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利用航拍全景式飞越当年的抗日根据地,探求抗战精神真谛,发现这片土地今昔巨变的10集大型纪录片《飞越抗日根据地》,8月20日至29日每晚黄金时段正在CCTV-7国防军事频道热播。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利用航拍全景式飞越当年的抗日根据地,探求抗战精神真谛,发现这片土地今昔巨变的10集大型纪录片《飞越抗日根据地》,8月20日至29日每晚黄金时段正在CCTV-7国防军事频道热播。
今晚8点,《飞越抗日根据地》节目播出第八集《淮水长天》,无人机飞到广袤的苏中大地,聚焦在如东诞生的新四军苏中军区海防团。
83年前,新四军苏中军区海防团在如东何家灶创建,逐步开辟了南到长江口及浙东游击区、北连山东解放区的中共首个海上抗日根据地,以木帆船和渔民智慧开辟“海上生命线”,为华中抗战注入不竭动力。
如今,这片当年曾洒满救国激情与青春热血的海域,已成为“江苏沿海开发”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的核心引擎,以洋口港为支点,书写着“耕海图强”的新时代篇章。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全国百强县如东,因此成为央视选定的重要拍摄地。
《飞越抗日根据地》江苏拍摄组分别于5月17日和6月28日至7月1日,在如东进行了为期5天的采访拍摄。
江苏如东,朝霞染尽一望无际的滩涂。抗战时期,这里是苏中抗日根据地的东缘。
1942年,就在这片海域,新四军用木帆船建起海防团,后来发展为海防纵队,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首个海上抗日武装。
这栋老屋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年新四军海防团团部旧址。
如今,这里是退休教师顾瑞芳的家。40多年来,顾瑞芳一直在挖掘海防团历史。不久前,她又找到了一位海防团老兵。
97岁的曹墩岳仍然记得,当年就在这片海域,战友们借用乡亲们的渔船训练海战,拆下汽车内胎当作救生圈。他们常常运输物资、传递情报,保障了苏中、苏北、山东、浙江等各个抗日根据地的海上交通,成为抵御日伪军海上袭扰的主要力量。
1944年春,日伪军企图进犯根据地的吕四渔场。海防团的战士们驾驶木帆船,豁出命来和敌人的机动艇作战。战斗异常激烈,战士们相继负伤,却英勇杀敌,最终打沉了敌人的指挥船。
顾瑞芳说:“这一战打的是个大胜仗,它打出了海防纵队的军威,敌人好长时间都不敢到海上来骚扰了。”
当年那场海战,曹墩岳的战友们就是从这里出发的。曾经只能停靠小木船的滩涂,如今已建成10万吨级的航道。此刻,全球最大型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正在靠岸。
当年,新四军的兵工厂、医院、印钞厂,许多都转移到了海上。这里是敌人抓不着、攻不破的根据地海上枢纽。新四军曾经战斗的这片滩涂,今天风机成林,光伏如海。
曹墩岳说:“现在和过去不能比,好得很,漂亮!”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成立。后来,这一天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诞生日。而当年在苏中抗日根据地成长起来的海防武装,正是华东军区海军的组成部分之一。70多年后,在新的时代,装备先进、兵种齐全、忠诚善战的人民海军,正加速迈向世界一流。
来源:南通发布一点号