要是一个杀人犯的孩子去做法官,受害者的家人能相信公正吗?
而且他们手握权力后,会不会利用职位给父母翻案、洗白?
或许他们真的清清白白、但公众心里的那根刺,没那么容易拔掉。
特殊行业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关乎社会信任和底线安全,一旦出问题,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所以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风险,都得提前斩断。
04
其实,大众并不是不给他们活路。
谁也没说罪犯的孩子就该一辈子抬不起头。
普通人能走的路、能选的营生,他们一样可以去闯。
学门技术能糊口,踏实上班能立足,靠自己双手挣钱谁都会尊重。
大家反对的,是有些人“既要又要”。
既享受过父母用不当手段换来的优渥生活、资源便利,转头又想干干净净说全靠自己;
既想靠着资源赚足流量、博眼球,又不乐意接受公众的审视。
这世道的公平不该是:作恶者后代潇洒,守义者家人煎熬。
而应该是:干净的人有干净的路走,犯错的人担犯错的后果。
公众要的从不是赶尽杀绝,而是一份“善恶有报”的踏实,和一份“守规矩者不亏”的心安。
-End-
热搜上老年人的“性欲”与“艾滋病”,看完很恐怖....他们俩的婚姻,真是一言难尽来源:壹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