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让受众更好地了解节目想要传达的情感内容,节目组在保持交往真实的条件下对情感的表达进行故事化演绎,而且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和节目定位的改变持续调控情节以及主题等内容。
为了让受众更好地了解节目想要传达的情感内容,节目组在保持交往真实的条件下对情感的表达进行故事化演绎,而且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和节目定位的改变持续调控情节以及主题等内容。
从某种角度看,该类型节目通过将情感浓缩为某些特点,以情感内容构建仪式链中的情感共在。
观众在通过了解内容表征参与互动过程,使节目情感观念得以更好的传播,也可以帮助更多观众了解节目所要传达的情感意义。
第一节人物:自然与社会属性下的圆形人物在小说和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有两种呈现形式,一是扁平形象的人物,只突出一个特征。
二是圆形人物,多面且丰满。经过精心策划、塑造的人物总是圆形的,不是扁形的。同样在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中,为了塑造共同关注的焦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追求圆形灵动的。在现实生活中,接触陌生人时,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性别、年龄这些与生俱来的特征,用以表现内在核心情感生成的自然属性,其次关注的是身份、所在地这些背景条件下对情感表达产生影响的社会属性。
节目组在选择嘉宾时,会以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为依据,通过比较不同人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人物,多角度塑造圆形人物的特征。
所以在这一部分选取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中嘉宾的年龄、身份、地域进行分析,了解该类型节目在嘉宾形象的塑造方面的特点。
从素人嘉宾年龄上看,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嘉宾的年龄大多集中于20-30岁之间,其中20-24岁与25-29岁的嘉宾所占比重较为接近,分别为37.9%和34.5%,30岁以上嘉宾占比27.6%。样本年龄集中于20-30岁,主要是由于大多数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核心定位就是打造出少男少女恋爱的青春与活力,这就成为节目选择素人嘉宾的重要年龄标准。
节目嘉宾在选择上更倾向于社会关系较为简单,还在读书或者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这部分嘉宾在情感表达方面更加青涩与懵懂,在情感抉择上更加摇摆,内心确定的人较少,更加具有看点。
对云合数据平台公布的恋爱观察类综艺受众年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后,得到如图2-2所示的受众年龄画像。
样本节目中受众年龄集中于20-30岁,占比都超过一半。其中占比最多的为节目《机智的恋爱》,达62%,最少的《怦然心动20岁》占比50%。
受众平均年龄集中于23-26岁,整体偏年轻化。根据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嘉宾年龄选择与受众群体的年龄保持一致,在节目的整体制作上具有倾向性。
通过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的情感传播可以使目标受众群体能够更好地了解情感,更好地社交,进而融入社会。
统计发现30岁以上嘉宾占比27.6%。这是由于节目热度不断攀升,受众群年龄范围也不断扩大,过于单一的嘉宾层次以及太过纯情的节目故事,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半熟恋人》就以年龄为划分标准,进一步细分嘉宾群体,在选择时瞄向了大龄单身青年和离婚人士这一群体。
用更加直观的视角呈现情感痛点和情感需求,让受众了解更多样化群体在情感上的态度与纠结。
从下表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嘉宾身份前三的分别为学生、创业公司老板、金融和游戏行业,分别占比29.4%、15.6%、8.6%。
时尚行业以及自媒体博主这类新兴职业也占据重要份额,占比都为6.9%。除了学生以外的其他身份中,我们所熟悉的老师这种稳定的工作类型所占比例很少,仅占5.2%。
学生在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中占很大比重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怦然心动20岁》这类关注特殊年龄段的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出现。
该节目将嘉宾锁定在20岁左右的大学毕业生,聚焦于年轻人的张扬与热血。二是这档节目播出时间在高考前夕,也正处毕业季。
节目目标受众中,大学毕业生能够通过观看节目代入自己来告别青春,准大学生也可以通过节目对未来产生憧憬,对人生无数的可能性产生期待。
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嘉宾的职业从创业公司老板、外企白领到律师博主,类型多种多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app出现。
给自媒体行业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土壤,人们都能很方便地获取到信息,传播门槛也在降低,创造出了很多就业机会,使自媒体行业、游戏行业的从业人员增多。
样本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嘉宾占大多数,58位嘉宾中有38位嘉宾来自一线城市,占比65.5%。其中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最多,占一线城市人数的97%。
来自新一线城市嘉宾所占的数量排第二,占比25.9%。主要集中在杭州和长沙,此外还有南京、合肥、成都、重庆、台北等。
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嘉宾地域集中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特殊的生活环境让大城市的男女更喜欢独处。
一线城市高昂的房价和高强度的生活节奏,也影响了年轻人的情感观念,年轻人面对结婚望而却步。
根据极光数据发布《2021当代青年婚恋状态研究报告》,一线城市的单身人群达到62.0%,居住在一二线城市的人中,保持单身和未婚情感状态的人所占比例要高于低线城市。
这不仅由于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口更密集,大城市存在学历和职场的严重内卷、个体社交范围窄、婚恋经济门槛逐步提高等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部分年轻人开始转变观念享受独自生活,这都是导致单身在这一群体中占比较大的原因。
而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出现能给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带来情感上的指引,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体验幻想满足的快乐。
还原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是以对人生世相的自然还原为主旨,也以探求千姿百态的真实世相为目标。
这一类节目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真实情感际遇与经历的叙述,对个体的生命、生活的各种情感波动的陈说。
对个体情感中的离合悲欢的阐释与描摹等构建起一种备受关注的情感仪式,形成观众可瞬时共同拥有的现实。
以个人情感生活为半径,个人情感体验为中心,对成长中的情感困惑进行思考,对新世纪中现实与人的情感状态的变化进行还原。
情感上的困惑是成长所必须要经历的,通过爱情、友情、亲情将这份困惑进行放大。内容表征越贴近生活,越能引发共情。
所以节目组设立主题时在爱情中融入友情和亲情,使情感呈现更加真实,再现生活中的恋爱情境。通过节目将情感仪式展现出来,观众通过节目观看到的是“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31.
2.卡尔·荣格.荣格自传[M].刘国彬,杨德友,译.上海:三联书店,2012:103-105.
来源:青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