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河山》:抗战历史的正确打开方式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28 14:01 2

摘要:电视剧《我们的河山》是一部具有强烈真实感、惨烈生死感和悲壮历史感的抗战题材作品。你经历过生死存亡吗?你经历过家破人亡吗?你经历过向死而生吗?今天的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里,再也没有列强能够在“我们的河山”上横行霸道、烧杀抢掠。但是,80多年前,我们的河山、

电视剧《我们的河山》是一部具有强烈真实感、惨烈生死感和悲壮历史感的抗战题材作品。你经历过生死存亡吗?你经历过家破人亡吗?你经历过向死而生吗?今天的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里,再也没有列强能够在“我们的河山”上横行霸道、烧杀抢掠。但是,80多年前,我们的河山、我们的家园被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烧杀,国破家亡,生灵涂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电视剧《我们的河山》海报

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实施“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华北沦陷,大半个中国相继沦陷。该剧以鲁南崮城县为切入点,聚焦日本侵略者来到崮城后的情形。国民党地方政要多数人物都是“识时务”者,认为日军强大,不可抗拒,或望风而逃,或主动与日本人合作,助纣为虐,比如警察局长李明经,就被日军任命为伪政府的知事。日军到来,破城摧寨、搜刮财物、抢劫粮食、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加之皇协军、土匪改头换面为国民政府军,他们无不向老百姓勒索财物,百姓不堪重负,日子过不下去了。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危时乱局。该剧的真实性,首先是写出了老百姓不得安生、不能活命的困苦处境。富户也好,贫家也罢,都是在刺刀下讨生活。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随时都可能有灭顶之灾。因为在日寇的眼里,他们视中国人为随时杀戮的对象。在崮城县,鬼子进村扫荡,老百姓被无辜刺杀,这是中国人曾经遭遇的生死劫。任何抗战题材作品,如果回避中国人曾经遭受的被欺辱、被奴役、被杀戮的惨痛处境,就不可能真正触摸到中华民族的痛和耻,也就不可能真正写出中国人奋起反抗的愤和勇。《我们的河山》的厚重,就在于有这样真实的历史再现,带领今天的观众重回历史现场,感受那种向死而生的经历。

电视剧《我们的河山》剧照

《我们的河山》从七七事变写到抗战胜利,八年的抗战岁月,漫长、艰苦、惨烈、悲壮。这期间,崮城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鬼子和土匪被消灭,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以庄埼风、周密、彭勇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在鲁南地区发动群众,把一盘散沙的民众组织起来,团结一切拥护抗日力量,组成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农救会,建立地方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还在八路军的支持下,建立自卫队、武工队等地方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运动战,与日寇展开斗争,逐步拔除敌人的据点,使日寇的统治失去社会基础。侵华日军大势已去,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以山下聪为代表的侵略者最后被包围,死在他们修筑多年的地下工事里,中国人民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该剧用丰富生动的情节,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真谛。

《我们的河山》给人一种厚重密实之感,这种厚重密实之感正在于剧中村庄多、人物众、矛盾杂。该片详细叙述的村庄就有大王庄、吕家寨、贺家村、崔村、刘村、松山峪等,村村都有自己的人物和故事。比如刘村在日寇的扫荡之下,一开始老百姓还存在着以妥协求安宁的愿望,这种愿望很快被残酷的现实击碎,越是妥协,越是成为鱼肉。最终老百姓觉悟了,只有拿起武器,才能保卫家园。六村联庄会彼此相互支持,力量不断壮大。人物多,体现在剧中主要人物有十多个,庄埼风、周密、刘祖光、刘竹梅、邱家盛、王彧、彭勇、张治平、吕英、山下聪等,这些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尤其是女侠吕英,武艺高强,性格泼辣,一腔正气,敢作敢当,是个响当当的鲁妹子。矛盾杂,则表现在村与村的矛盾,穷与富之间的矛盾,老百姓与土匪、与日寇、与汉奸的矛盾等,危局乱世,各种势力相互倾轧,来回反复。但是,这一切头绪都被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主要矛盾所牵动,形成了叙事的辐辏效应,密而不乱、线索清晰,不失叙事的流畅性。

总之,《我们的河山》是一部有真实历史存在感、有众多人物形象支撑、有复杂矛盾纠葛且情节丰富的剧作。更重要的是,该剧体现了正确的历史观,揭示了抗日战争必胜的历史逻辑和正义性,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全民抗战的伟力。我以为,这是打开抗战历史的正确方式,是真正走进历史、走进人民的剧作。

微信编辑:王泓烨

来源:文艺报19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