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7日,一条众筹信息悄然爬上了热搜。不是普通人,也不是边远山区的病患,而是一位星二代——郑佩佩的儿子原和玉,为他外籍妻子Andrea众筹36万元医药费。
“明星家庭也要众筹?你们是缺钱,还是缺点自知之明?”
8月27日,一条众筹信息悄然爬上了热搜。不是普通人,也不是边远山区的病患,而是一位星二代——郑佩佩的儿子原和玉,为他外籍妻子Andrea众筹36万元医药费。
这不是第一次。
去年他们也众筹过一次,目标也是5万美元,还真就筹到了。
这次呢?4天过去了,才筹到不到一万美元。网友们的热情,明显冷了。
评论区瞬间变成大型质疑大会:
“你妈是郑佩佩诶!钱呢?”
“就这点钱还得众筹?啃老还啃网友?”
“你们这是在吃人血馒头!”
——一场原本温情的“为爱众筹”,怎么就变成了“吃相难看”的翻车现场?
说实话,郑佩佩这个名字,在华语影视圈绝对是金字招牌。
“华夫人”、“金燕子”、“碧眼狐狸”……哪一个不是经典角色?
她是那个年代最硬气的女星,武打女王,影坛一姐,演技和气场双压场。
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响当当的“佩妈”,晚年不仅没能安享天伦,反倒被儿子拖进了众筹风波。
原和玉说得很动情:“我成为了爸爸,失去了妈妈,现在还要面对妻子的癌症……”
是挺惨的。
但网友一句话扎心:“你惨归你惨,这36万就该我们帮你掏?”
这就像是你邻居家孩子生病了,他爸妈却跑来你家敲门:“你给我点钱,我老婆病了。”
你会怎么想?
第一次众筹大家没说什么,毕竟是郑佩佩的面子,也是大家对抗癌患者的一点同情。
可第二次还来?而且还是同样的金额、同样的叙事、同样的照片……
这就不是“为爱众筹”,是“套路捞金”。
众筹平台不是提款机,网友的钱也不是韭菜田。
更何况,他们还晒出了家庭温馨视频,穿着不寒酸、生活不简陋、孩子活泼健康……
你说你没钱,咱信。
可你这副样子,像是穷人吗?
更离谱的是,有网友扒出原和玉在国外也有演艺工作,虽然不是大红大紫,但收入也不至于一毛不拔。
问题不在于你有没有钱,而在于你有没有“姿态”。
真没钱可以卖房、卖车,借亲戚朋友,再不济,自己先凑点。
而不是一上来就把“众筹”当成了第一选择。
郑佩佩生前有多拼命,圈里人都知道。
16岁出道,40岁离婚净身出户,独自抚养四个孩子复出拍戏,从不喊苦。
她在节目里说过一句话:“我不能倒下,我倒了,孩子们怎么办?”
可她大概没想到,她拼命维护了一辈子的体面,会被亲儿子轻易撕下。
你说原和玉没错,他只是个丈夫,为了救妻子苦苦哀求。
但他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母亲,是靠一拳一脚打出名堂的“武侠影后”?
她的名字,是无数人童年的回忆,是一代人对女强人的敬仰。
现在,儿子在网上伸手要钱,不仅撕碎了那份尊重,也拖累了母亲的晚节。
这几年,星二代翻车的例子数都数不过来。
有人靠父母资源捞金,有人拿爸妈光环搞直播带货,还有人干脆天天在家“躺平啃老”。
前有小沈阳女儿被吐槽“长相一般还硬推出道”;
后有黄奕女儿因为“毒贩父亲”背景被全网抵制。
现在好了,郑佩佩儿子也来凑热闹。
这不禁让人感叹:“豪门不好进,星二代更难当。”
你想借着爸妈的余光活下去,行,但你得有点自知之明。
你不能一边打着“佩妈儿子”的旗号,一边做着“吃相难看”的事。
观众不是傻子,情怀消费不是无限续杯。
网友的情绪,不是没来由的。
他们不是不愿意救人,而是看不惯那种“不劳而获”的姿态。
你说你是普通人,大家可能还心疼你。
你说你是郑佩佩儿子,那就得扛得住质疑。
你不能一边享受明星家庭的光环,一边又要网友为你兜底。
这不公平,也不体面。
更重要的是,网民的善意是稀缺资源,一旦被滥用,再想要回来就难了。
当年的很多明星,都不是没经历过这种“众筹翻车”。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低估了网友的判断力,高估了自己的“卖惨能力”。
这句话最近在黄奕事件中火了,但放在原和玉身上,同样适用。
你享受了“佩妈”的光环,那你就该承担相应的质疑。
你靠着她的名字筹钱,那你就得扛得住网友的“拷问”。
你不能在互联网时代,一边吃着前人的红利,一边喊着“我们只是普通人”。
普通人不会被媒体报道、不会轻易登上热搜、不会在短短几天众筹到数十万。
如果你真普通,那就踏踏实实过普通人的日子。
别动不动就“众筹”,也别动不动就把网友当提款机。
这次众筹事件,说到底,不是一次简单的“求助翻车”。
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星二代如何看待责任?公众如何看待“体面”?善意如何才能真正被尊重?
原和玉或许真的有难处,Andrea也真的病得严重。
但方式错了,再真诚的悲情,也会变成“吃人血馒头”的嫌疑。
希望未来,不再有人拿“情怀”当通行证,不再有人把“众筹”当提款机。
毕竟,网友的钱,不是风刮来的;体面,也不是你想就能有的。
来源:竹影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