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肩负着惩罚与改造罪犯的双重使命。在现代社会,监狱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长期以来,在广大监狱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下,我国监狱环境愈加规范化、人性化,硬件设施、执法管理等各方面也在不断完善。
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肩负着惩罚与改造罪犯的双重使命。在现代社会,监狱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长期以来,在广大监狱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下,我国监狱环境愈加规范化、人性化,硬件设施、执法管理等各方面也在不断完善。
近年来,一些短剧平台为了博眼球、赚流量,频频推出涉监狱题材短剧,其中不乏所谓狱霸横行、斗殴不断的桥段,甚至出现恶意丑化监狱民警形象、肆意戏谑监狱管理秩序的画面。
去年12月,某知名短剧平台负责人被广电部门约见要求整改,随后一批涉监狱题材短剧因“低俗擦边、价值观扭曲”被下架。然而,目前市场上仍不乏此类短剧。有的短剧情节中,服刑人员在狱内被仇家指使的其他囚犯暴力伤害;有的短剧里,服刑人员俨然一副“老大哥”做派,叫停囚犯斗殴,甚至破狱而出;还有的短剧将混乱不堪的监狱设定在东南亚,但角色却都说着汉语,令人啼笑皆非。此类短剧与其说是影视创作,不如说是粗制滥造的流量陷阱,其严重背离现实,公然挑战公众的认知底线,损害监狱和监狱民警的社会形象,潜移默化地消解着社会对法治权威的尊重。
短剧本该短小精悍、传递正能量,可惜的是,一些平台和制作方却把它变成了“低俗速食”,以猎奇、暴力、擦边等元素博取点击。涉监狱题材尤甚,因为其天然带有神秘性和戏剧张力,更容易被人为夸张、扭曲。部分创作者一味追逐“爽感”,却因此牺牲了真实性、严肃性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创作导向,只会败坏行业生态,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短剧的受众中有不少是青少年,他们往往缺乏社会经验、辨别力不足,极易将虚构内容当作现实参考。一旦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监狱就是暴力横行,监狱民警就是冷血残酷”的刻板印象,法治教育多年努力所塑造的司法机关公信力,将被大大冲击。这不仅是文化娱乐的问题,更关乎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大局。
监狱不是娱乐的噱头,更不是可以随意消费的素材,它关乎国家法治权威和社会安全稳定。因此,平台责任不容回避。作为内容传播的“把关人”,短剧平台不能一味逐利、放任自流,而是应当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把好内容审核关口。对涉监狱等敏感题材,要建立更严格的审核机制,对低俗恶搞、严重失实的内容坚决下架,对相关制作者、发布者予以惩戒。同时,应鼓励和引导创作者拍摄符合实际、正面、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让短剧成为传播法治理念、弘扬社会正气的载体。何睿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