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浪浪山小妖怪》宣发太离谱,傅首尔+苏敏的逆天言论将其拉下神坛,票房骤跌500万!影响太大!”
“《浪浪山小妖怪》宣发太离谱,傅首尔+苏敏的逆天言论将其拉下神坛,票房骤跌500万!影响太大!”
一场原本能“锦上添花”的宣发,愣是把《浪浪山小妖怪》从高口碑赛道,直接拉进了舆论漩涡,票房第2天就掉了500万!
《浪浪山小妖怪》刚上映的时候,那是真叫一个猛。
口碑一路高开,票房连着几天狂飙破亿,观众哭得稀里哗啦,直呼国产二维动画终于崛起了。
打工人看小猪妖,泪点全中;家长带孩子看,更是共鸣感拉满。
按正常轨迹走,这片完全有机会冲上“国漫经典”的位置。
结果呢?
宣发团队一个操作,把好牌打得稀烂。
8月12日,他们请了傅首尔和苏敏来站台。
结果两人一开口,直接把全场气氛从“合家欢”聊成了“婚姻女权辩论赛”。
这波操作,属实离谱!
当天,傅首尔一开口,“大家也知道我前两年离婚……“,网友就开始感觉不对劲了。
接着“90%父母不懂孩子”“13岁孩子已有独立人生观”“猪妈妈也该离开浪浪山”……
等表述,把话题引向“离婚、亲子、女性自我”等女权个人立场与男女对立等社会议题。
网友们,越听越怒!
因为现实中的真像是这样。
傅首尔当年靠《奇葩说》走红,嘴皮子快,段子猛,观众记忆点极深。
可她最常用的段子对象,就是自己的老公。
她在节目里把老公形容成“咸鱼”“躺平天花板”,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清醒、独立的新时代女性。
刚开始,观众真信了,还觉得她老公是个扶不上墙的“废柴”。
但后来大家发现,这男人其实是个好人:脾气好,心态稳,生活乐观。
每天再晚回家也会给她留灯,出门必报备,还为了家庭辞掉工作,十年如一日当全职奶爸。
问题是,这样一个默默付出的人,却在傅首尔的口中一直是“反面教材”。
综艺里,她对老公永远是嫌弃和贬低。
观众心里有杆秤,时间一长,谁真谁假,一目了然。
离婚后,她摇身一变,说要“独立重生”,还时不时继续拿前夫出来当段子讲。
一边吃过饭,一边还把锅掀了。长此以往,风评一落千丈,“招黑体质”越来越明显。
甚至网友还造出了一个新词——“傅首尔面向”,专门用来形容那种靠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刻薄气质。
就是这样一位争议人物,被拉来给一个讲温情、讲守护的动画片站台,观众能不觉得违和吗?
苏敏的走红,其实挺传奇。
2020年,她开着二手车离家出走的视频火了,一句“不做妻,不做妈,只做自己”,直接点燃了很多中年女性的共鸣。
毕竟,太多女人被困在“母亲、妻子、媳妇”的身份里,连自己的名字都快没了。
所以,苏敏敢“逃离”,敢追求自我,在不少人眼里就是勇气和自由的象征。
她的故事给了无数人安慰和希望。
但问题是,《浪浪山小妖怪》要传达的内核是“责任、守护、温情”。
特别是片里的猪妈妈,为了丈夫和孩子,哪怕生活再难也没有放弃。
她代表的,是一种坚守和大爱。
可苏敏站在宣发现场,直接把猪妈妈对标自己,说“猪妈妈是不是也可以离开浪浪山,在她身上看到了前半生的自己”。
这话放在她个人演讲里没毛病,但在合家欢动画的语境里,立马就显得格格不入。
观众是想带孩子来体会“母爱伟大”,结果被引向“自我出走”的叙事,情绪完全断档。
换句话说,苏敏的标签和猪妈妈的角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硬拉在一起,观众只会觉得别扭。
合家欢电影,观众带着孩子来看,本来是想收获温情和力量。
结果傅首尔一上来谈离婚,苏敏紧接着说猪妈妈该“走出去”,观众瞬间就被劝退。
有人当场吐槽:“这哪是宣发?这是婚姻吐槽大会吧?”
于是,舆论全面爆炸:有人嫌宣发夹带私货,有人骂嘉宾不尊重作品,还有人干脆退票抵制。
原本的好口碑,硬是被这场宣发拉崩。
原本高到9.8的评分,宣发后直接跌到8.9,短短两天差评如潮。
很多人甚至退票,理由只有一句:被恶心到了。
票房更是遭殃,8月13、14日连续下滑,14日当天票房硬生生蒸发500多万。
要知道,这电影原本是冲30亿票房去的,现在大家都担心热度被腰斩。
说白了,本来靠作品内容能走的长红之路,被一次宣发拉成了“舆论事故”。
观众本来是冲着温情去的,结果被迫听“离婚演讲”,谁不反感?
短期来看,肯定是“伤筋动骨”的。口碑受损,票房增速放缓,社交平台一片骂声。
但长期来看,作品底子还是硬的。毕竟电影本身没问题,哭点、笑点、共鸣点都在线。
下面是最近几天的票房数据。
时间票房8.235641万8.245133万8.252217万(票房数据)
可以看见,一个星期之后,票房已经趋于稳定,数据已经开始回暖。
这次反宣发翻车事件,也算平稳的度过了。
一句话:好作品本来就能抗噪,但要记住:
观众走进影院是为了看电影,不是为了听嘉宾跑题。
来源:时时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