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荔莎、于正和许凯之间虽然暂时休战了,但意外被卷进去的何晟铭,大方且精准地蹭到了流量。
许荔莎、于正和许凯之间虽然暂时休战了,但意外被卷进去的何晟铭,大方且精准地蹭到了流量。
8月底的一场直播,他不仅大方承认自己就是来“蹭流量”的,还调侃道“有热度不接不是傻吗”。
这场直播效果惊人,几万单产品火速售罄,据说他货卖完就提前下班了。
事情是这样的,8月26日,何晟铭在直播里突然来了一句:“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白月光,介绍完毕。”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
前段时间,许荔莎和于正互撕时,爆料许凯曾说于正“忘不了白月光何晟铭”,当时于正反应特别激烈,直接在直播里否认,说什么“连朋友都不算”。
何晟铭当时没多说什么,就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赠白月光”,落款是“气定神闲”。
好家伙,这四个字可把网友乐坏了,都说这是“杀人诛心”啊。
这回直播,何晟铭干脆自己玩起这个梗,直接自称“白月光”,这操作太吸睛了。
何晟铭在直播里特别直白,一点也不装,他甚至开玩笑说恨不得一天发十条博文维持热度。
这话说出来,不但没人骂他,反而收获了一波好感,网友都说他真实,不装模作样。
确实,娱乐圈谁不蹭流量啊,但像他这么坦然承认的还真不多。
何晟铭这波操作不光赚了热度,还实实在在赚了钱,他直播带货的成绩相当火爆,几万单产品火速售罄。
直播间GMV稳定在单场百万级,粉丝画像中30岁以上女性占比超七成,这不就是当年追《宫锁心玉》那帮人吗?
看来他的“四爷”滤镜还在起作用啊。
“白月光”话题爆火后,何晟铭和于正的关系,成了近期吃瓜群众们最为津津乐道的事。
两人曾经合作密切,从2008年的《一千滴眼泪》开始,一路携手合作了《美人心计》《宫锁心玉》等多部爆款剧,这些作品让何晟铭一度跻身“流量”行列。
但2015年以后,两人合作减少,甚至有“决裂”的说法。
至于为什么分道扬镳,何晟铭在直播里也提到了,他说是因为创作理念出现了分歧。
他曾经建议于正拓展喜剧等多样题材的作品,但于正坚持深耕清宫剧的流量优势。
虽然不合作了,但何晟铭对于正的评价还挺高的。
他说于正“肩上扛着许多人”,“把戏剧当一生追求”。
他还说从2007年开始,每一部戏都有几百人跟着于正一起吃饭,于正“造福一方”。
这话说得挺体面的,既维护了旧友,又显出自己的大气。
网友们对这波操作反应热烈,很多人都为何晟铭的直白点赞。
有人说他这是“内娱互动教科书级别的玩梗案例”,还有人夸他是“网感天花板”、“内娱梗王”。
他直播时那种幽默风趣,各种梗信手拈来,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
当然也有不同声音。
有人怀疑他是于正请来“转移视线”的,还有人调侃说:“这算是吃到于正的红利了吧”。
不过多数人还是理解他的做法,认为“现实艰难,毕竟要吃饭”。
说起来何晟铭也是娱乐圈的老人了。
他1998年就作为“中国力量”主唱登上春晚,成为内地首个偶像组合成员。
那时候他才20岁,顶着爆炸头、身着铆钉皮衣,在《火》等劲歌热舞中收割少女芳心,堪称千禧年前夕的“初代顶流”。
后来他退团单飞,赴港发展,还把名字改成了“何味奇”。
这名字是有来历的,据说取自他当时富婆女友旗下的食品品牌,港媒还戏称他那段时间是“软饭硬吃”。
2011年,他改名“何晟铭”重回内地市场,凭借于正剧迎来第二春。
《美人心计》的周亚夫、《宫锁心玉》的四爷,让观众记住了这张棱角分明的古装脸。
但2015年后,与于正分道扬镳的何晟铭资源急转直下。
虽然他在《山河月明》中凭借朱标一角展现演技厚度,但市场已转向新生代流量。
中年演员的困境在他身上特别明显:古偶市场嫌他老,正剧圈嫌他“偶像味”浓。
在直播中,他也回应过为什么近几年很少拍戏。
他说不是没有戏约,而是角色类型让他犹豫了。
他坦言:“我的心态才28岁,可实际已经50岁了,现在找来的基本都是叔叔、舅舅、爸爸这类的长辈角色。”
他说现在就去演这些是一种“屈辱”,觉得自己还可以演男主。
不过,这话引起了一些争议。
毕竟不演男主好多年了,谁给何晟铭的自信?内娱早变天了!
回想起来,何晟铭的经历挺特别的:三次改名、两次爆红、一次行业剧变。
但人家现在活得挺通透,早就学会与流量和解了。
流量来了,该蹭就蹭,流量就是钱啊,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来源:非常先生看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