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9年6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的屏幕前,观众们惊讶地发现主持人换了面孔。后来大家才得知,原来那位陪伴人们多年、声音沉稳的罗京老师因癌症悄然离世,年仅50岁。这个消息像一道惊雷,击碎了无数观众的心,也彻底改变了他家人的生活。妻子刘继红在医院里抱着丈夫的床铺
2009年6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的屏幕前,观众们惊讶地发现主持人换了面孔。后来大家才得知,原来那位陪伴人们多年、声音沉稳的罗京老师因癌症悄然离世,年仅50岁。这个消息像一道惊雷,击碎了无数观众的心,也彻底改变了他家人的生活。妻子刘继红在医院里抱着丈夫的床铺痛哭失声,几度昏厥;年迈的奶奶整日坐在沙发上,手里摩挲着罗京的照片,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他的名字;而他们年仅14岁的儿子罗疏桐,攥着原本打算带给父亲的水果,独自站在医院走廊里,眼神坚定地对自己说:“从今天起,我得撑起这个家了。”
罗京生前是出了名的“较真”。从1983年毕业进入央视,他从幕后配音做起,每天要配几十条新闻,连一个地名的读音都要反复查证字典。走上《新闻联播》主播台后,他更是严谨到极致。每次直播前两小时就抵达演播厅,把稿件反复默读十几遍,确保一字不差。汶川地震期间,他连续多日只睡三小时,嗓子哑了就含着润喉片坚持播报。同事们笑他“轴”,可正是这份执着,让他的声音成为一代人心中的信赖象征。他用行动告诉儿子,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守。
父亲走后,罗疏桐默默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不再只是个孩子,而是奶奶的依靠、母亲的支柱。在学校里,他成绩稳定,但从不张扬,老师发现他常望着窗外出神,问他,他只轻声说:“家里这些事,总得有人看着。”2016年,母亲刘继红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生意人,有意开始新生活。罗疏桐没有反对,只提了一个条件:“可以,但必须带上奶奶一起住。”他知道,奶奶失去了儿子,不能再失去亲情的温暖。这句话让刘继红泪流满面,也让那位生意人深受触动。最终,他们搬进新家,特意为奶奶安排了一间朝南的卧室,阳光每天都能照进她的房间。
如今罗疏桐已经28岁,大学毕业并步入职场,性格沉稳内敛,举手投足间仿佛有父亲的影子。他每天出门前都会习惯性地照照镜子,整理衣领,不是为了练习口型,而是提醒自己要活得体面、有担当。他记得父亲曾为他买过的每一本儿童书,那些书里的道理,如今成了他面对生活风浪的底气。他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孝心,什么是责任。
奶奶年事已高,每天清晨仍会轻声说:“让京看看今天的新闻。”罗疏桐总是温柔回应:“爷爷在天上看着呢,他最骄傲的是我们俩。”刘继红如今也能坦然微笑,虽然偶尔眼眶仍会泛红,但她由衷地说:“我儿子,真的长成了他爸的样子。”罗京虽然离开了,但他留下的精神,早已在家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坚韧而温暖的花。这份传承,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也让更多人明白:真正的榜样,不在台上,而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来源:晓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