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晚两天,你的课堂笔记会被卖出天价;许多媒体会找你采访;地产公司想免费送你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只为沾点你的光,把小区名字改成“状元府”。
今天故事开始前,我们先聊一个少有人能体验到的经历——
当你成为高考状元的一瞬间,人生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当天晚上,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的老师,可能就会杀到你家,为你规划未来。
紧接着你的母校会给你贺喜,奖励你丰厚的奖学金。
再晚两天,你的课堂笔记会被卖出天价;许多媒体会找你采访;地产公司想免费送你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只为沾点你的光,把小区名字改成“状元府”。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高考状元事迹。
但如果我告诉你,刚刚我提到的所有体验,都是哪怕不努力读书,就可以得到的呢?
这事不但是真的,就发生在2019年的美国。好莱坞明星,商业领袖,还有行业牛人,为了给儿女换一份“状元的体验”,用出的手段极其荒唐离谱——
1万美元,你“高考”的监考官会变成你的专属枪手;50万美元,没有半点赛艇经验的女孩,会变成职业赛艇运动员,被世界知名的大学录取。
今天我们重新梳理了这起“大学招生舞弊案”全过程,想让你看看,当教育失去公平,会发生可怕的后果——
“每一个通过欺诈被录取的学生背后,都有一个诚实的、有才的学生被拒绝。”
十九岁的奥利维亚·杰德是洛杉矶玛丽蒙高中的学生,同时也是个小有名气的时尚博主。
她的YouTube账号有超过190万粉丝,视频内容都是生活日常:起床洗脸、刷牙、护肤、化妆、挑选首饰、搭配服装,年轻人们超爱看。她还接了不少大品牌广告,亚马逊、雅诗兰黛都找她合作,丝芙兰甚至出了款以她名字命名的彩妆。
有人估算,她光广告收入一年就能有12万美元。尽管年纪尚小,奥利维亚却非常热爱这份网红博主事业。
与此相反,她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更是一般。高三入学第一天的视频里,她拨弄着头发说:“我去了一节课,我想死,每间教室都那么热,我只想回家……”之前,她还鼓起勇气跟妈妈说自己想辍学,全心投入网红事业,但妈妈一句话否决了:“绝不可能!”
就是这样一位无心学业的女孩,不久之后竟然出现在全美排名前30的南加州大学录取名单上,她的录取理由是“专业赛艇运动员”,可问题是,她根本不会划船。她能进名校,全靠父母出手。
奥利维亚的母亲洛莉·路格林,是大家熟知的国民级美剧《欢乐满屋》女演员;父亲摩西莫·吉安纳里,是时尚潮牌MOSSIMO创始人。夫妻俩都没上过大学,这成了他们心里的遗憾,他们希望孩子能替自己圆梦。
而且在他们的社交圈里,把孩子送进名校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跟随大流,就等于把自己和孩子,一起推到圈子的边缘。
路格林在电视剧中的角色有这样一句台词:
“父母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可是你知道吗,孩子们可能并不喜欢我们的安排……”
而现实中,她恰恰变成了这样的母亲。
夫妻俩下定决心要把奥利维亚和双胞胎姐姐伊莎贝拉都送进最好的大学。
光靠成绩?没戏。但身份和资源都摆在这,他们能够接触到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渠道。
就在这时,里克·辛格出现了——一个专门帮成绩平平的孩子进顶尖大学的升学顾问。
辛格精于自我包装,善于打入上流圈子,从富人身上赚取高额咨询费用。他热衷在俱乐部做宣讲,也和投资经理建立联系,为VIP客户提供“特权服务”——保证孩子进名校。
辛格很快接触到路格林夫妇。通过他的基金会,夫妻俩捐了50万美元。从此辛格成为他们的关键帮手。
按照辛格的指示,夫妻俩让奥利维亚和姐姐伊莎贝拉在划船机上摆造型,并将拍好的照片发给辛格。
尽管姐妹俩对赛艇一窍不通,但辛格还是把她们包装成赛艇的舵手,还为她们准备了成套的资料。
2017年11月,南加州大学资深助理体育主管海尼尔——辛格的合作伙伴——向学校递交了准备录取赛艇特长生的资料。不到两周,辛格向路格林夫妇报喜:姐妹俩都会被南加大录取。
美国南加州大学(USC)是世界知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常年位列全美前30名。其电影艺术学院排名全美第一,被誉为“好莱坞的摇篮”,是最难进入的名校之一。
姐妹俩轻松获得了别人梦寐以求的入场券,对路格林一家而言,这是值得庆祝的时刻。然而,辛格却提醒他们务必保持低调,暂时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这一消息。
可意外还是发生了。奥利维亚被预录取后,她所在高中的升学辅导顾问对此提出了质疑。事实上,在递交申请前,奥利维亚曾和父母讨论过如何避免这位“多事”的顾问干扰他们的计划。
母亲路格林担心,一旦南加大被列为首选志愿,顾问会多加留意。父亲吉安纳里则不以为然,认为顾问不过是“多管闲事”。
很快,顾问在和南加大招生官的例行沟通中得知,奥利维亚是以“赛艇特长生”身份被录取的。可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自己从没听说过奥利维亚玩过赛艇,这份录取似乎有些猫腻。
原本只是一句心里的怀疑,却意外传到了吉安纳里的耳朵里。他当场怒了,直接冲到学校,质问顾问为什么要“乱说”,甚至怀疑对方在故意阻挠女儿的录取。
海尼尔很快得知情况,马上给辛格发了一条语音,提醒他让家长们低调行事,千万别在学校闹事,否则一旦惊动校方,一切都会功亏一篑。
“嘿,我想确认一下。我不希望家长怒气冲冲或者是在学校搞出任何乱子,好吗?我不希望任何人走进他们的高中,对着顾问老师大喊大叫。这会把一切都搞砸!”
这场小风波最终无声落下。顾问的怀疑没能激起半点水花,姐妹俩的录取照常推进。在辛格和海尼尔的运作下,南加大方面并未进一步追究,也没有展开调查。
经过一段提心吊胆的日子,一切终于尘埃落定,姐妹俩顺利踏入了南加大的校门。
在2015年拍摄的一段视频中,奥利维亚记录了自己高中最后一天的学习时光。她轻松地表示:“读书不是我的首要任务,我更期待比赛日、派对,我真的不关心学校,你们都知道的。”
进入大学后,奥利维亚依旧不爱学习,她忙于商务活动,拍视频、参加节目、接受采访。在一次访谈中,她坦言:“其实是我的父母想让我去上大学,因为他们都没读过大学,所以一定要我去……但我觉得父母虽然没读大学,现在照样能过得挺好。”
伪装成体育特长生只是辛格用来操作的手段之一,而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些方法——手段更隐蔽,甚至明显违法——用来确保孩子顺利进入大学。
洛莉有一位好闺蜜——菲丽西提·霍夫曼(Felicity Huffman),大家熟知的美剧《绝望主妇》的主演,曾获得艾美奖最佳女主角和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等荣誉。
在《绝望主妇》剧中,她是一位干练坚韧的女强人妈妈,努力把家庭和孩子们安排得井井有条,为了让孩子进入私立学校费尽心思。
现实生活中,她有恩爱相伴三十年的丈夫和两个可爱女儿,住在好莱坞山带无边泳池的豪宅里。
菲丽西提·霍夫曼在美剧《绝望主妇》中的剧照
大女儿索菲亚也想做一名演员,中学时就在电影里跑过龙套。
霍夫曼一直担心自己不是个好妈妈。夫妻俩工作繁忙,让她感到焦虑和愧疚——典型的职场妈妈罪恶感。
如果不能够给女儿们最多的陪伴,那就更要为她们的梦想和未来助力!她也是里克·辛格的客户之一。
辛格很擅长捕捉客户的心理弱点,用巧妙的话术让霍夫曼自我反省:“我是一个好母亲吗?我是不是把太多时间花在事业上,而忽略了孩子?”
他告诉霍夫曼,她女儿的成绩不够那所学校,“录取概率为零——完全没机会。”(其实这是谎言,是辛格惯用的手法。实际上,那所大学并不需要相应的SAT成绩。)
霍夫曼清楚地知道辛格给提供的入学方法是在作弊,但为了女儿,她还是选择铤而走险。“尽管这听起来有些扭曲,但我真的觉得,如果不按照辛格的建议去做,我可能会成为一个糟糕的母亲。我不想让孩子毁在数学这门分数上。我告诉自己,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女儿一个公平的机会。”
最终她支付了1.5万美元,得到了辛格的指导,提高女儿的考试成绩。
辛格让霍夫曼先以“学习障碍”为理由,为女儿的SAT考试申请延长时间。
接下来,辛格安排天才枪手马克私下重做一遍试卷,作为索菲亚的成绩。
最终索菲亚获得1420分的高分,比往常水平超出了400分。
霍夫曼很高兴,甚至跟辛格约好,等小女儿准备升学的时候,还继续聘请他。
霍夫曼还有位好朋友,作家兼趋势分析师简·巴金厄姆(Jane Buckingham),她开了消费分析公司,常上《今日秀》《奥普拉秀》。她在视频中曾说:“每个职场妈妈都来问我,我要如何把一切都做好?你知道吗?不可能的。”
但现实中巴金厄姆支付给辛格5万美元,让辛格找人给她的儿子替考。
像她们这样的客户,辛格有几百位。
只要付给他钱,他可以把客户的孩子送进耶鲁、斯坦福和南加大这类顶尖名校。
普通中学生想进这些学校,得付出“444”的努力:为了拿到平均分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咖啡。正常的课业学习之外,他们还得在课外活动上拼命——精通一门乐器、一项体育项目,参加数学和科学社团,到处打比赛攒积分,做社区服务或慈善活动……这些都是申请大学的重要筹码。
即使付出这么多,到最后也不一定能考上那些名校,这就是现实。
而辛格客户的孩子们可以轻松得到名校入场券,即便是他们的学业水平根本达不到要求。
里克·辛格到底是什么人,他为什么有这种手眼通天的本事呢?
其实,里克·辛格是一名独立大学升学顾问,就是这个人,为孩子进入名校打开了一道非法的“侧门”。
辛格聪明、口才了得,从12岁就开始做生意——绕开禁酒令,让比自己大的孩子帮忙买酒,再卖给其他孩子,从中赚钱。他后来当过几所学校的篮球教练,几年后转行,成为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的第一位独立升学顾问。
他的教练经历对后来的事业帮助很大——他熟知运动员录取流程和背后的操作模式,知道如何贿赂教练、走关系,甚至伪造孩子的运动员身份。
法庭文件显示,他的系统性作弊始于2011年。但有记者调查发现,早在1998年,他就已经开始类似操作。
大学升学顾问本来是帮学生进入理想大学的专业人士。他们会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申请方案,修改文书、简历、推荐信,与招生办公室保持联系,还会提供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独立升学顾问属于高端职业,最低收费每小时200-300美元,高端顾问甚至能收500-1500美元。辛格的客户,自然都是经济条件优越的中上层家庭。
辛格总想着怎么拓展生意——他会在书店、乡村俱乐部各种场合演讲。很多人听了都觉得他夸大其词,有时候几乎像在撒谎。他常说:“只要花钱,我能让你孩子进你想上的学校。”
他的手段很高明,经常夸大伪造申请材料,甚至改孩子的种族身份——比如把白人改成拉丁裔或非裔,让他们享受一些政策福利。他也很会吹嘘自己的成就,有人甚至说他冒充星巴克董事会成员来赢得客户信任。但这些虚伪行径没被揭露,让他越来越肆无忌惮。
跟客户电话时,他口若悬河地说:“我的公司市值2亿9000万美元,员工遍布全美,还有280名海外员工。我们帮助美国最富有家庭的孩子入学,认识所有NBA和NFL球队老板。大学前门靠成绩考进去,后门靠捐款,但捐了钱也不一定有保障。而我至今开辟了761扇‘侧门’,让客户的孩子100%能进指定的大学。”
“要是想走后门,哈佛要价4500万美元,斯坦福甚至要5000万美元。真的有人愿意掏这笔钱,疯狂吧?但如果你想通过我在哈佛开的侧门,只要120万美元。”
在辛格的嘴里,“侧门”这个词不断出现。人们都好奇,这道所谓的“侧门”究竟是怎么运作的。
其实,辛格的操作主要靠两大手法:造假和作弊。
其一,体育特长生造假。
辛格为客户的孩子伪造运动员档案。即便孩子没有任何体育特长,甚至从没接触过这项运动,他也能制作出一套完美资料。他会指导家长和孩子摆拍,甚至用修图软件,把孩子的脸P到真正运动员的身体上。
结果,一个身高只有1米65的男生变成篮球队员,一名高中啦啦队队员被包装成曲棍球运动员,而所谓的水球球员甚至从没摸过水球。
但通过这样的虚假身份,他们都能进入顶尖大学。
女明星路格林为两个女儿买的服务,就是这种操作。孩子们不懂赛艇,却被以赛艇运动员身份招入南加大。
当然,学校不可能只凭几页资料就录取学生,关键还是教练的意见。辛格从家长那里拿到的钱,有很大一部分用来贿赂教练。他通过捐款给教练所在项目团队,换取教练出具评估证明。这种灰色交易他执行了很多次。
其二,考试成绩作弊。
辛格先让家长帮孩子弄到“学习障碍”的医疗证明,有了证明,孩子就能申请独立考场和双倍考试时间。然后,真正的“枪手”出马了。
马克·里德尔(Mark Riddell),哈佛毕业生,足够聪明,能轻松做出高分试卷。他既是监考员,也是代答枪手,每场考试收取辛格1万美元。
孩子答题时,马克也在做题,根据客户要求答出指定分数,有时还故意错几题。最后,孩子的答题卡被丢掉或销毁,马克的答题卡上写上孩子的名字提交。孩子们完全不知道内情,只会以为自己超常发挥或者运气爆棚。
“绝望主妇”霍夫曼为大女儿索菲亚购买的,就是这项服务。
为此,辛格成立了THE KEY公司,一家营利性的大学咨询和备考机构,同时设立了The Key Worldwide基金会——一个免缴所得税的非营利组织。他不直接向家长收费,而是让家长以捐款的形式支付费用。2011到2018年间,家长们总共捐出了大约2500万美元,用来贿赂教练和大学管理人员。
这个环节里的每一个人——辛格、家长、教练、枪手——都清楚这是欺诈行为,除了某些孩子。辛格担心孩子们会泄密,家长则希望哄骗孩子,让他们真心相信自己配得上名校。成年人明白,这些交易不仅不光彩,甚至触碰法律底线。所以,家长们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从容,他们心惊胆战,惴惴不安。
家长们为了应付孩子的疑问,可谓绞尽脑汁:为什么我要在医生面前装作迟钝?为什么还得大费周折飞到另一个城市参加考试?
一位客户躲着孩子,偷偷打电话给辛格:“我该怎么跟孩子解释?如果她问,为什么要去另一个考场,我该说什么?她可不是傻孩子!”
辛格耐心安慰她:“你只需要说,这里更方便、更容易。”
客户仍忐忑不安:“我的小女儿很聪明,她肯定会发现真相!她已经觉得我在搞鬼了。大女儿不爱学习,也讨厌考试,可小女儿完全相反,她真的非常努力,想考到34分!”
辛格抓住重点回答:“那正好,我们做的事可以大大帮到她!”
类似的例子还有简·巴金厄姆的孩子。因为生病无法去考场,她找人替儿子考试,同时还亲自出了一套题监督儿子在家自测,然后一本正经地说是提交了孩子自己的试卷。孩子完全不知情,一直以为这是自己凭实力考出来的分数。
客户之间也暗暗较劲,总担心别人偷偷找辛格帮孩子弄到更好机会。他们打听彼此情况,但对自己与辛格的交易讳莫如深。
辛格会警告他们:“这竞争很激烈,你必须保密,否则后果严重。”
纽约一位律所合伙人花了7.5万美元,让辛格帮女儿修正答卷,提高成绩。他小心翼翼又提心吊胆——这不仅道德上有问题,说不定还违法,一旦曝光,孩子名声可就毁了。
辛格安慰他说:“放心,这事我干过千百次了,20年来从没出过事。只要你不说,没人会知道。”
确实如辛格所说,他的作弊手法已经持续多年,一切都顺风顺水,要不是那次意外,恐怕还会继续安安稳稳地进行下去。
2018年,FBI正在调查一名涉嫌证券欺诈的波士顿金融高管。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这位高管主动提供了一个线索:一位耶鲁大学的足球教练曾说,只要给钱,他就能帮自己的女儿进耶鲁。
FBI随即盯上了这个教练,还让那名金融高管佩戴窃听器,在酒店与教练见面。会面中,教练提到了辛格的名字,说他是幕后操盘手。
后来,面对FBI的询问,教练当场坦白了自己和辛格的交易,希望借此减轻处罚:“我愿意配合你们调查他,因为我不想坐牢。”
随后,FBI开始监听辛格的电话,收集关键证据。一天,辛格刚到波士顿,梅里迪斯发来短信:
“我在长码头酒店。”
“我找到一个哈佛的人,可以介绍给你认识。”
辛格敲开酒店房门,迎接他的却是FBI探员,听完监听录音等证据后,辛格意识到逃不掉了。在律师建议下,他决定成为污点证人。
在FBI的配合下,辛格开始用话术诱导客户和教练承认交易。他假装随口提到基金会审计,顺便聊到客户付钱、安排替考、伪造运动员身份,或者教练帮孩子留名额。很多人毫无防备,就会脱口说:“对,是的”,帮他留下了录音证据。检察官都说,辛格是他见过最会让别人自证其罪的人。
不过,也不是每次都奏效,有些客户社会经验丰富,非常谨慎。他们拒绝电话沟通,坚持面谈。这时,FBI就帮辛格在衣服里装了隐藏摄像头,拍下谈话过程。还有人面对辛格的提问直接回怼:“你以为我傻吗?我只是好心捐款而已,你做什么是你的事,我不想管。”
更有人紧张兮兮,担心电话被监听、事情上新闻头条:“你知道吗,人们最想看到的是孩子努力考上大学,可你们在背后搞这些勾当?”
FBI把这次行动命名为“校园蓝调行动”(Operation Varsity Blues)。不到一年,他们记录了数百次电话和面谈,收集到的证据让数十名家长、教练和其他涉案人员被起诉。案件曝光后,迅速占据美国主流媒体头条。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高校招生舞弊丑闻,涉案金额高达2500万美元,涉及耶鲁、斯坦福、UCLA、南加州大学等至少八所顶尖大学。
检方公布了奥利维亚·杰德在划船健身器上摆姿势的照片,这些照片被辛格通过ps嫁接到划船队的照片中。
此案被起诉的家长都是社会名流,包括路格林夫妻、霍夫曼、简·巴金厄姆,还有房地产高管、律师、医生、公司CEO、证券专家、商人……甚至连加拿大和中国的家长也牵涉其中。
来自中国的上市公司董事长赵某,为女儿赵某某花了650万美元,伪造帆船运动员身份,让她顺利进入斯坦福大学——这是整个案件中金额最大的一笔。此前,赵某某曾以“美国高考状元”的名号,在国内直播平台分享“一个普通女孩如何逆袭考上斯坦福”,吸引了大量关注。
案件曝光后,全美国为之震惊。
在这次事件中,许多人身败名裂,而辛格却凭借成为污点证人,逃过重罪。
里克·辛格
尽管知道会得罪很多社会名流,但辛格还是抓住机会“将功折罪”。他的行为影响巨大,涉及巨额资金。分析曾认为,他可能面临65年刑期,但因为提供了关键证据,他最终只被判三年半监禁。
涉案家长和教练们被判监禁、罚款和社区服务,多名教练被学校解雇。
女明星路格林入狱两个月,获释后还需支付15万美元并完成100小时社区服务,她丈夫吉安纳里入狱5个月,罚款25万美元。
“绝望主妇”霍夫曼服刑14天。
简·巴金厄姆服刑三周。
赵某没有被指控,因为他们声称自己以为支付的650万美元是对斯坦福的捐款。
有些孩子依然在学校读书,但名誉已受损。年轻的时尚博主奥利维亚·杰德曾风头无两,但因这件事遭遇公关危机:社交媒体被恶评淹没,粉丝纷纷取消关注,赞助也被取消。她走在街上或停车场,经常被人追问关于作弊入学的事,最终姐妹俩选择离开南加大。
霍夫曼的女儿索菲亚质问母亲:“为什么你不相信我,不信任我的能力?”她在试镜途中得到了通知——不仅失去了试镜机会,也错过了学校表演机会。她打电话给父母:“都是你们造成的后果,你们解决!”
霍夫曼一家
赵某某则被斯坦福大学退学。其他孩子,有的被学校要求重新考试,有的自己选择退学。
事实上,美国大学招生制度早就存在一些漏洞,导致侧门大开。
首先,擅长小众运动的学生更容易被录取——帆船、击剑、马术……但大多数普通家庭根本无力尝试这些昂贵项目。此外,给大学捐款也能让孩子获得更多推荐机会。
其次,虽然SAT被看作衡量学术能力的考试,但实际上,高分学生大多来自高收入家庭。因为有钱父母可以把孩子送进顶级辅导班,甚至用金钱“买”分数。
第三,体育教练权力过大。一名教练的一句话、一个评语,就能让根本不合格的学生进入顶尖大学,轻松超越普通学生多年苦读的积累。
为什么大学教练愿意冒职业和名誉风险与辛格合作?原因更复杂。美国顶尖私立大学非常依赖外部捐款。体育教练们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为项目筹款。
但小众项目如帆船、水球、撑竿跳等往往缺钱。教练的工资、设备、比赛差旅都需要资金,没有钱,教练的工作就危险了。辛格曾是大学体育教练,非常清楚这点。学校管理层希望资金流入,不会追问资金来源,也几乎没有监管。
案件在美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主流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和分析,关于社会公平,关于制度腐败。
英国《卫报》将此案视为美国梦破碎的象征,认为这证明了美国社会流动性的神话正在崩塌。
德国《明镜周刊》则指出,这起丑闻最大的受害者不是那些被欺骗的大学,而是仍然相信努力就能成功的中产阶级。
案件主办的联邦检察官安德鲁·莱林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个案例揭示了财富和欺诈如何扩大精英大学入学的腐败现象。每当一个学生通过欺诈入学,就意味着一个诚实、真正有才华的学生失去了机会。”
案件曝光后,奥利维亚删除了所有视频,关闭评论,一度销声匿迹。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她受到了严重打击:“她怪父母,让她背负了太多非议。她原本就不想上大学,现在她觉得父母毁了她的一切。”
2019年12月2日,奥利维亚在YouTube上发布名为“Hi Again”的视频,打破沉默。
奥利维亚·杰德
但网友没放过她:“我日夜苦读,只为进入梦想中的大学,为成绩和SAT哭过好几个小时。我付出这么多,而奥利维亚·杰德却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南加州大学……”
“我们靠薪水辛苦谋生,还要拼命努力才能上大学,你和你父母所做的,是在打拼命努力的普通人的脸。你们凭什么这么理所当然?”
“看看那‘这辈子都没划过船’的肩膀。”
“你能做一个关于如何进入大学的小贴士视频吗?给那些没有富妈妈的人。”
“我们靠薪水辛苦谋生,还得非常努力才能进入大学,你和你父母所做的,是在打那些拼命努力想进入大学的普通人的脸。你们怎么敢认为这样是可以的?”
“毫无自我意识,毫无羞耻之心。”
这起舞弊案引发了巨大的公众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富人家的孩子本就已经在升学中占尽优势,父母却仍不满足,还要用欺诈手段为孩子谋取更多利益。
奥利维亚也在巨大的批评声中开始反思。2020年,在父母判决下达后,她首次在《Red Table Talk》节目中打破沉默,公开谈起这件事,并向公众道歉,承认全家人都做错了:“the family messed up.(我们彻底搞砸了。)”
她说,父母的初衷只是想给她和姐姐“最好的”,但他们选择了一条错误的路。奥利维亚强调自己并不是想博取同情:“我不值得同情,我只是希望能有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她坦言,丑闻刚爆发时,她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是“特权的象征”。相反,她困惑于人们为什么愤怒。因为在她的圈子里,父母给学校捐钱换取录取优势几乎是“常态”。她说:“我觉得拥有特权的一大特征,就是不知道自己拥有特权。当事情发生时,我没觉得不对劲……我一直活在自己的泡泡里,专注在舒适的世界里,从来没真正看到泡泡外的世界……而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无知本身就很尴尬。”
退学后的奥利维亚最终还是靠拍视频为生,每期视频的播放量在10万到30万之间,比起当初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已经大不如前。
不过至少现在,她不用再在母亲的安排下表演一场精心设计的人生,终于可以开始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了。她也第一次有机会问自己:“我想要怎样的人生?”
或许,没有这次的摔倒,她永远不会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参考资料:
1.奈飞纪录片《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Operation Varsity Blues: The College Admissions Scandal》
2.Varsity Blues Mastermind Is Out of Prison-and Wants to Help Get Your Kid Into College.THE WALL STREET JOURNAL
3.Olivia jade Giannulli在YouTube上的频道
4.Lori Loughlin’s Daughter Olivia Jade Is Revealing New Details of the College Admissions Scam, by LOUISA BALLHAUS, she knows
5.WHAT OLIVIA JADE'S CAREER LOOKS LIKE NOW AFTER THE COLLEGE ADMISSIONS SCANDAL, By Brooke Hardington , NICKI SWIFT
来源:天才捕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