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适上海活动生图引热议:湿发背头是“油腻”还是“硬朗”?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28 13:13 1

摘要:前两天Angelababy的复出活动刚以“洋娃娃状态”刷屏热搜,另一边商圈又传来更汹涌的尖叫声——新晋顶流于适作为Berluti品牌大使亮相了。

上海这座城市的娱乐圈热度从来不会冷却。

前两天Angelababy的复出活动刚以“洋娃娃状态”刷屏热搜,另一边商圈又传来更汹涌的尖叫声——新晋顶流于适作为Berluti品牌大使亮相了。

活动现场堪称“春运现场”。粉丝们举着手机和相机层层包围商场,前排蹲守,后排踮脚,甚至有人自带梯子——这一切只为了捕捉于适的某个瞬间。

这位凭借《封神》中姬发一角强势闯入公众视野的演员,如今已是实至名归的流量担当。

然而当生图流出,舆论却悄然分裂。

镜头里的于适身着深蓝色中山装,肩宽腰窄的身形依旧板正挺拔,俨然小说中走出的“高干文男主”。

但争议焦点落在了他的发型和状态上:湿发背头被部分网友吐槽“油腻”,未加浓妆修饰的脸上透出明显黑眼圈,微笑时眼袋也隐约可见。

“这发型师该扣鸡腿了!明明《封神》时期的背头那么飒,这次怎么油光水滑的?”

“明显是累坏了!眼袋都快掉到嘴角了,团队能不能让人休息啊?”

网友们的评论瞬间分化成审美派与关怀派。

要说于适的走红,本质上是一场审美反扑。

当内娱长期被“白瘦幼”审美笼罩时,于适带着《封神》训练营淬炼出的胸肌与腹肌,骑马射箭的全能身手,以及充满野生力量感的面容闯进市场。

他代表了一种久违的阳刚之气:并非粗犷,而是精悍与自律凝结的质感。

这种特质恰好与Berluti的品牌调性契合——低调奢华中隐含力量感。

纵观于适近年来的造型选择,无论是红毯上的戗驳领西装,还是日常私服里的工装外套,他始终规避花美男式装扮,转而强调轮廓感和力量感。

这也使得他即便在状态不佳时,依旧凭借身材优势撑住了场面。

于适的“疲劳感”其实有迹可循。

翻开他的工作日程:

电影《封神》后续宣传尚未结束,央视短剧《我的阿勒泰》又迎来口碑爆发;

新电影《红海行动2》刚官宣,综艺《飞行家的梦想》又公布阵容;

此外还有品牌活动、杂志拍摄、广告代言……

这种高强度曝光固然维系了热度,却也悄然透支着演员的精力。

值得深思的是,观众对明星“状态管理”的严苛要求已成为行业隐性规则。

一方面我们呼吁“拒绝容貌焦虑”,另一方面又对明星生图下的黑眼圈大肆讨论。

这种矛盾映射出娱乐工业的残酷性:顶流须以“完美状态”作为商品属性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对女明星状态审判的严苛,舆论对于适的讨论中反而夹杂更多关怀之声。

这种性别双标固然值得反思,但或许也源于于适此前建立的“拼命三郎”人设——公众默认他的疲惫来自工作而非懈怠。

于适的处境某种程度上折射了所有新晋顶流的困境:如何在热度峰值期最大化商业价值,又不至于被过度消耗?

此前他在采访中表示:“我想成为演员,而非明星。”

但现实是,一旦踏入流量赛道,就不得不接受商业逻辑的裹挟。

品牌需要曝光,市场需要话题,资本需要回报——所有这些都在挤压演员的休整空间。

或许此次的生图争议反而提供了一个契机:让行业重新思考演员的“可持续发展”。

毕竟,真正决定演员生命力的不是某个造型的成败,而是作品厚度与职业规划。

正如网友所言:“比起完美假面,我们更想看到于适在银幕上挥汗如雨的样子。”

在于适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正在试图书写新规则的演员样本:拒绝被单一审美定义,拒绝快餐式消耗,试图在流量与实力之间找到平衡点。

他的疲惫状态或许恰是转型期的阵痛,而那缕被吐槽“油腻”的湿发,反而让顶流光环下的真实人性透出光来。

究竟什么是“明星该有的样子”?或许答案不在于零瑕疵的面容,而在于如何用专业态度面对镜头后的所有压力。

于适的这次亮相,恰恰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演员,如何与喧嚣的娱乐圈缓慢过招。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一起讨论!

来源:淘乐小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