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娱乐圈又有个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演员张伦硕在直播里声援黄奕女儿黄芊玲,就因为黄芊玲生父黄毅清涉毒,网友抵制孩子出道,张伦硕这一发声,直接把自己卷进了舆论的大漩涡。
最近娱乐圈又有个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演员张伦硕在直播里声援黄奕女儿黄芊玲,就因为黄芊玲生父黄毅清涉毒,网友抵制孩子出道,张伦硕这一发声,直接把自己卷进了舆论的大漩涡。
黄奕透露女儿想去韩国当练习生,这消息一出来,网友们就炸开了锅。为啥呢?因为黄奕前夫黄毅清,2020年因为贩毒(80克冰毒)被判了15年。在大众心里,毒贩那可是触碰了底线的存在,所以网友们纷纷抵制黄毅清的女儿出道当明星。这时候张伦硕站出来了,他直播的时候情绪挺激动,说自己“价值观崩溃”了,觉得就因为孩子父亲的错,就去网暴一个啥都不懂的孩子,太不公平。他还强调“父亲过错不应牵连子女”,为了表明立场,甚至自曝出身警察家庭,说姥爷是抗日英雄、父亲是民警 。这一番话,不仅没平息争议,反而像往火里浇了一桶油,让这场关于“毒贩子女能否进入娱乐圈”的伦理辩论更激烈了。
从张伦硕的角度看,他可能就是单纯地心疼孩子。他自己也是个父亲,估计看不得孩子因为父辈的错被针对。而且他和黄奕说不定关系不错,出于朋友的立场,也想帮孩子说句话。但他可能真没料到,网友们对毒贩的痛恨程度有多深,在大家眼里,毒贩就是不可原谅的,他们的罪行给无数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那些缉毒警察付出了生命和鲜血,就为了打击毒品犯罪。现在毒贩的女儿却可能光鲜亮丽地出道当明星,享受明星光环,这让很多人接受不了。
这事儿争议这么大,其实核心问题在于,大家对“父亲过错不应牵连子女”这个观点,和现实里的政审等规则,产生了冲突。从法律上来说,咱们一直讲“罪责自负”,孩子不用承担父亲的罪责,这是现代法治精神的体现,每个人只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搞古代那种株连九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也明确了,任何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都只能由犯罪行为人本人承担,不再实行连坐制度,不影响全家人。比如说父母犯罪,子女正常上学、考普通的公考编是不受限的。
但是,现实里有些特殊情况又不得不考虑。就拿政审来说,考军校、考公检法司类公务员、入伍当兵这些,政审就会很严格,如果直系亲属有严重犯罪记录,子女就很可能过不了政审。这是为啥呢?其实也有道理。政审员也解释过,首先,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对性格、品德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很大。考察家庭背景,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这个人具备基本的品德和素质。其次,这也是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要是一个人的直系亲属犯了严重错误,他还能和其他人一样获得各种机会,那对那些没有犯错的人来说就不公平了。最后,政审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谁,而是要保证特殊职业队伍的素质和形象。
回到娱乐圈这个事儿上,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影响力太大了。让毒贩的子女出道当明星,很多人就担心会传递错误的价值观,也会让缉毒警察及其家属寒心。毕竟那些缉毒警察的孩子,有的甚至要隐姓埋名,就怕被毒贩报复,可毒贩的孩子却能在舞台上闪闪发光,这种对比太强烈,触动了公众最敏感的神经。
张伦硕为了自证,又是发长文,又是找律师解读现代社会有没有株连九族,还和网友在微博上对线,连发30条微博。但他的回应没起到好效果,网友觉得他在偷换概念。大家抵制的是毒贩子女出道,又不是把罪名加到孩子头上,怎么就成了网暴了呢?而且他一边共情毒贩的孩子,一边又找警察帮忙,这操作确实让人有点难以理解。
这事儿发展到现在,张伦硕已经报警了,还在直播里回应说,自己没支持谁出道,就是希望大家给孩子个机会做个好人,以后回馈社会。要是大家觉得他说“网暴孩子”用词不准确,他也愿意道歉。
从这件事里,咱们能看到公众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坚守,大家对毒贩的零容忍,是对社会正义的维护。但同时,也得思考怎么在保护孩子和坚守原则之间找到平衡。孩子确实是无辜的,因为父母的错就完全剥夺他们追求梦想的权利,好像也不太对。但要是轻易让毒贩子女进入公众视野,享受名利,又伤害了很多人的感情。
这就像一个两难的选择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不过,这一事件也给娱乐圈和大众都提了个醒:在面对公众事件时,明星得更谨慎地发声,要充分考虑大众的情绪和社会影响;而咱们普通网友,在发表看法的时候,也得多些理性思考,少些盲目跟风和情绪化表达,这样才能营造一个更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舆论氛围。
来源:感性老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