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阎维文于 1957 年诞生在山西平遥那一方质朴的土地上,生于普通家庭的他,自幼便与音乐结下了深厚缘分。8 岁的他,站在校园那小小的表演台上,被老师选中表演快板书。彼时,他身着整洁的校服,胸前的红领巾格外鲜艳,眼神中透着纯真与期待。当他开口,清亮的嗓音瞬间在空气
阎维文于 1957 年诞生在山西平遥那一方质朴的土地上,生于普通家庭的他,自幼便与音乐结下了深厚缘分。8 岁的他,站在校园那小小的表演台上,被老师选中表演快板书。彼时,他身着整洁的校服,胸前的红领巾格外鲜艳,眼神中透着纯真与期待。当他开口,清亮的嗓音瞬间在空气中传开,每一个字都像是灵动的音符,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清脆响亮,那声音仿佛有着魔力,迅速让台下的同学们和老师们都沉浸其中,喝彩声瞬间填满了整个空间。而在平遥的街头巷尾,时常能看到这样一个小小的身影,穿着军装,戴着红领巾,脸上洋溢着对舞台的热忱,怀揣着满心欢喜,唱着歌穿梭于各类演出场地。那歌声里满是纯真与热爱,宛如一阵温暖的风,吹进了人们的心间,也让大家记住了这个热爱唱歌的小男孩。
13 岁这一年,阎维文凭借自身的努力考入了山西省歌舞团,开启了他艺术生涯的新阶段,成为了一名舞蹈演员。然而,他的身体条件相较于团里的其他舞者,着实存在不小差距。他的腰腿显得颇为僵硬,做起舞蹈动作来,总是没有其他舞者那般流畅自然,协调性也欠佳,那些看似简单的旋转、跳跃动作,于他而言,却好似一道道难关,需要付出成倍的汗水与精力去反复练习。在那略显狭小却承载着无数梦想的练功房里,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四周的墙壁上,镜子映照着他努力的模样,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每一次抬腿、转身,额头上的汗珠便不断滚落,打湿了他的衣衫,可他的眼神中始终透着一股倔强,未曾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长时间高强度的练习,终究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患上了坐骨神经痛。每迈出一步,那钻心的疼痛便如电流般传遍全身,让他连正常走路都变得极为困难,脸上也时常因疼痛而露出痛苦的神情。可即便如此艰难,他也咬着牙,凭借着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依旧坚守在舞蹈之路上。
时光悄然流转,两年后的他,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阎维文进入了山西省军区战士业余宣传队,自此开启了系统学习声乐的崭新篇章,师从山西大学声乐系张小弋教授。这一阶段,仿若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新境界的大门,他告别了过往在舞蹈领域艰难前行的日子,踏上了用歌声去征服观众的光明大道,这成为了他音乐生涯中至关重要的起点,也标志着他从 “硬着头皮跳舞” 向 “用歌声打动人心” 的华丽转身。
1979 年,凭借自身扎实的功底与不懈的努力,阎维文成功考入总政歌舞团。初入团时,他只是一名合唱队员,但他对待每一次排练都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地去感受每一个音符的跳动,用心揣摩每一句歌词背后的情感。在那宽敞明亮的排练厅里,他总是站在队伍中,眼神专注地看着指挥,跟着节奏,认真地唱出每一个字,声音融入到集体的和声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凭借出众的实力逐渐脱颖而出,先是成为领唱,而后又顺利晋升为独唱演员。而那首《小白杨》,更是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照亮了他的艺术之路。当他第一次唱响《小白杨》,舞台上的他身姿挺拔,神情庄重,那歌声仿佛带着戍边战士的坚毅与豪迈,“屹立边疆” 的小白杨形象通过他的歌声生动地展现在听众眼前,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仿佛置身于边疆那片充满热血与坚守的土地上。这首歌不仅唱出了戍边战士的坚韧,更是成为了他艺术生涯的标志性象征,让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此后,从《说句心里话》到《一二三四歌》,从《母亲》到《强军战歌》,阎维文用他那独特的嗓音演绎着一首又一首经典之作。在演唱豪迈的军旅歌曲时,他的声音嘹亮通透,仿佛能冲破云霄,把军人的壮志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听众仿佛能看到战士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画面;而当唱起细腻的民歌时,他又能展现出温柔深情的一面,歌声如同潺潺流水,缓缓淌入人们心间,将民歌中的韵味与情感传递得恰到好处,让人沉浸其中,久久回味。
2025 年 8 月 5 日,阎维文带着 “永远的小白杨” 主题演唱会回到了家乡平遥。这场演唱会意义非凡,既是庆祝他从艺 55 周年的纪念,更是他回报故土的深情之作。为了让更多家乡人能够参与其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演唱会门票采取了 “公平抽奖 + 实名核销” 的方式。那天,平遥古城的游客们穿梭在各个景点之间,购买门票时,工作人员会热情地告知他们可以参与演唱会门票的抽奖活动,游客们听闻后,脸上都露出了惊喜与期待的神情,纷纷参与其中,希望自己能有幸抽到门票,去现场聆听阎维文的歌声。
当夜幕降临,舞台上灯光亮起,演唱会正式拉开帷幕。阎维文身着得体的演出服装,精神抖擞地站在舞台中央。他先是独唱了《小白杨》《说句心里话》等经典作品,歌声响起的瞬间,整个现场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观众们都安静了下来,沉浸在那熟悉又动人的旋律之中。随后,他还邀请了白雪、蔡国庆、乌兰图雅、雷佳、王宏伟等一众实力派歌唱家助阵。白雪登台,她一袭淡雅的长裙,站在舞台上,空灵的嗓音如同山间的清泉,清脆悦耳,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空气中跳跃,与现场的氛围完美融合;蔡国庆面带标志性的阳光笑容,穿着笔挺的西装,歌声里满是温暖与活力,让现场氛围愈发欢快,观众们也不禁跟着节奏轻轻摇摆;乌兰图雅身着极具民族特色的服饰,一亮相便带来了浓郁的草原风情,她的歌声仿佛带着草原的广袤与豪迈,将观众带入了那片蓝天白云下的绿色世界,让人仿佛能闻到草原上青草的芬芳;雷佳深情演绎着歌曲,她的眼神中满是故事,每一句歌词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那深情的模样,让台下的观众都不禁动容,沉浸在歌曲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之中;王宏伟则凭借高亢的声线,为这场演出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他站在舞台上,歌声直冲云霄,与阎维文的歌声相互交织,共同为观众献上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
不仅如此,年轻学员如龚爽、刘涵臣、李勇君等后起之秀也同台献艺,他们站在舞台上,眼中满是对艺术的敬畏与热爱,用自己的歌声展现着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活力。龚爽的歌声婉转悠扬,仿佛带着江南水乡的柔美;刘涵臣的演唱则充满激情,展现出年轻一代的朝气;李勇君的嗓音醇厚,唱出了对声乐艺术的独特理解。整场演唱会高潮迭起,从军旅歌曲到民歌经典,从独唱到合唱,观众仿佛跟随音乐开启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奇妙音乐旅程,每一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韵味与情感触动,大家都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忘却了一切烦恼。
然而,演唱会落幕后,网络上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评价。一部分网友对阎维文的演出给予了高度赞赏,认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德艺双馨”。在他们看来,阎维文老师热爱歌唱事业,多年来一直用歌声传递着正能量,这场演唱会也是为了回馈家乡,并非是为了所谓的 “捞金”。他们觉得,在如今这个经济社会,艺术带来适当的经济回报是无可厚非的,像阎维文这样正经的艺术家、歌唱家,举办演唱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值得大家支持。甚至有网友拿当下娱乐圈的一些现象作对比,指出有些跨界艺人都能举办演唱会,凭什么像阎维文这样有着真功夫、靠实力唱出经典的老艺术家就不行呢,那些靠流量堆砌起来的演出,远比不上阎维文用纯粹歌声带来的震撼。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刺耳的声音冒了出来。个别网友质疑这场演唱会是 “走穴挣钱”,甚至恶意揣测阎维文 “晚节不保”。有人翻出他 2023 年国家大剧院彩排时穿的一件 7000 元卫衣说事,试图暗示他 “生活奢靡”,与亲民形象不符。更离谱的是,还有人质疑他开办的声乐大师班收费过高,课程时间短,怀疑是 “圈钱”。这些负面评论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发了不少争议,一时间,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让这场原本纯粹的艺术活动蒙上了一层别样的色彩。
面对这些恶意评价,阎维文的粉丝和支持者们坐不住了。他们纷纷站出来反驳,言辞恳切且有理有据。他们指出,阎维文唱了一辈子军旅歌曲,作品里满是家国情怀,何来 “晚节不保” 一说?他为家乡办免费抽奖演唱会,这样的举动明明是回馈家乡的善举,怎么能被歪曲成 “走穴” 呢?至于那件卫衣,不过是正常的穿着选择,价格并不能说明什么,难道艺术家就必须过苦日子吗?而对于声乐大师班,粉丝们强调,多年来阎维文培养了无数优秀学员,像龚爽、刘涵臣、李勇君等都在音乐界崭露头角,这足以证明他的教学质量是有目共睹的。况且声乐培训本就是高成本的个性化教学,收费高低本就是由市场决定的,仅凭主观臆断就质疑 “圈钱”,实在是太过于武断了。
在生活中,阎维文更是有着令人动容的坚守与深情。他与妻子刘卫星相识于山西省军区宣传队,那时,14 岁的刘卫星和 15 岁的阎维文,正值青春年少,两人情窦初开,却因军规不能公开恋情,只能靠着眼神悄悄传递心意。在宣传队的院子里,两人偶尔相遇,目光交汇的瞬间,那眼中的爱意虽不能言说,却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又炽热,旁人似乎也能隐隐感受到那空气中弥漫的别样情愫。后来阎维文考入总政歌舞团,远赴北京,刘卫星留在山西,两人相隔千里,只能靠书信维系感情。一封封信件承载着他们的思念与牵挂,在岁月里穿梭。那些信件,信纸或平整或有些褶皱,上面写满了两人的生活点滴、思念之情,字里行间都是对彼此的牵挂与爱意。1982 年,他们终于步入婚姻殿堂,本以为幸福的生活会就此延续,可命运却给他们带来了考验。刘卫星被确诊乳腺癌,阎维文得知消息后,心痛不已,一度想放弃第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只想陪伴妻子抗病。在刘卫星的坚持下,他最终参赛,并凭借出色的表现一举夺冠。而此后,1992 年和 1996 年刘卫星的癌症两次复发,阎维文毫不犹豫地放下事业,陪在妻子身边,陪她化疗时,他会紧紧握住她的手,给她力量;为她做饭时,会精心准备每一道菜肴,想着能让她多吃一点,增强抵抗力;陪她聊天时,会讲一些生活中的趣事,逗她开心;甚至陪她一起打吊针,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用乐观与爱,为妻子撑起了一片温暖的港湾,帮助她一次次渡过难关。直到 2003 年,刘卫星的病情终于稳定,这 30 年的陪伴,书写了一段患难与共的爱情佳话,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阎维文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卓越成就,用歌声传递家国情怀,在生活中更是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他的女儿阎晶晶在父母的榜样影响下,成长为独立的设计师,2008 年与李禾禾结婚,拥有了美满幸福的家庭。
在如今这个流量明星和快餐文化主导的时代,阎维文这样的老艺术家,就如同夜空中的恒星,虽没有绚丽的舞台特效,也没有炒作的绯闻新闻,却凭借一首首经典歌曲,陪伴了几代人的青春与记忆,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来源:云端中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