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赵达和殷桃的恋情曝光,但迎来的不是金童玉女的溢美之词,而是铺天盖地的唱衰和嘲讽。
2019年,赵达和殷桃的恋情曝光,但迎来的不是金童玉女的溢美之词,而是铺天盖地的唱衰和嘲讽。
作为“男主角”的赵达当时名不见经传,显然,他与殷桃一个地下,一个天上,有着云泥之别,毫无意外地就成了众矢之的,不少人称其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两个人也如大家所愿地各奔东西了。
仿佛留在原地的就只有赵达。
而如今5年过去了,他有时候还会想,如果放到现在,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这几年,赵达的演艺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直接从籍籍无名摇身一变成了有口皆碑的黄金配角,他已不可同日而语,身价更是倍涨。
这不,这回,在大爆剧《生万物》里,饰演宁可金的赵达就强势出圈了一把,走入了主流观众的视野里。
在他的演绎下,宁可金变得有血有肉有灵魂。
看着大大咧咧、不咋聪明还不乏传统顽固的大男子主义倾向,但与此同时,他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也尤为闪闪发光、为人所称道。
不少关键时刻,别人都掉链子,唯独宁可金是真扛事,还常常“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别的大男子主义是大男人的外壳小男孩的内核,但他不一样,宁可金骨子里是个“义薄云天的英雄好汉”。
“钱我挣!家我养!事我平!”
如果大男子主义都像宁可金这样,心胸豁达、有大爱精神,想必没有谁会有所置喙。
孝敬老父亲,爱护疼惜两个妹妹,他作为顶梁柱,不负众望地撑起来这个家;
骨子里尚武,有大侠气概,在外敌入侵之际,守护村庄保护村民,他一呼百应、义不容辞,尤为仗义侠气;
后来,他也拥护了我党,上阵杀敌,真正落实了“保家卫国”这份沉甸甸但伟大的重担。
越往后,宁可金就越是为人所肃然起敬。
不得不说,宁学祥这个“宁老抠”真是福泽深厚——宁家是妥妥的歹竹出好笋,三兄妹,没一个不成气候的。
这部剧的演员没一个“孬的”,而赵达能于其中脱颖而出,早已证明了其不俗的演技功底。
出道这么多年来,他真的是步履不停地踏踏实实深耕演技,才有了如今的前途无量。
《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里的廖忠;
《海天雄鹰》里的康延成;
《大江大河》里的寻建祥;
《西出玉门》里的肥唐;
《无与伦比的美丽》里的郝辰时;
《狂飙》里的过山峰;
《底线》里的麦可;
《欢乐家长群》里的杨明彪;
《奔腾年代》里的冯仕高;
《局中人》里的罗立忠;
《清平乐》里的赵元俨;
《我是余欢水》里的吕夫蒙;
《疯人院》里的杜东;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里的拓跋宇;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里的王凯旋......
赵达走的是“大器晚成”路线。
40岁,他的事业才开始宛如平地起高楼一般节节高升、蒸蒸日上,而这的背后是将近20年的默默无闻和无人问津。
虽然撞脸韩国影帝河正宇,还有点像苏志燮、车胜元、张涵予、沙溢、富大龙,但赵达并非“主角脸”,也欠缺观众缘,所以给大家的印象常常是“演得很不错,但是记不住”。
河正宇
赵达
他是典型的东北汉子长相,自带糙汉、硬汉气质,浑身豪气,放荡不羁,颇有大男人气概,但其实并不怎么讨喜,偶尔还显得一股生人勿近的凶相,略有邪性和油腻气息。
更适合演反派,注定了难出头。
再加上,赵达多年来,一无爆剧资源,二无综艺曝光,三无炒作营销,就一直无声无息无人问津。
在年轻气盛的年纪,郁郁不得志的同时他也为此而忿忿不平,还曾大言不惭:
“黄政民在我心里是大演员,他身上所有的东西我都具备,我觉得我就应该是中国黄政民,我知道我要做中国的黄政民。”
赵达一直自认为自己是“表演天才”。
仿佛一出生,他就得干这一行,表演于其而言,好像是与生俱来的流淌在他血液里的东西。
“我不干这一行谁干这一行。”
曾几何时,自信到近乎自负对赵达而言,是像呼吸一样简单的事情。
因为,刚开始,他的人生简直是一马平川。
1980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赵达打小就喜欢唱歌跳舞,表演欲爆棚的他在家里是“显眼包”一般的存在。
可能对别的小孩来说,父母让其在聚会聚餐之时在亲朋好友面前表演节目是噩耗、是阴影、是难以言说的伤痛,但对赵达来说确实享受,他很乐此不疲,甚至欲罢不能,有时候爸妈忘记了,他还会自己主动暗示:
“是不是该让大家看个节目了?”
从小到大都是班上的文艺骨干,赵达如愿考上了辽宁省艺校。
在那里,同学抢着跟他搭戏、老师奉其为楷模,后面还拿到了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的保送资格,最终选择了上戏的他与王阳、佟大为、任重等成为了同学。
在艺校那三年,是赵达最膨胀的三年。
“我觉得自己就是沈阳的骄傲,去了上戏就会是全国的骄傲。”
然后,就像是“天欲令其亡,必先要其狂”一样,赵达上了上戏之后,就一直走下坡路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那点儿资质根本不够看的,只有被碾压的份儿,现实将其啪啪打脸。
第一个迎面而来的重创就是赵达的东北口音。
上课第一天,老师就难掩嫌弃地半调侃半指责地公然说他把班上同学都带成东北话了,不过,这并没有让赵达感到挫败,直到他有一次偶然遇到了宋丹丹。
赵达就打了一声招呼,立马就被老前辈宋丹丹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口音问题,他大为尴尬和羞惭,就立马开始了对自己口音纠正的魔鬼训练。
可惜这并非是终点,而是漫漫长征的开始。
赵达的戏被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无死角批评了一个遍——老师称其表演全部不对,全是夸张化的表达。
要是换一个内心脆弱的人,演艺生涯直接就当场夭折了,但赵达彼时脸皮厚,还自信异常,乐观非常。
对此,当事人嗤之以鼻,甚是不服。
“我当时想,你把我从中戏抢过来的时候,可没说我表演不好,为什么我成你学生了,我就是最不好的了?”
年轻的赵达无疑是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的,年轻人总是这样,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人也总是这样,急躁冒进沉不住气。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干劲十足,总觉得机会不够,总觉得没有遇到伯乐。”
赵达被残酷的现实狠狠戏弄了一番,在抛物线的最高点坠落,他的意志与雄心摔了个七零八落。
一夜成名只是虚妄,毕业没戏拍才是人间真实,没有人眷顾他,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他不得不为了生存在上海话剧中心演了两年话剧。
直到焦晃语重心长地叫他到北京闯荡,赵达才终于成了一名北漂。
出师不利是可预料到的,他在澡堂子住了半年,后来转移到了地下室,赵达的最高记录是整整一年没有工作。
好在,父母从始至终没反对他的决定,而只是担心他吃不饱穿不暖,还忧心他抑郁焦虑,有一天,老两口还齐上阵,直劝他联络老同学佟大为以寻找机会。
但赵达这般心性高的人怎么肯低下头。
当时的佟大为已经凭《玉观音》家喻户晓,说实在的,赵达天天做梦都想这位老朋友能帮他一把、带他演个戏,但却自始至终都没有提起过——他是真的说不出口。
后来,常常一起玩的蒋欣因《甄嬛传》一飞冲天,赵达也默默地很少跟她联系了。
“人也忙了就见不着了,也不好意思打搅人家。”
20多岁,身边的人都红了,在北京买房了、买车了,赵达看在眼里,不是没有羡慕乃至嫉妒,只是更戳其内心的在于他深深的几乎要将其毁灭的自我怀疑。
那会儿,他想拍戏想到走火入魔。
赵达租的地下室在一所大学对面,于是,便在学校办了一张食堂的学生卡,还每天蹭学校操场的跑道跑步。
“光着膀子跑步的时候,我发了疯地想,下一秒张艺谋就会找我。”
这样苟延残喘的日子持续了3年。
终于,赵达靠李晨的牵线搭桥认识了正午阳光的导演孔笙。
孔笙出乎意料地很喜欢他,也有意处处提拔赵达,不过碍于他是新面孔的缘故,刚开始给的戏份都少得可怜。
电视剧拍三个月,赵达常常是平均每10天才需要去一次片场。
而他归根结底是心高气傲的,赵达不被重用,心里满是别扭和不满。
“那些戏份,我闭着眼都比别人演得好。”
不拍戏的日子,因着郁郁不得志,他被自怨自艾蒙蔽了双眼,陷入了颓废和摆烂中,破罐子破摔就每天借酒消愁。
结果是体重稳步上升,赵达直接造成了于其而言的致命后果。
电视剧《生死线》里的“四道风”一角,孔笙导演的第一人选本来是赵达,但看到对方发来的照片,他大失所望,直接摇头否决,转头就找了杨烁。
原来,赵达拍照的时候,正吃着火锅、喝着啤酒,整个人邋遢又胖乎,所以难怪孔笙导演恨铁不成钢。
后来,他悔得肠子都要青了,因为赵达知道谁也不能怨,就怨自己。
“当你抱怨别人不给你机会的时候,你得先照镜子看看自己什么样子。”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痛定思痛下,赵达终于改过自新,沉淀了下来。
戒酒、运动、增加看片量,最重要的是,他开始脱胎换骨,变得谦逊而低调,无论角色大小,都保持着无一例外的敬畏之心。
而自助者天助。
赵达的“运”再次来了。
不得不说,孔笙对他也是偏爱,在物色《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里的王胖子一角时,以为赵达还很胖,就觉得他很适配,所以又第一时间想到了他,谁知一见面发现,赵达已经瘦得很是标致了,就不乏遗憾地摇了摇头。
不过,这回赵达已今非昔比,他不会再让机会白白流失,所以好不容易瘦下来的他又花了一个月时间让自己增肥了30斤,成功争取到了“王胖子”一角。
在大“IP”加持下,赵达大放异彩,他的这扇演艺大门才终于真正打开了。
赵达可谓是十年磨一剑。
后来,“王胖子”落下帷幕,新角色接踵而至,赵达已经戒骄戒躁,又在一周内靠着每天跑步20公里和断食只喝水,瘦了30斤。
他心态摆正了,而心态对了,一切就都对了。
“年轻人还是不能太自负急进,应该沉下心来把当下的事情做好,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先做好自己。”
现在做的事情,都是对未来有用的,追求卓越,成功自然会找上门。
傍上了国内有口皆碑的影视公司——“正午阳光”,背靠大树好乘凉,赵达得以平步青云。
“演过了正午阳光的主角,到哪儿演配角,人家都会高看你一眼。”
虽然没有依旧没有主角命,毕竟要当上男一号,不仅得平台最认可,还得流量最大,而赵达在这方面孑然一身。
不过,他知道自己永远可以吃“表演”这碗饭了,因为赵达被圈里头的制片人和同行认可了。
“除了男一号,其他角色我随便挑。”
慢慢被市场所认可,“赵达”成了一个再响亮不过的金字招牌。
将近20年的沉寂,终于出人头地,他化身了“拼命三郎”,每天的工作安排得密不透风。
这无可厚非,毕竟赵达吃够了坐冷板凳的苦。
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也直接导致了其感情的破裂。
2019年,殷桃和赵达走到了一起。
差不多的年纪,相似的背景经历,同样的直爽性子,让他们相见恨晚,两个人是曾想过安定下来,厮守终生的。
然而,赵达还是割舍不下好不容易枯木逢春的事业,不仅是因为自觉自己40岁成家为时尚早,而且殷桃较其遥遥领先的发展态势也让其不时倍感望尘莫及也压力山大。
“我觉得感情上的事情顺其自然,现在这个时候,更需专注和努力的,应该是事业,我不是一个很浪漫的人,努力工作的时候比较有魅力,至于感情,该修成正果的时候自然就成了。”
他是想着事业爱情两手抓,可殷桃却等不了,多段无疾而终的感情让其更渴望安定和归属。
一个猛地往前冲,一个渴望岁月静好,发展步调的不一致,矛盾的难以调和,瓦解了这段感情。
其实到了这个年纪的男男女女已经很难全身心投入一段爱情了,显然痴迷于事业的赵达就是,可天性浪漫的殷桃却不是,事业巅峰期,她到过了,而如今,她就只想拥抱烟火气的安定与温馨,与意中人相伴相依。
赵达给不了她的东西,她就找另一个人要。
两年恋情遗憾终结后,殷桃兜兜转转,与一个如今已是一名骨科医生的初中同学重逢邂逅——尽管对方属于离异带娃的状态,但不妨碍两人擦出了火花,隔三差五被偶遇约会,两个人很是蜜里调油,幸福洋溢。
至于赵达,从分手以后,就一直孤身一人,醉心于塑造各式各样的角色,也渐渐于其中疗愈好了情伤。
如果要问,年至45岁还需要学会的东西是什么,那答案恐怕是“接受”。
接纳自己的一切,也笑看世事的无常,倒下了,就拍拍灰尘,再站起来,继续往前走。
来源:好剧百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